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關

青石關

青石關位於萊蕪市和莊鄉青石關村,北鄰博山區白洋河、樵嶺前村交界處。青石關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有博山——徐州公路205國道從村東高地經過。今有博山——萊蕪高速公路穿過。青石關原為齊魯要道的咽喉。北有齊國國都臨淄,正處於雙峰對峙,中為一線天的谷口之南的制高點上,古長3公里,寬28米,古稱“瓮口道”,這裡是軍事要塞,又是交通中樞,故設重關鎮守。

       青石關位於萊蕪市和莊鄉青石關村,北鄰博山區白洋河、樵嶺前村交界處。青石關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有博山——徐州公路205國道從村東高地經過。今有博山——萊蕪高速公路穿過。青石關原為齊魯要道的咽喉。北有齊國國都臨淄,正處於雙峰對峙,中為一線天的谷口之南的制高點上,古長3公里,寬28米,古稱“瓮口道”,這裡是軍事要塞,又是交通中樞,故設重關鎮守。清鹹豐年間,曾國藩為鎮壓捻軍曾在此巡視住宿,原有“曾王所棲處”碑,今猶存住宅。
青石關原有圍城,有四個門,門上均有閣樓,今唯存北門門洞和殘碑;門內徑寬2.5米,外徑寬9.7米。洞高4米,進深8.5米。洞上石牆厚1.2米,玄帝廟閣已毀。洞口有側立明萬曆年間《重修玄帝廟記》碑。關北溝青石板谷坡上留有當年獨輪車的轍溝,深達15厘米一20厘米。據當地老人言,當年來往的車子排成長隊,若是“鬧了關溝”,誰也不讓誰,一等就好幾天。
南門與北門之間相距100米,門樓上設炮台,對向魯地,後盡毀,今尚存“青石關”石匠額鑲嵌於門址東側的學校山牆上。門之南有清嘉慶年間記述鋪築石板的“奕世流芳”碑。
關西為梯子山,自此進入博山境,經樵嶺前村桃花峪至望魯山北側729高地,現存有齊長城遺址2350米。
青石關東為炮台頂,海拔632米。頂上有單薄而不規整的雙重牆體:高約l米左右,北牆寬1.1米,南牆寬0.8米,兩牆間距50—120米不等;內有多處營房殘牆。
炮台頂三峰相連,遍地營房遺址,有方有圓,有大有小,有毗連者,有獨立者,有完整者,有盡毀者:小房闊6.1米,進深2.8米,山牆高2.5米,內設窗台、瞭望孔;套房面闊11.8米,進深3.5米,高2米,內設5個窗台、1個瞭望孔。山膀上面的深谷有新月形山寨及十多間較完整的石屋。寨內徑10米,牆高1.5米,寬0.6米,大者石屋3.6米,高1.7米,頂為片石疊壓。其建築當為後世重修。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