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全站儀

電子全站儀

電子全站儀是一種同時可以進行角度(水平角,垂直角)測量和距離(斜距,平距,高差)測量,由機械,光學,電子元件組合而成的測量儀器·只要一次安置,儀器便可以完成在該測站上所有的測量工作,故稱為"全站儀"。 廣泛用於控制測量,細部測量,施工放樣,變形觀測等方面的測量工作。

概述

電子全站儀是全站型電子速測儀的簡稱,是電子經緯儀、光電測距儀及微處理器相結合的光電儀器。目前世界上全站儀的品牌主要有徠卡、拓普康、尼康、南方、索佳等。

電子全站儀是人們在角度測量自動化的過程中應運而生的,各類電子經緯儀在各種測繪作業中起著巨大的作用。

電子全站儀的發展經歷了從組合式即光電測距儀與光學經緯儀組合,或光電測距儀與電子經緯儀組合,到整體式即將光電測距儀的光波發射接收系統的光軸和經緯儀的視準軸組合為同軸的整體式全站儀等幾個階段。

最初速測儀的距離測量是通過光學方法來實現的,我們稱這種速測儀為“光學速測儀”。實際上,“光學速測儀”就是指帶有視距絲的經緯儀,被測點的平面位置由方向測量及光學視距來確定,而高程則是用三角測量方法來確定的。

帶有“視距絲”的光學速測儀,由於其快速、簡易,而在短距離(100米以內)、低精度 (1/200、1/500)的測量中,如碎部點測定中,有其優勢,得到了廣泛的套用。

隨著電子測距技術的出現,大大地推動了速測儀的發展。用電磁波測距儀代替光學視距經緯儀,使得測程更大、測量時間更短、精度更高。人們將距離由電磁波測距儀測定的速測儀籠統地稱之為“電子速測儀”(Electronic Tachymeter)。然而,隨著電子測角技術的出現。這一“電子速測儀”的概念又相應地發生了變化,根據測角方法的不同分為半站型電子速測儀和全站型電子速測儀。半站型電子速測儀是指用光學方法測角的電子速測儀,也有稱之為“測距經緯儀”。這種速測儀出現較早,並且進行了不斷的改進,可將光學角度讀數通過鍵盤輸入到測距儀,對斜距進行化算,最後得出平距、高差、方向角和坐標差,這些結果都可自動地傳輸到外部存儲器中。全站型電子速測儀則是由電子測角、電子測距、電子計算和數據存儲單元等組成的三維坐標測量系統,測量結果能自動顯示,並能與外圍設備交換信息的多功能測量儀器。由於全站型電子速測儀較完善地實現了測量和處理過程的電子化和一體化,所以人們也通常稱之為全站型電子速測儀或簡稱全站儀。

20世紀八十年代末,人們根據電子測角系統和電子測距系統的發展不平衡,將全站儀分成兩大類,即積木式和整體式。

20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基本上都發展為整體式全站儀。

使用方法

全站儀定向

1、其中一點設站,架全站儀,另一點放稜鏡;

2、點擊數據採集,輸入測站點(就是放儀器點)的坐標和儀器高;

3、輸入定向點(就是不架儀器的一點)坐標,稜鏡高輸不輸都行。

4、儀器瞄準稜鏡,點擊測量,看一下顯示的坐標和輸入點的坐標差別大不大,不大的話定向完成。差別太大重複2、3步驟。

測圖

1、確定稜鏡高,根據地形調節。

2、將稜鏡高輸入儀器,將稜鏡樹在待求點,點擊測量,保存坐標。

3、繼續測量,點擊同前。

4、測圖完成後,導出數據,用cass作圖,就好了。

注意事項

1、注意稜鏡高和一起輸入的稜鏡高一致;

2、儀器斷電需要重新定向;

3、對於看不到的點設定轉站最多兩站。放樣方法:根據已知的兩個坐標點給全站儀定向,然後輸入要放的點的坐標,全站儀會顯示角度和距離,你轉動全站儀,使顯示角度接近零,然後拿著稜鏡沿鏡頭指向走顯示的距離,用全站儀瞄鏡子,點測量,看顯示的角度和距離誤差,不斷調整。距離誤差1-2mm,角度差+-(1-2)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