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藝術時空美學

電視藝術時空美學以電視時空之美為核心,通過剖析電視作品的時空形式及其語法修辭、時空運動以及媒介象徵等,力圖探討電視時空美學的特徵、規律、價值和意義;集中審視電視時空模式對現今圖像時代的美學研究造成的變革,思考電視藉助於新技術對我們整個時代和社會產生的深刻影響。

基本信息

出版社: 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第1版 (2006年10月1日) 叢書名: 影視藝術創作與套用理論書系 平裝: 269頁 正文語種: 漢語 開本: 32開 ISBN: 7810857916

商品描述

內容簡介

本書以電視時空之美為核心,通過剖析電視作品的時空形式及其語法修辭、時空運動以及媒介象徵等,力圖探討電視時空美學的特徵、規律、價值和意義;集中審視電視時空模式對現今圖像時代的美學研究造成的變革,思考電視藉助於新技術對我們整個時代和社會產生的深刻影響。

編輯推薦

電視結構世界的方式是“圖像模式”,這種模式的核心是電視時空語言。高科技語境下電視時空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拓展,生成了一些新的美學元素和文化經驗,從本體感覺、信息實體、時空觀等方面影響著人類社會。
本書以電視時空之美為核心,通過剖析電視作品的時空形式及其語法修辭、時空運動以及媒介象徵等,力圖探討電視時空美學的特徵、規律、價值和意義;集中審視電視時空模式對現今圖像時代的美學研究造成的變革,思考電視藉助於新技術對我們整個時代和社會產生的深刻影響。

作者簡介

盧蓉,1997年6月畢業於北京廣播學院(現中國傳媒大學),獲文學碩士學位,主攻電視劇歷史與理論研究方向。2005年獲博士學位。現為中國傳媒大學影視藝術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電視劇藝術理論、比較媒介研究領域的研究與教學工作。
出版《中國電視劇的審美藝術》(合著)、《電視劇敘事藝術》(專著)、《影視導演技術與美學》(譯著)等。在國內專業刊物發表電影、電視論文數十餘篇。其中, 《電視劇敘事藝術》獲中國高等院校影視學會優秀學術著作獎;《人的可能性與媒介的可能性》、《電影創作與評論中的人物與空間關係》、《文化研究思潮與當代美學問題》、《歷史之象》等學術論文,多次獲得“金鷹節電視藝術論文獎”、“廣電總局優秀科研成果”等國家級、部級論文獎。此外,為央視製作多部專題片、紀錄片及談話節目、影視作品賞析類節目。

目錄

緒論/1
一、“媒介本身就是一種世界觀”/1
二、“圖像轉向”與電視時空本體論意義/4
三、電視藝術時空新界說/8
第一章 時空美論的形成、演變與比較/12
第一節 歷史溯源/12
第二節 藝術形式與時空/21
第三節 電視時空美學對傳統美學觀的傳承/26
第二章 重組與再造:電視空間的發展/38
第一節 從“框”到“視窗”再到“聲音的革命”/40
第二節 空間的內在張力/49
第三節 從空間的虛擬式重構到“電視場”/61
第四節 空間意義的再生:另一層含義的分離與組合/78
第三章 電視本體:圖像的時間藝術/84
第一節 電視藝術的基層時間形式/86
第二節 時態與時間創作/95
第三節 敘事的時間/114
第四章 圖像時空的運動與拓展/127
第一節 “時間化”的空間與“空間化”的時間/129
第二節 速度漩渦/134
第三節 節 奏“魔幻”/140
第四節 “真人”時空/149
第五章 高科技語境下電視時空語言的發展/158
第一節 鏡頭的強化美學傾向/159
第二節 編輯潛能的更新與放大/166
第三節 電子技術手段的美學潛能/171
第六章 生成:電視美的時空形態/181
第一節 摹仿一再現時空形態/182
第二節 表現時空形態/196
第三節 虛擬時空形態/211
第七章 現代電視時空的互文與象徵/217
第一節 互文——超文本符號的意義衍生/219
第二節 時空擬像的美學意義/226
第三節 現場與速度——不再是簡單的符碼與解碼/232
第四節 媒體的延伸與象徵/235
結語:未來電視時空研究構想/259
參考文獻/265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