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專項資金

電影專項資金

電影專項資金是按照國務院頒布的《電影管理條例》設立,由財政部和廣電總局聯合管理,檔案出台必須會商財政部。2012年11月,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委員會公布了4項針對片方和院線的資金補貼政策,被業內稱為“新四條”。電影《畫皮2》、《太極1》、《太極2》成為首先獲得“新四條”補貼資金的3部影片。

簡介

資金補貼資金補貼
電影專項資金是國際上許多國家為保護民族電影通用的做法,如馬來西亞、法國、韓國等。

中國設立電影專資有兩重背景:一是當時中國電影經濟處於窘境——1980年代後期,在電視普及、物價上漲等因素的衝擊下,電影行業陷入大面積虧損的狀態;二是全國經濟形勢不好,財政也比較困難,無力扶持,便採取設立電影專資的方式,進行“行業自救”。

1990年,在時任中央政治局常委李瑞環的支持下,一份由中宣部和廣電部起草的關於解決電影經濟困難問題的報告,被遞送給了“黨中央和國務院”,後上述政策獲批。

電影專項資金無論是扶持國產影片的製作,還是支持新建電影院等,都發揮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開徵時間

1991年,由國家物價局、廣電部、國家工商局、財政部和國家稅務局聯合發文設立,在給予電影票價一定上浮空間的同時,從每張電影票收入里提取5分錢,用於補貼電影製作和放映等方面。電影專資設立當年,便實現收入2200萬元。

1996年,財政部、國家廣電總局聯合印發了《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明確提出“國家對縣及縣以上城市電影院電影票房收入,按5%的標準徵收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基金”。

電影專項資金徵收票房的5%裡面不只涉及到製片行業,也包括放映、發行行業及進口影片(如《阿凡達》《變形金剛》)的貢獻。

征繳額

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省級繳款月報表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省級繳款月報表

至2011年底,電影專項資金21年累計收入已達到22.437億元。從1991年的1415萬元躍升至2011年6.1億元,年平均增長超過21%。

而2012年的電影專項資金的征繳額達到了8.25億元,比2011年增加2.15億,同比增長30%以上,全國31個省份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長。截至2012年12月底,電影專資返還各省3.05億元,新建影院“先征後返”1.81億元,安裝數字機補貼1820萬元,影院改造、少數民族語譯製等資金1506萬元,累計下撥資金合計5.47億元。

資金管理機構

電影專項資金的征繳和使用,是由“中央電影專項資金管理委員會”(簡稱國家管委會)的組織來統籌,各省設有省級管委會,具體執行征繳和使用工作。

國家管委會

國家管委會是由廣電總局、財政部組成,廣電總局副局長和財政部副部長擔任名譽主任,主任由電影局局長擔任,副主任由財政部教科文司副司長擔任,此外還有兩個部委相關職能部門五位處級以上官員出任委員,並無政府外部的業內人士參與。

省級管委會

省級管委會則是參照國家管委會架構,是由省級相關部門官員組成,通常近10個人。

資金用途

電影專項資金設立之初,規定是60%部分主要用於資助電影拍攝,而40%部分主要用於地方電影院的補貼。不過2002年以後,電影專資就不再用於補貼電影製作。
據《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規定,中央和省自治區、直轄市分別設立中央和省級電影專項資金管理委員會。

由國家管委會安排使用的資金,主要用於幫助城市影院放映國產影片;資助城市影院更新改造;資助影院計算機售票系統;資助少數民族電影譯製;以及其他經財政部和廣電總局批准的,對電影事業發展有重大影響的項目。

由省級管委會安排使用的資金,主要用於資助城市電影院的更新改造。

財務管理

電影專項資金屬於政府性基金,電影資金辦的財務管理始終堅持“收支兩條線”原則,全額納入財政預算管理,每年底的賬戶餘額要“清為零”,剩餘資金財政部全部收走用於下年使用。

此外,專項資金還會每年接受國家審計署委派的審計單位,以及廣電總局委託的社會審計所的審計。

四項扶持政策

2012年11月22日,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委員會發布《關於對國產高新技術格式影片創作生產進行補貼的通知》、《關於“對新建影院實行先征後返政策”的補充通知》、《關於返還放映國產影片上繳電影專項資金的通知》和《關於對安裝數字放映設備補貼的補充通知》四項扶持通知, 被業內稱為“新四條”, 分別對製片方、影院進行了返還已上繳專項資金、按票房比例予以資金獎勵等形式的資金補貼。

4項資金補貼政策中,《關於對國產高新技術格式影片創作生產進行補貼的通知》對製片方進行獎勵,政府對進入市場發行放映的國產3D、巨幕等高新技術格式影片,按影片票房收入分檔對影片著作權方進行獎勵:票房在5000萬到1億元之間,獎勵100萬;票房在1億到3億元,獎勵200萬元;3億到5億,獎勵500萬;5億以上重獎1000萬。

據《關於“對新建影院實行先征後返政策”的通知》、《關於返還放映國產影片上繳電影專項資金的通知》最新規定,影院全年國產片票房份額50%(含)以上者,返還100%放映國產片上繳的電影專項資金;全年國產片票房份額在45%(含)—50%之間者,返還80%;國產片票房份額不到45%,但國產片票房較上年有增長者,返還50%。在規定城市中新建設的影院,票房達到上一年度放映國產片總票房收入45%(含)以上的,也可享受“先征後返”專項資金的待遇。

受益電影

根據檔案中的算法,截至2012年12月31日,首先獲得“新四條”補貼資金的3部影片為:《畫皮2》獲得了1000萬補貼,《太極1》、《太極2》各得到了200萬的補貼。按照票房統計,能夠獲得這項補貼的影片已經有了一個名單,將在2013年陸續發放給片方。

爭議不斷

馮小剛建議取消

資料來源:廣電總局電影資金辦20周年慶典活動及其新聞發布會透露的信息。資料來源:廣電總局電影資金辦20周年慶典活動及其新聞發布會透露的信息。

2011年8月,導演馮小剛曾在全國政協專題協商會議上提出建議“取消企業交納的5%電影基金,轉由政府支付補貼這項公益事業”,業內一度也出現了支持的聲音。

國家電影專項資金辦主任姜濤表示:2012年恰好是“中國電影專項資金二十年”,“國家有二十八九種專項資金,每一種都有它的歷史使命,完成後就會被取消。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電影專項資金在‘十二五’期間不會取消,‘十三五’時會不會取消,現在也沒有訊息”。

已收繳約30億元

按照電影資金辦和財政部過往發布的數據計算,1991年至2012年間,電影專資已經收繳約30億元。2013年的相關預算數據顯示,2013年預計還會有超過8億元收入進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