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縣廣播電視台

霍山縣廣播電視台

1975年8月成霍山縣廣播電視台榮譽立霍山縣革命委員會廣播事業管理局,實行局站(縣廣播站)合一體制。 1994年2月、3月、7月,經廣播電影電視部批准,相繼成立“霍山人民廣播電台”、“霍山有線電視台”、“霍山電視台”。 霍山縣廣播電影電視局前身為霍山縣革命委員會普及農村廣播網辦公室,成立於1970年6月。

概況

霍山縣廣播電影電視局前身為霍山縣革命委員會普及農村廣播網辦公室,成立於1970年6月。1975年8月成

霍山縣廣播電視台榮譽霍山縣廣播電視台榮譽
立霍山縣革命委員會廣播事業管理局,實行局站(縣廣播站)合一體制。局內設秘書、編播組、線務組、機務組。同年11月,機線兩組合併,設事業組。
1983年1月,內設機構調整,設編播股、事業股、財務股。1984年2月,成立霍山縣廣播電視管理站。1985年5月,更名為霍山縣廣播電視局,為縣政府直屬事業單位。
1994年2月、3月、7月,經廣播電影電視部批准,相繼成立“霍山人民廣播電台”、“霍山有線電視台”、“霍山電視台”。1995年元月確定內設機構為:人事秘書股、總編室、財務股、社會管理股、廣播電台、電視台、有線電視台。
1997年2月,縣編委會《關於印發霍山縣廣播電視局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方案的通知》(霍編字[1997]048號),根據縣委、縣政府《關於實施霍山縣黨政機構改革方案的通知》精神,確定縣廣電局機關內設四個股級二級機構:人事秘書股、總編室、財務股、社會管理股,確定了機構職能。
根據中辦、國辦廳字[1996]37號檔案精神,縣級廣播電視局實行播出機構合併,“三台合一”。1997年11月,縣人民政府印發《關於縣廣播電視播出機構合併方案的批覆》(霍政[1997]121號),批准霍山縣局“三台合一”“局台全一”方案。1998年10月,縣編委會印發《關於同意霍山縣廣播電視局、霍山縣廣播電視台合併的通知》(霍編字[1998]011號),根據縣政府批覆以及廣電總局(98)廣發社登字621號和省廣播電視廳皖廣社字[1998]173號文批覆,同意縣廣播電視局原設立的“霍山人民廣播電台、霍山電視台、霍山有線電視台”合併稱為霍山縣廣播電視台(原三台僅對外保留呼號),與縣廣播電視局合併,實行一個機構,兩塊牌子,局長兼任台長。廣播電視台內設5個股級二級機構:新聞部、廣告文藝部、播出管理部、有線電視部、技術保障部。
2004年7月,鑒於有線電視管理職能調整,經申報批准,縣編委會印發《關於調整縣廣播電視局內設機構設定的通知》(霍編辦[2004]04號),確定局台內設機構為8個,局二級機構為人秘股、財務股、社會事業管理股,廣播電視台二級機構為總編室、新聞部、新聞專題部、廣告文藝部、技術保障部。
2009年1月,根據中共中央宣傳部等四部門《關於進一步理順地方電影管理體制的通知》(中宣發[2008]31號)、省委宣傳部等五部門《關於進一步理順霍山縣省電影管理體制的通知》(皖宣字[2009]4號)、市委宣傳部等五部門《關於進一步理順霍山縣市電影管理體制的通知》(六宣發[2009]3號)精神,縣委宣傳部、縣財政局、縣編辦、縣廣電局、縣文化局等五部門出台《關於進一步理順霍山縣電影管理體制的通知》,要求將文化局承擔的電影發行放映管理、市場準入、農村和社區等電影公共服務、農村電影放映工程的實施、指導基層電影隊伍建設、電影專項資金的收繳和管理等職責,統一歸口劃入廣電局,各國有電影企事業單位統一划轉到廣電局,與電影相關的機構編制、經費、設施、設備等統一划轉到廣電局。2月20日,縣文化局、廣電局交接雙方簽署劃轉交接協定,4月,報經批准,縣編委印發《關於電影行政管理職能劃轉中機構編制調整問題的批覆》(霍編[2009]14號),同意霍山縣廣播電視局更名為霍山縣廣播電影電視局,縣電影發行放映管理以及電影公共服務、電影農村服務等職能統一歸口劃入縣廣電局,局機關增設電影事業管理股。
2009年5月根據中央、省、市有關通知及《霍山縣機構編制委員會關於電影行政管理職能劃轉中機構編制調整問題的批覆》(霍編〔2009〕14號)的檔案精神,原霍山縣廣播電視局更名為霍山縣廣播電影電視局。
霍山縣廣播電影電視局前身為霍山縣革命委員會普及農村廣播網辦公室,成立於1970年6月。1975年8月成立霍山縣革命委員會廣播事業管理局,實行局站(縣廣播站)合一體制。局內設秘書、編播組、線務組、機務組。同年11月,機線兩組合併,設事業組。

