靄雯教育農莊

靄雯教育農莊

靄雯教育農莊位於廣東省佛山市高明區明城鎮的鹿洞山下,那裡群山環抱、綠樹盡染、空氣清新,即使是炎熱的夏季,也倍覺清涼。鹿洞山歷史上有“粵台白鹿”之美稱。,是高明八景之一。

基本信息

名稱來由

靄雯教育農莊靄雯教育農莊
傳說南粵王趙佗曾遊獵於此,遇見一白鹿,彎弓射之,白鹿受傷帶箭跑到山上,趙佗命一軍士搜尋皆不見蹤影,唯見一石,形似白鹿,旁有一箭後人稱此山為鹿洞山。清代嘉慶三年(1798年)高明知縣雷際泰曾作《鹿台懷古》一詩:“南粵消沉幾度秋,荒台不復舊風流。呦呦鳴鹿猶聞否?一片風光萬古幽。”今日鹿洞山下,風景更加秀麗迷人,靄雯教育農莊以其巧妙的構思,獨特的風格,把露營小屋、度假屋、仿泰族吊腳樓、畜牧區、農家教育區、綠色田園區,釣魚區、游泳池、燒烤區、中草藥園、嶺南佳果園等十多個小景區,象十多粒珍珠鑲嵌在鹿洞山下,錯落有致、熠熠生輝。每一景點都有其妙趣橫生、神秘色彩的故事與歡樂。特別是農家教育區,農莊的主人到處搜尋幾近絕跡的禾桶、禾打、古老磨米石磨、椿米台、水車、風谷櫃等農具。每個青少年目睹此物,深刻體會到勞動者的偉大與艱辛。農家教育區還特意擺設六畜、五穀,詳細說明其生長特點與產地、形狀與作用。可以這樣說,家住城市的青少年來到這裡,都會感受到那種“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農村生活氣息,產生一種新鮮感,受到生動的教育與智慧的啟迪。

建造歷史

靄雯教育農莊靄雯教育農莊
創辦教育農莊的主人是張靄雯女士,稱謂靄雯教育農莊。她於1997年9月與丈夫曾昭宇先生從香港到高明考察,選中了鹿洞山腳的風水寶地,買下一百多畝山坡地,計畫在此建座別墅,方便商務之餘度假休閒。但他們到各地考察後,有感於不少青少年在和平幸福的環境裡長大,“未識五穀”、“不辨六畜”。對他們的教育很有必要,但教條式的、呆滯式的教育已過時了,採取寓教育於娛樂之中,在教育中得到歡樂,在歡樂中得到教育,相得益彰,何樂而不為?於是張女士一改初衷,將一百多畝擴至五百多畝,投資1100多萬元,就地取材,劈山築路,砌石圍牆,自己設計、自己動手。經過幾年多的努力,靄雯農莊日臻完善,省內不少的中國小校、企業、社團紛紛組織中國小生和員工前來參觀,不少單位還要求農莊成為他們的教育基地。省、市、區科協也定為科普教育基地。莊主還別出心裁地策劃了一項有意義的活動,各團體、單位參觀後,都可以安排在農莊內種上一棵樹木,作永久性紀念,其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具有特殊的教育意義。廣東省著名漫畫家療冰兄曾到此一游,深為該農莊寓教育於旅遊活動之中的創舉所感動,欣然為農莊題詩;“萬千嘉木立群峰,教育農莊建此中,學子欣臨知稼穡,主人心意值欽崇”。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