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村村位於上海市奉賢縣青村鎮,元明時稱青溪,清雍正後改為青村港,民國始才以青村為名。青村是一個古老的歷史文化名鎮,2004年列為上海市古鎮歷史文化風貌保護區,並由上海市同濟大學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編制了青村歷史文化風貌保護規劃文本。
青村大部分地區成陸於隋代,南臨大海,鹽業極為發達。宋乾佑年間,青村鹽場引鹽赴掣均必由青溪經運鹽河至黃浦江抵嘉興鹽司,大量運輸船隻往來及鹽民集結,兩岸民居臨水而建,便捷的水陸交通遂成商賈雲集的繁華街市,商鋪鱗次櫛比,獨具江南水鄉特色。繁榮經濟使境內集鎮林立,陶家港、褚家聚、旺家橋、朱店等,而北邊的陶宅,當明洪武年間始築青村(奉城)土城時,已是具有100多年歷史的古鎮和蘇松東南第一巨鎮,明初設巡檢司、歲課局,創奉賢古代史上最早記錄。史書稱:“北宅千灶、珠履三千”、“鐘鳴會食、擊鼓傳更”、“雲鎖煙雲、湖集歌舞”、“舉漁火以清市塵”、“遐邇游觀者駢臻於是”,繁榮景象之如此描述,在上海各區、縣、鎮古今志書上絕無僅有。
清中後期,青村工商業更為發達,名號、名品成為青村特色,“橋樓粽子”、“品香春糕點”、“一支香燒賣”等聞名奉南川及臨近的江、浙地區,早盛名於清代的“青村港大蒜”之香味,讓異鄉客人留連忘返;“倪祥和棕棚”、“陸源順鐵釘”、“汪萬茂紙傘”、“廖桂記硝皮”在上海市郊極有名氣;創辦於1916年的“程恆昌”時為上海最大的軋花廠,被《申報》稱為“花界巨擘”。據清嘉慶《松江府志?疆域》稱:“分縣後舟楫往來如織,百貨聚焉,廛塵闞之盛,遂冠於東鄉諸鎮”。可見,青村成為奉賢東鄉首鎮,在200多年前已有定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