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斷代史

《青春斷代史》是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暮。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盧梭察己知人,不惜暴露所謂的隱私,完成一個“人”的呈現。如此膽量,可以這樣站在神聖面前,做勇敢的自我審判。令所有人汗顏。也令我手足無措。我和盧梭最大的區別並不是他是先知,我是暈蛋,而是他敢說實話,而我不敢。他有能力說實話,而我沒這能力。批判人性,盧梭是個勇士,而當代諸人懦弱,寧可隔靴抓癢。以下文字是我祭奠自己良知的一些紙錢,其中含含糊糊,模稜兩可的話語,是我不好意思說清楚。還有被我故意忽略的故事因由,細節,結果,也是我不願意說清楚的。至於我的種種隱私,你察己就可以知道我了。我無法真實地面對眾人,其中人物有不少虛構的,很多故事也是虛構的,所以這本書的價值,就是我自己隔靴抓癢。這篇小說其實不過是我的一個面具。慚愧!

作者簡介

李暮,濮陽人。一個渴望用文字呼喊的永遠的少年人。他的野心不僅限於一個釋懷的笑容。從《初愛,輕於流年》、《青春斷代史之水流的樣子》到史詩小說《作為父親的契約》再到他的《帝國狂想》,他說:我最為渴望的是我的詩歌、文章能被青年人視為大旗,在他們最痛苦、最貧窮、最沒有希望的時候,手裡面緊握著的就是我的書。

試讀章節

卷一 我是一顆小豆子,怪味豆子啊

1

我是懷著慚愧之心來寫這些文字的。我陷入愁怨,時常抱怨自己處境尷尬,對這種心情我早已經膩味了,想擺脫可又不能。

我喪失了什麼呢?

我想仔細地清查一下我的內心之地是如何的陳舊,這可能對我認清自己有所幫助。

童年和少年的路是在父親鋪就之後,在他的不斷鞭策下,我咬著牙走了過來的,直到現在我都不明白路面上的那些沙石都是父親如何從他的觀念中收拾來的,都具有怎樣的功用?在上面行走的感覺之獨特,可能要影響我的一生,至少已經影響了我近20年。

我像一塊泥巴被父親捏把捏把捏成了泥人,按他自己的意思給我創造樣子——父親是特異的,在性格方面,我過多地因襲了父親的固執和高傲。自視甚高不是好的品質,它所帶來的盲目和沾沾自喜,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自己的膚淺和輕薄。同時它又是自省的天敵,這一點所造成的後果,我認為我至今沒有弄清楚。現在看來,情況不妙,讓我幾近焦慮。

2

父親是個農民,他五十年來沒能走出過河南這片土地,現在父親雖然還不到50歲,但看起來他已經沒有活力了,在父親身上我看到的是無限的壓抑和強烈的自我否定(長期的痛苦來源於掙扎而得不到解脫,它的結果是麻木和扭曲),他已不能主動地容納任何別的東西了,只能本能地吞咽他的歷史給他的任何物質和精神的東西……關心孩子,關心自己平生創下來的幾幢房屋,面無表情地和同樣痛苦的母親過日子,吵嘴,生活里充滿了無奈。(農民,這個角色,父親做得很是蹩腳,雖然他用自己的聰明和勤勞成了村裡的最富有者,可是他仍然覺得自己極度的貧窮,他更需要精神上的自足,這一點上,他不是農民了。是什麼呢?知識分子?他所讀的書卻只能讓他更困惑,更痛苦。)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