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泉寺雙石塔

靈泉寺創建於東魏武定四年(546年),初名寶山寺,隋開皇年間改名為靈泉寺。 現寺中其他建築均毀,僅存兩塔。 西塔塔身東壁有題記。

位於安陽縣西南25公里寶山東麓的靈泉寺舊址上。1963年6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其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靈泉寺創建於東魏武定四年(546年),初名寶山寺,隋開皇年間改名為靈泉寺。隋開皇十一年(591年)隋文帝將該寺高僧靈裕詔至京師長安,欲封其為統管全國僧尼的最高僧官—國統。靈裕歸寺後大興土木,寺院的規模進一步擴大,成為當時“河朔第一古剎”。
現寺中其他建築均毀,僅存兩塔。兩塔東西相距8.6米,坐北朝南,系單層疊澀式方形石塔,由基台、基座、塔身、塔檐、塔剎組成。塔身南壁開拱券門。東塔通高5.22米,西塔通高5.56米。兩塔塔剎及東塔第一層塔檐被毀。兩塔基台上方形束腰須彌座,四壁均雕刻不同姿勢的伎樂。西塔塔身東壁有題記。塔基座上建有四面拱形雙階級踏道,室內供有佛和菩薩像,室外兩側刻有護法天王、力士。
1983年8~12月,河南省古建築研究所會同安陽縣文物管理委員會,對靈泉寺及其附近的摩崖石刻進行了全面調查,發掘清理了靈泉寺雙石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