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想非非想天

非想,非非想:不想,也不是沒有想,似想非想。 佛學術語,界名,舊曰非有想非無想。 非想非非想者就此天之禪定而名之。

基本信息

基本釋義

佛教語。為28天之一,即三界中無色界第四天。此天是三界最高天,壽命長達八萬大劫。此天沒有欲望與物質﹐僅有微妙的思想.
非想非非想處天(成語:想入非非):識性不動,以滅窮研,於無盡中發宣盡性,如存不存,若盡非盡。如是一類,名為非想非非想處。
非想非非想處天(解釋):
非想,非非想:不想,也不是沒有想,似想非想。
處:境界。
天:無色界的天。

佛學術語

佛學術語,界名,舊曰非有想非無想。無色界有四天,此為其中之第四天,三界之最頂也,因而亦曰有頂天。非想非非想者就此天之禪定而名之。此天之定心。至極靜妙,無如下地之粗想,故曰非想,尚非無細想,故曰非非想。俱舍頌疏世間品三曰:‘非想非非想天,謂此定體非前七地粗想,名為非想。若想全無便同痴闇,有細想故,名非非想。’在於密教,胎藏界曼荼羅外金剛部院東方之四個樓閣其一即此天也。密教之意,色心二法,非一非異,故於顯教稱為無色之處,還畫色法之樓閣,以顯密意。樓閣為二層,下層有化佛。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