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滴酒

露滴酒

指各種透明無色的蒸餾酒,一般又稱白酒,各地還有白乾、老白乾、燒刀酒、燒鍋酒、蒸酒、露酒、酒露、燒酒等別稱。

露滴酒露滴酒

露滴酒

露滴酒起源於唐朝,至宋元以後逐漸普及。明代藥物學家李時珍對露滴酒的製作方法做了這樣的描述:“其法,用濃酒和糟入甑蒸,令氣上,用器取酒滴。凡酸敗之酒皆可蒸燒……其清如水,味極濃烈,蓋酒露也。”少數民族地區露滴酒始於何時,未見確切的記載。最遲在明代中後期,偏僻山區的少數民族也已經熟練地掌握蒸餾酒的技術了。至明末清初,少數民族的燒酒釀製技術已達到了很高的水平,與中原地區的釀製的水準不相上下,滇中地區元謀盆地一帶:“所稱谷者,皆稻也。諸谷猶常產,而唯高粱為最。高粱有二種,其黏者為酒露,可敵汾酒,名甲滇南。”同一時期,昆明的南田酒、武定的花桐酒。大理的鶴慶酒,“其味較之汾酒尤醇厚。”清代以來,露滴酒釀製技術在各少數民族中迅速普及。至今,不能掌握燒酒釀製工藝的民族僅有少數。
各民族幾乎者能釀造不同風味、不同品質的露滴酒,除以上酒類外,滇南拉枯族的董棕樹心酒、嫩包穀帶核蒸酒以原料獨特而別具特色。總體而言,少數民族露滴酒的釀造具有以下共同點:
第一,發酵酒麴一般是自行配製的土酒麴,露滴酒的風味與品質的不同很大程度上是土酒麴之間的差異造成的。
第二,在露滴酒釀造進程中,浸泡原糧、蒸烤酒飯所用的水,有相當嚴格的要求,有好水才能釀出好酒,是各民族的共識。大凡出好酒的地方,都是山育水秀之處,山泉清冽,溪流淨琮。
第三,蒸烤的器具基本相同,釀造的程式大體相似,小鍋小灶小曲烤小酒,蒸鍋天鍋木甑出好酒。

相關條目

側光照明

輪廓光

單貨相符

海瑟爾慘劇

巴西黑白腳

開驗

出口配額證商品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