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官峽

靈官峽

靈官峽自然保護區位於甘肅省兩當縣境內,東經106度22分-106度26分,北緯33度54分-33度58分之間,面積29.73平方公里。地處徽成盆地東部丘陵地帶,海拔在1000-1500米之間,氣候溫暖濕潤。其主要保護對象為白皮松及其生態環境。白皮松為甘肅省重點保護植物。區內有白皮松純林666.7公頃,加上周圍零星分布區近2000公頃,是目前國內發現的唯一一片天然白皮松林。該地尚有白皮松成因的故事流傳。區內屬國家保護的野生動物有林麝及勺雞、紅腹錦雞、鳶、雀鷹等。

基本信息

簡介

靈官峽靈官峽

靈官峽的走向可分兩條:一條是從峽口向西,經過關底下村二組,蜿延曲折至兩當橋,向東北沿紅崖河延伸,至關底下村一組下邊的石拱橋而出峽,全長10餘公里。本段全在鳳縣境內。另一條是跨過兩當橋向西南延伸,直至琵琶崖,全長也10多公里。本段全在兩當縣境內。

特色景點

鏡峰捧日

鏡峰捧日鏡峰捧日

出兩當縣城,沿316國道盤鏇而上,到十里舖粱關帝廟前,你會被鸑鷟山南對面椒樹灣山頂的鏡架山峰所吸引。早晨七點左右到十里舖梁關帝廟前,在晴朗的秋日裡,你會看到朝霞掩映下的兩座山峰,酷似一座古代梨木雕刻而成的鏡架。從鏡中央正冉冉升起一輪紅日,起初霞光萬道銀柱燦爛;接著半個火球慢慢升起,光芒四射、雲蒸霞蔚,後來由半圓到渾圓的火球恰到好處的鑲嵌在梨木鏡架中央,如神工巧匠雕琢而成的一座高雅的梳妝檯,那鏡面放射出逼人的萬道霞光。這就是兩當有名的八景之一“鏡峰捧日”。美妙無比的“鏡峰捧日”景,以其瞬間的絕妙變化而聞名。遊人若不懼攀行之苦,身臨其鏡,縱目觀賞,會有華山北峰與峨眉金頂觀日出之感覺。後來火球徐徐升空,由火紅、粉紅直變為白熾,而鏡架仍靜靜的擱在峰頂,好象在等待著又一個日出!

鸑鷟山

鸑鷟山鸑鷟山

鸑鷟山在兩當縣城東7.5公里,位於靈宮殿東側:,往南跨越琵琶岩,故道水與蜀道相連。登上鸑鷟山遠眺群山蜿蜒連綿,森林景觀氣象萬千,雲山霧海美不勝收,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競秀,文化蘊涵深厚,山上生有蒼松翠柏,真是巧奪天工。《鞏昌府志》載:“兩山秀聳,一名南岐,一名來儀,南有“登真洞”相傳張果老登真處。以故道為界,南為南岐,北為來儀”。來儀峰又名鳳凰山,至今還保留著當年修建過鳳凰亭和鳳凰窩的痕跡,儀態萬千、依稀可見。《兩當縣誌》載:鸑鷟仙山詩篇云:聞說仙翁有舊壇,參差玉筍鳳笙攢。千年鶴影青山寂,萬樹松陰白日寒。雨溜新苔鳴石鼓,雲封古鼎埋金丹。人間袞袞何為者,一嘯孤峰大地寬。邑人羅間詠《鸑鷟仙山》:鸑鷟名山秀色奢,奇如削就帶晴霞。風光遠影浮天際,瑞氣全瞻山嶺涯。丹穴何年出彩鳳,靈芝同度吐仙葩,今朝欣際文明會,五色雲呈自不差,鸑鷟山雖無華山之險峻,廬山之雄奇,卻以其清秀明麗,奇松遍野而聞名於當地,更有張果老在登真洞裡登真成仙的神話傳說,為鸑鷟山蒙上了一層神秘的外衣,常言道:“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入其境則情趣無限,令人心曠神怡,大有超凡脫俗,飄飄欲仙之感。鸑鷟山景區的主要景點有:靈觀殿、登真洞、猩猩岩、棋盤亭、麥垛山、獅子峰,風韻亭等。鸑鷟山的華艷秀奇,仙跡靈氣將會迎來四海賓朋、八方遊客。

