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邊信天游

靖邊信天游

靖邊信天游是廣泛流傳在陝西省靖邊地區這塊土地上的地方民歌,當地民眾稱之為“山曲兒”順天游。它那質仆的語言,濃郁的鄉土特色和優美感人的曲調,得到了人民民眾的喜愛和讚賞,經久不衰,世代傳唱。信天游是陝北地方民歌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株瑰麗的花朵,可以稱之為花中之王而名揚中外。

基本簡介

信天游 信天游

作為一種民間音樂,生活在黃土地上的靖邊人民,經歷了幾千年的苦難歷史,磨練出了獨具一格的高昂、寬野、憨厚、純樸的黃土漢子性格,創造出了獨具一格的高昂、寬野、深沉、動聽的黃土風味音樂文化,祖祖輩輩相傳至今,記載著他們的勞動、愛情、民風、民格、社會的變遷和人生的喜、怒、哀、樂等等。

發展狀況

隨著時代的發展,信天游也賦予了新的內容。當陝北這塊土地鬧紅時,隨之產生了《劉志丹》、《打鎮靖》、《打寺畔》、《你當紅軍我宣傳》等一類紅色歌謠。一九四三年至一九四八年,著名詩人李季在靖邊、三邊、陝北工作時,先後蒐集了三千多首信天游,在此基礎上,以信天游形式創作出了長篇信天游詩歌《王貴與李香香》,先後在《三邊報》、《解放日報》連載,一時震動了文壇,轟動了全國,著名作家矛盾說這是一個卓越的創造,說它是民族形式的史詩也不過分。是《王貴與李香香》伎信天游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時期,走向了全國,走向了世界,讓它在文壇上大放異彩。

在新中國成立後,靖邊著名的民歌手王志強演唱的《賣娃娃》參加了全國民歌調演,在懷仁堂為中央首長表演,受到了周總理的親切接見。農業集體化時代,信天游傳遍了靖邊的山山溝溝,村村戶戶,進入了空前興盛的時期,歌手也不計其數,不論在放牧的草灘、山樑,還是在耕作的田間地頭,不論在打壩造田的工地,還是在碾糜脫谷的場上,到處都可以聽到動聽的信天游。改革開放以來,靖邊信天游傳承人還創作、演唱了不少曲日,如《淚蛋蛋泡在沙蒿蒿林》、《沙梁粱上站個俏妹妹》、《這么好的妹子見不上面》等等,為信天游的傳承發展增添了新篇章。著名歌手秦靖紅在2002年演唱的信天游《那達達也不如咱山溝溝好》參加了中國西部民歌大賽和國際民歌藝術節中華民歌大賽,並獲獎。信天游名揚天下,它吸引著諸多國內外學者、藝術家。2006年參加“多重視野下黃土高原音樂文化研討會”的專家、藝術家在靖邊採風時,對信天游讚不絕口。靖邊信天游以其博大的內容,活潑的形式,自由的節奏、優美的旋律和精妙的語言,在中國乃至世界的藝術史上留下了輝煌的一章,成為中國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瑰寶。

主要曲目

信天游即興演唱,無拘無柬,張口就來,信天而游。靖邊人稱信天游是“土生土長土裡料,土言土語土腔調。” 它是歌唱版的實話實說。歌中所唱的內容都是勞動人民自己的生活,它敘事、抒情、逗趣、調侃,即景即情,隨心隨性。在傳統的信天游中描寫離愁別怨,男歡女愛的篇幅較大,也有反映勞苦人民苦難生活等內容的。描寫黃土兒女苦難牛活的有《牧羊歌》、《賣草鞋》、《老天爺殺人不眨眼》、《攬工調》、《我媽媽生我苦命人》、《黃土地上笑來黃土地上哭》等;描述封建禮教和買賣婚姻等方面的內容有《童養媳》、《媳婦受折磨》、《蔥花花》、《竹籃打水兩頭空》、《行打立罵罪受盡》、《我媽媽賣我沒商量》、《個三上訂親十四上迎》等;反映男女愛情的有《探不上拉話笑一面》、《這么好的妹子見不上面》、《人人都說咱倆好》、《大紅果子剝皮皮》、《上一道坡坡下一道梁》、《羊肚子手巾三道道蘭》、《交朋友要交十七八》、《崖畔上開花崖畔上紅》、《盒子槍打死也不後悔》、《蘭花花》、《趕牲靈》、《腳膚調》等等;另外還有輾場吆牛調、打夯號子、敬酒酒麴兒等,內容特別豐富。二十世紀初,陝北這塊土地上鬧紅時,隨之產生了象《劉志丹打鎮靖》、《天心順》、《橫山里下來些游擊隊》、《咱們的領袖毛澤東》、《當紅軍哥哥回來了》、《你當紅軍我宣傳》、《共產黨來了跟上走》、《太陽出來滿山紅》、《尋漢要尋八路軍》等—批紅色歌謠,為宣傳革命做出了貢獻。

