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浦縣工商業聯合會

1941年(民國30年),按當時省里的規定,成立縣商會聯合會,同年10月22日又經改組為19個同業公會。 根據中央指示和《工商業聯合會組織通則》,1953年3月霞浦縣工商業聯合會籌備委員會成立,址駐張家弄。 歷屆工商聯會員代表大會情況表三、基層商會組織霞浦縣工商業聯合會(總商會),現轄有19個基層商會組織。

一、工商業聯合會的歷史沿革
1935年、1937年(民國24、26年)又先後兩次進行改組。1941年(民國30年),按當時省里的規定,成立縣商會聯合會,同年10月22日又經改組為19個同業公會。從清朝末期,經過北洋軍閥和民國時期,直至解放前夕,均有霞浦縣商會(霞浦縣商會聯合會)組織的存在。
1910年(宣統2年),三沙商務公會成立,民政司給照,發起人為魏鵬章,開辦會長為季永清,會址設在三沙巡檢署(位於原三沙“三堂官”左側),後改稱三沙商會,會長為魏鵬章、季永清。
至1943年( 民國32年)2月,全縣工商業團體有縣商會和縣城17個商業同業公會;三沙鎮商會和15個同業公會;溪南鎮商會和6個同業公會。到了1949年,經批准在冊的同業公會共有34個,會員總數333人。
1949年8月,據霞浦縣籌備委員會財政局營業稅底冊統計,全縣共有私營工商業623家。其中布業56家,號廣22家、京果24家、雜貨278家、糧食11家、藥業42家、酒業41家、醬園8家、文具8家、煙業7家、飲食業13家、茶業4家、水產業17家、油業9家、牙行3家、餅業37家、雜業6家、加工業20家、鞋業4家、棉業2家、照相1家、首飾2家、香業6家、棺木業2家。網點分布集中於城關、三沙、牙城、下滸等重點鄉鎮駐地和人口相對密集的村落。
根據中央指示和《工商業聯合會組織通則》,1953年3月霞浦縣工商業聯合會籌備委員會成立,址駐張家弄。經過籌委會緊張有序的工作,1953年9月14 ~ 17日霞浦縣工商業聯合會員代表大會在霞浦城關舉行,大會選舉王振懷為主任委員,方麗玉、高恆祿為副主任委員,10月1日霞浦縣工商業聯合會正式掛牌成立。同時,三沙、牙城、水門、溪南、下滸、大京設立辦公處。
工商聯成立後,在團結教育私營工商業者愛國守法,接受社會主義改造,參加社會主義建設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在抗美援朝、保家衛國運動中,全縣工商業者共認捐購買飛機大炮款12萬多元,占全縣捐獻款總額的70%。在“五反”運動中,處理部分私營工商業者的不法行為,工商界共補報偷、漏稅款21萬餘元,在對私營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中,全縣私營糧商、棉布商和小商小販率先接受改造。同時,按照“統籌兼顧,全面安排,積極改造”的方針,掀起社會主義改造高潮。
1966年至1976年10月的“文革”期間,黨、國家和人民遭到建國以來最嚴重的挫折和損失,在“左”傾嚴重錯誤的衝擊下,工商聯被迫停止活動。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給工商聯帶來了生機。1979年10月19日,鄧小平在會見全國工商聯代表大會代表時指出,工商聯是我國革命的愛國的統一戰線的重要組成部份;肯定了工商聯過去發揮的重要作用,指出在新的歷史時期仍然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不容忽視的作用,希望工商聯為促進社會主義建設和祖國統一等方面,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至此,霞浦縣工商聯和全國各地工商聯一樣得到全面恢復和重建,會址設在松城鎮萬賢街張家弄一號。為了適應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1989年,經霞浦縣人民政府批准,霞浦縣工商聯舉行“霞浦縣商會”對外掛牌儀式,使其成為名符其實的民間商會組織,1998年3月,霞浦縣工商聯(商會)辦公大樓落成,市 工商聯領導范希匯,縣政協主席謝鶴,縣委副書記曾春、縣委常委、組織部長章瑞進,縣人大副主任張長健、縣政協副主席、統戰部長游 伏燦等領導同志參加了隆重的落成典禮儀式。
1991年7月6日,中共中央發出了批轉中央統戰部《關於工商聯若干問題的請示》(中發[1991]15號檔案)。檔案明確,黨中央賦予工商聯做非公有制經濟代表人士的思想政治工作,貫徹“團結、幫助、引導、教育”的方針,協助黨和政府在他們當中逐漸培養起一支堅決擁護黨的領導的積極分子隊伍,為鞏固和發揮愛國統一戰線,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作出新的貢獻,霞浦工商聯在貫徹中發[1991]15號檔案精神,以及2000年12月4日的全國統戰工作會議和2001年江總書記的“七一”講話精神以來,各項工作呈現了新的發展,組織機構也不斷健全和擴大。至2005年底,全縣已有19個基層商會,其中霞浦縣工商聯(總商會)1個,鄉鎮商會11個、同業公會2個、女會員聯誼會1個、漁業商會1個、會計協會1個、行業商會1個,異地商會1個、企業家聯誼會1個,會員總數1500餘人。
在新的歷史時期,霞浦縣工商業聯合會(商會)積極引導廣大會員參與我縣發展的大政方針及政治、經濟、社會生活中的重要問題的政治協商,發揮民主監督的作用,參政議政;積極身身經濟建設大潮,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促進社會全面發展;努力做好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的政治安排的推薦工作;反映會員的意見和建議,切實維護會員的合法權益;積極為會員提供信息諮詢、業務培訓、商貿考察、經貿活動等服務;引導會員愛國、敬業、誠信、守法、做大做強自己企業,積極推動光彩事業的進一步發展,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二、工商聯代表大會
霞浦縣工商業聯合會成立後,共召開八次(第一、二、三、五、六、七、八、九屆)代表大會,第四屆因“文化大革命”影響而未開成。
歷屆工商聯會員代表大會情況表
三、基層商會組織
霞浦縣工商業聯合會(總商會),現轄有19個基層商會組織。其中鄉鎮(街道)商會11個(沙江鎮、海島鄉尚未成立,崇儒 鄉已成立後因種種因素而自行解散),同業公會2個;聯誼會2個,行業協會2個、行業商會1個,異地商會1個。全縣現共有會員1500餘人。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