職責

(一)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家的法律法規;按照黨和政府的宣傳工作方針,研究制訂並組織實施全縣廣播電視對內、對外宣傳工作;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充分發揮黨和政府的喉舌功能與主流媒體的作用;負責本級台製作的廣播電視節目終審和播出;負責向縣政府網站保質、保量、及時提供音視頻新聞及其他節目;負責制訂本級台的廣播劇、電視劇、動漫作品的計畫創作。
(二)貫徹執行國家廣播電視行業法律、法規和事業發展規劃;接受行業主管部門的指導和監管。
(三) 貫徹執行國家廣播電視技術政策和標準,配備本級台的廣播電視攝錄、製作、演播、播控等設施。負責廣播電視節目創優工作。負責南嶽山廣播電視插轉台、中央、省、市、鄉(鎮)村廣電節目設備運行、維護和技術保障。
(四) 負責本級廣播電視廣告經營管理,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審批和監管本台重大項目建設與內部審計。
(五) 負責並組織開展台廣播電視理論研究、優秀作品評選,並負責向上級評審部門申報、推薦創優作品與科研成果。
(六) 負責全台內部管理,確保宣傳和經營等工作規範有序;負責組織幹部職工的教育培訓與隊伍建設;負責全台的安全保衛工作。
(七) 承辦縣委、縣政府交辦的其它工作事項。

內設機構

(一)辦公室

協助台領導處理日常事務;負責做好文秘、財務、會議、後勤、環境衛生、計畫生育、安全保衛、車輛管理等工作。

(二)總編室

負責全台宣傳管理,編制宣傳計畫,把握輿論導向,參與重大宣傳任務的策劃、稿件審查;負責頻道總體規劃、欄目設計和節目安排、節目播出的監管工作;負責節目創優評獎事務;負責廣告等創收欄目的監聽監視與把關;負責全台節目質量的考評考核等工作;負責記者證管理和采編播人員的業務培訓,抓好通訊員隊伍建設;負責通聯和音像資料的蒐集、整理、入庫、歸檔、保管及采編器材的管理工作。

(三)新聞部

負責全台新聞、專題節目的采編、製作工作;負責每階段台新聞報導宣傳策劃,制定報導要點;負責全縣廣播電視新聞稿件(畫面)的通聯和審查採用;負責了解外宣信息,確定外宣選題,承擔向中央和省市台提供廣播電視稿件(畫面)的外宣任務。

(四)廣告文藝部

負責全台廣播電視廣告文藝和相關創收項目的策劃、製作、經營及優質安全播出。負責在本台播出影視片和文藝節目的組織、審查工作。

(五)技術保障部

負責全台廣播電視各類節目的正常、安全、優質播出;負責廣播電視機房的值機和日常管理,做好機房的防火防盜工作;負責建立安全播出預警機制和操作流程,果斷、正確處置應急情況;協助並配合技術人員做好機房設備日常維護和節目編排工作;做好節目帶的登記、交接和節目的播出審查。
負責南嶽山插轉台的運行、維護和管理。負責全台各類廣播電視節目製作技術服務工作;承擔信號接入、播出和采編設備的日常維護和管理;負責設備器材的採購選型和技術資料檔案的保管工作;負責全台內線制播網路技術管理工作;負責全台人員業務培訓工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