主要類型

信天游曲調大致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音調高亢,節奏自由,氣息悠長,空間感很強的山野之歌;另一種是音調委婉、節奏較完整,略帶小調性質的曲調。但和歌詞—樣,都以上下;兩句組成單樂段為基本結構形式。歌詞以—匕字句“一二、三四、五六七” 為基本結構,也有五字句“—、二、三四、五”和十字句“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的句式。演唱方面,信天游以清唱為主,山野之歌不受舞台、伴奏等條件限制,歌者以大自然為舞台,興之所至,盡情抒發,或婉轉秀麗,或高亢入雲,悠揚悅耳的歌聲與天地相共鳴,在山光水澗間迴蕩。它可獨唱,對唱,還可接下音(補充式伴唱)。

基本特徵

信天游是陝北地區民歌中最具有生命力、最具魅力的—支瑰麗花朵,可稱之為王中之王而名揚中外。它是陝北文化的靈魂,是黃土地的絕唱,是窮苦勞動人眾感情的淵藪,是每一個黃土地人生命的精神支柱,其特徵如下:

一、結構簡樸。歌詞—般上下兩句為一節,上句比興,下句陳述要反映的真實內容。

二、內容豐富。它唱勞動,唱苦難,唱愛情,唱山,唱水,唱自由。

三、調式集中。它的調式結構與歌詞一樣,一般上下兩句為一段,而多段反覆,在五聲調試中以“商”、“征”、“羽”為主要調式。

四、旋律優美。音的走向自由,音域寬廣,高亢奔放,優美、動聽。

五、演唱自由。它觸景生情,即興演唱無拘無柬,張口就唱,順天而游。

六、演唱形式多樣。有獨唱、對唱、合唱加伴唱等多種形式,不受條件限制,有無舞台,有無伴奏,在不同場合,不同地點,都可以盡情演唱。

七、民眾性廣泛。它貼近生活,易學易唱,不分男女老少,張口就唱,便於流傳。

主要價值

實用價值

信天游曲調高亢悠揚,粗獷奔放,節奏鮮明,韻神優美,信天所唱,滿天飄遊,比喻貼切、情景交融,排比有序,有馳有張,唱起來朗朗上口,聽起來回味無窮,而且是敘事與抒情有機結合,編的是地道事,唱的是地道昧,聽起來更感覺出濃郁的鄉土氣息。信天游一唱,衝散了聽眾的煩惱與憂愁,它必然帶來民眾的喜聞樂見,它貼近生活,易學易唱,不分男女老少,張口就唱,便於流傳。在靖邊可以說無處不歌,無事不歌,無人不歌。它能豐富和活躍民眾的文化生活,是靖邊縣勞動人民文化生活不少重要部分。

學術價值

“信天游”是廣泛流傳於靖邊的一種民間音樂藝術形式。流行於陝北、內蒙、山西的二人台,山曲、小調和經民俗秧歌同化改造的船工曲、戲曲曲藝小段與江浙流行小唱,在與“信天游”文化藝術的交融衍化過程中,也無不發生了文化基因的置換與嬗變。就是號稱時尚的現代流行歌曲,“信天游”文化照樣對其具有變異同化的功能。這是一種很奇特的文化現象。這種沒有固定作者、不問淵源流派,幾乎可以是千人千面而又獨具鮮明個性品格的即興藝術樣式,之所以生生不息,傳承不衰,就在於它的民間性,民俗性和民族文化的兼容整合性;而信天游文化氣質的大自然秉性,則是其深厚底蘊和文化整合功能的根源。它敘事、抒情、逗趣、調侃,即情即景,隨心隨性,率真而曠達豪放,直白亦含蓄幽默;嬉笑怒罵,說唱歌舞,無奇不有,無所不能;它以其獨有的形式和傳承功能,保留丁許多世代文化與歷史真實,在這個意義上,它又是活的“文物”瑰寶,其文化價值絕不遜於“詩經”,“樂府”和“古詩源”。綜上所述足以說明,在我們構建和諧社會的當下,搶救和保護“信天游”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

存在問題

由於社會的發展,人們對藝術欣賞水平的提高,使信天游傳承工作受到了嚴重影響。

一、改革開放以米,我國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貧窮、愚昧、落後、封閉的狀況完全被改變,偏僻山區路通了,糧豐了,卡拉0K進村了,買賣婚姻、封建禮教被取締,自由戀愛成為時尚,傳統的信天游反映的多數內容已不復存在。當今,人們娛樂形式的多元化,欣賞情趣的提升,以及通俗歌曲迅猛發展的衝擊,使人們對傳統信天游中那些陳舊的東西不再青眯,這種情況制約了信天游的傳承。

二、農業機械化和現代耕作技術的發展,以及封山禁牧,交通業的發展,也使信天游傳承受到了影響,現聽不到放牧人在山坡吼幾聲信天游,聽不到腳戶趕牧靈的鈴鐺聲和歌聲,也聽不到碾場的吆牛聲和打夯的—號子聲,信天游的傳播空間非常小。

三、社會的發展,人們對藝術品味的提高,也是影響“信天游”傳承的重要因素,“信天游”老藝人們相繼去世,在世的也已年過古稀,年輕人又很少有人傳承。瀕危狀況難以改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