面向創新型國家戰略的金融支持體系研究

面向創新型國家戰略的金融支持體系研究

《面向創新型國家戰略的金融支持體系研究》一 書以金融安排與技術創新之間的關係為研究主線,按照提出問題、理論基礎、實證分析的脈絡,以系統科學理論為指導,較為系統深入地揭示了金融促進技術創新的機理,並將理論運用到我國轉軌的實踐,為我國技術創新金融安排體系的設計與實施提供政策建議,從而進一步豐富、完善了我國技術創新金融支持研究的理論體系。

基本信息

作者簡介

沈能,男,1976年4月出生,浙江平湖人。2003年和2008年先後在西安交通大學獲得金融學碩士學位、大連理工大學獲得管理科學與工程博士學位,現為福建師範大學經濟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技術創新管理、創新融資。近年來,以獨撰或第一作者身份在《財貿經濟》、“中國軟科學》、《國際貿易問題》、《科學學研究》、《科研管理》、《管理評論》、《改革》等國家核心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三十餘篇,其中多篇論文被SCl、El、ISTP和人大複印資料收錄或轉載,主持參與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軟科學基金及省級課題。

目錄

第1章 導論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1.2 研究意義

1.3 相關概念界定

1.4 研究基礎與文獻綜述

1.5 研究方法與技術路線

1.6 本書創新點

第2章 理論回顧與評價

2.1技術創新與經濟成長的關係

2.2 金融發展與經濟成長的關係

2.3 金融發展對技術創新的影響

第3章 技術創新金融安排的的環境—功能—結構(EFS)框架

3.1 金融與技術創新關係研究的傳統範式

3.2 金融與技術創新關係研究的現代範式

3.3 基於EFS框架下的金融功能演進軌跡

3.4 金融安排與技術創新互動的內在邏輯

第4章 技術創新不確定性與金融安排的介入

4.1 技術創新投資的福利效應

4.2 技術創新活動鏈中的不確定性

4.3 創新活動鏈中的交易成本

4.4 金融制度安排的介入

第5章 金融安排促進技術創新的功能及實現機制

5.1 金融安排的一般功能分析

5.2 技術創新各階段的金融需求分析

5.3 金融安排促進技術創新的機理模型

5.4 信息成本與金融安排的信息揭示功能

5.5 檢查成本與金融安排的項目治理功能

5.6 轉讓成本與金融安排的風險分擔功能

5.7 內含金融因素的內生增長擴展模型

第6章 金融安排促進技術創新功能實現的實證檢驗

6.1 技術創新的測算

6.2 基於多變數VAR模型檢驗

6.3 金融發展與技術創新的格蘭傑因果檢驗

6.4 金融發展與技術創新動態脈衝回響分析

第7章 技術創新金融支持的國際比較與借鑑

7.1 各國(地區)技術創新融資實踐

7.2 啟示與借鑑

第8章 我國技術創新金融安排體系的構建

8.1 我國技術創新金融安排現狀

8.2 我國技術創新金融安排變遷的路徑分析

8.3 我國技術創新金融安排的最佳化思路

8.4 我國技術創新金融安排體系的總體架構

8.5 技術創新金融安排的配套服務體系

8.6 我國技術創新金融安排體系的協調機制

第9章 結論與展望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