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犀[詞語概念]

靈犀[詞語概念]

古代傳說犀牛角有白紋,感應靈敏,所以稱犀牛角為“靈犀”。比喻心領神會,感情共鳴。其中,唐·李商隱《無題》詩之一:“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就取自靈犀二字。

基本信息

詞語概念

基本解釋

[rhinoceros horn] 犀牛角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李商隱《無題》

引證解釋

1. 犀牛角。相傳犀角有種種靈異的作用,如鎮妖、解毒、分水等,故稱。

唐·韓偓 《八月六日作》詩之四:“威鳳鬼應遮矢射, 靈犀天與隔埃塵。” 宋歐陽修《再和聖俞見答》:“如其所得自勤苦,何憚入海求 靈犀。”寧調元《秋興用草堂韻》:“分波終仗 靈犀力,填海猶存精衛心。”

2. 舊說犀角中有白紋如線直通兩頭,感應靈敏。因用以比喻兩心相通。

唐·李商隱《無題》詩之一:“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 靈犀一點通。” 宋張孝祥《減字木蘭花》詞:“玉立娉婷,一點 靈犀寄目成。” 元鄭光祖《倩女離魂》第四折:“沒揣的 靈犀一點潛相引,便一似生箇身外身。” 明 王玉峰 《焚香記·盟誓》:“但得皆如意,兩情稱。始信一點 靈犀,誠通海神。”

基本含義

古書記載,有一種犀牛名通天犀,有白色象線一樣貫通首尾,被看作是一種靈異之物,所以叫做靈犀。到了唐代,詩人李商隱寫了那首著名的《無題》詩:“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蘭台類轉蓬。”後來“靈犀”或者“心有靈犀一點通”被大家比喻成兩人在思想或者感情上心靈相通和默契的意思。

長期相處的人,對對方的性格、舉止、習慣很了解,在某些時候甚至不需要語言來交流的。有時候他一個眼神,你馬上就能會意,這就是心有靈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