登真洞

登真洞登真洞

登真洞,即“張果老洞”。是唐通玄先生張果修真處。《全唐詩第二十四冊卷八百六十》載有張果老詩一首並附有小傳曰:“張果兩當人,先隱中條山後於鸑鷟山登真洞往來……”。又據《兩當縣新志名跡篇》:城東十五里鸑鷟山有“登真洞”,相傳唐通玄先生張果修真處,洞高一丈深百尺,有水自頂注入石池中,旁石震之有聲,又名石鼓洞。崔熙碑載:“兩當邑之東有鸑鷟山,一洞嵌深流水泠然,唐張果先生隱居所也……”。在靈宮殿往下100米處,國道316線南側,抬眼即見修葺後的“登真洞”。攀梯拾級而上百米處,懸空亭撲面而來,一柱攀天的八角亭與懸空亭成崎角,懸空亭後石柱陡立,與殿後登真洞一字排開,明暗互補氣勢萬千。

登真洞由三洞一閣相嵌而成,疊連成岫,其中二洞與三洞皆幽深莫測,內塑果老倚塌,八仙聚會與董真人造訪:等群塑、形象逼真、淡笑風趣、各俱姿態、意趣盎然。澗頂“三清閣”有果老的宗師元始、靈官和道德三位天尊。還有一觀一廟,即集休觀、樵夫廟,毀於戰亂,遺蹟尚存。張果洞出土唐三彩和琉璃建築物殘蟲及部分鈔幣,千年變故依稀可見。洞內原有唐宋以來,歷代造祠、建閣的記事碑及文人墨客為登宴洞題寫的詩碑。北宋政和二年(公元111年)秦風提舉詠“登真洞”。三千行滿末驂鸞,閒臥空山不計年。雲鎖洞門清扣玉,石流甘液泠飛泉。青驢去踏紅塵裹,白鶴夾歸玉柱前,試看高真棲隱處,此中疑似蔚藍天。明馬在田詩云:洞口煙霞五色文,洞深一竇杳難分。桃花亂落澗中水,芝草自生石畔雲。去去白驢何日返,寥寥石鼓幾回聞。誰人傳得長生術,我欲相從一問君。清邑人羅璋《果老遺蹟》古洞餘仙跡,空名只是浮。杵聲山久寂,(棋)局嶺徒留。爛斧失柯影,殘碑沒記游。往來街道珞,瞻眺幾時休。

鳳凰山

鳳凰山鳳凰山

風凰山在崇山峻岭和茂密的森林之中,鑲嵌著無數奇峰異石和多處流泉。人們常說:“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那么山要有靈性,該擁有什麼?可能是水。這是你來鳳凰山可能會明白的一個道理。

鳳凰山的水來自茂密的森林之下,因為森林可以形成小氣候,使這裡的空氣濕度明顯要比山外高,走到山間,讓人明顯的嗅到那種原始森林所特有的氣息。越往山里走,這種氣息會越濃郁,濃郁得讓你心碎,對於那些早巳習慣於在城裡呼吸廢氣與塵埃的鼻子,剛到這裡甚至都不太適應,就如過慣了窮日子的人也肯定吃不慣銀耳燕窩一樣。在鳳凰山崎嶇蜿蜓的山路上走了久了,讓人明顯地產生一種感受,環境是多么的清淨,心境是多么的透明。山得水便秀,水因林更美,鳳凰山四季都有美景。春天,烏語花香,流水歡歌;夏天,花草滿,山,奼紫嫣紅;秋天,紅楓盡染,五彩紛呈;冬天,玉樹環枝,銀裝素裹。由於山高林密的地理特點,形成了“夏無酷暑,冬無嚴寒”的森林小氣候,使鳳凰山有“天然空調”、“綠色氧吧”之美譽。

漂流

靈官峽漂流從草店至兩河口,全程3.6公里,漂流時間一個半到兩小時。河段水流清澈,水路九曲連環,險灘繁生,深潭迭出,落差近百米,大小落差30多處。漂流水勢時而平緩、時而湍急,平緩時如湖中之水,水面微波蕩漾,魚兒游來游去,可靜下心來欣賞美景,也可水面嬉戲;湍急時驚濤駭浪,令人心驚膽戰,刺激無比。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