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震海天

雷震海天

《雷震海天:飛彈總體與控制技術專家黃緯祿》通過56個鮮活生動的故事,把“兩彈一星”元勛、飛彈總體與控制技術專家黃緯祿的成長和成功經歷娓娓道來,用豐富翔實的史料和生動細膩的筆觸,向讀者介紹了這位科技專家從幼兒時代的數學頑童,到有志向、有追求的愛國青年,再到投身航天事業的人生體驗和心路歷程,多角度、生活化地展現了他的精神境界、思想品德、工作作風、為人處事之道和人格魅力。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雷震海天:飛彈總體與控制技術專家黃緯祿》通過56個鮮活生動的故事,把“兩彈一星”元勛、飛彈總體與控制技術專家黃緯祿的成長和成功經歷娓娓道來,用豐富翔實的史料和生動細膩的筆觸,向讀者介紹了這位科技專家從幼兒時代的數學頑童,到有志向、有追求的愛國青年,再到投身航天事業的人生體驗和心路歷程,多角度、生活化地展現了他的精神境界、思想品德、工作作風、為人處事之道和人格魅力。

讀者在跌宕起伏、張弛有度的閱讀體驗中,可以了解波瀾壯闊卻鮮為人知的中國飛彈研製歷史,感受中國航天自立於世界的能力,以及老一代科技專家為祖國的強大傾情奉獻的偉大精神。

作者簡介

黃緯祿,飛彈總體與控制技術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1916年12月18日出生了安徽蕪湖市;1940年畢業於中央人學電機系,1943年赴英國實習,1945年在倫敦大學帝國學院攻讀無線電專業,1947年抉碩十學位,同年回國;現任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高級顧問。

黃緯祿院十長期從事飛彈研製工作,是我國飛彈總體與控制技術元老之,對該技術領域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為我國的飛彈和航天事業做十了重要貢獻。1985年他所主持研製的型號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黃緯祿院士是中國共產黨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第六屆、筇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曾榮獲“北京市科學技術先進工作者”、“北京市勞動模範”、“航天工業部勞動模範”、“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先進丁作者”、“傑出科學家獎”、“‘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等榮譽。

目錄

引子

第一章 竹蜻蜓是怎么飛起來的

1.有數學天賦的頑童

2.“竹蜻蜓”引發造“飛彈”的理想

3.難忘的揚州中學及兩位恩師

4.一波三折,進入中大

5.數學系還是電機系

第二章 飛彈震動了這個畢業生

1.輾轉流離的大學生活

2.戰地紅燭,陳章主任

3.憂國憂民,出國深造

4.異國實習多磨難

5.立志報國,苦學技術

6.親歷戰爭,初見飛彈

7.“二戰”勝利後的實習生活

8.留學深造重入校園,赤子有情毅然回國

第三章 無線電專家初露崢嶸

1.亂世中的抉擇

2.去台灣,還是留大陸

3.總乾“雜活”的保密機組組長

4.為保毛主席講話,搶排話筒干擾

5.“奢侈”的假期

第四章 步入“兩彈一星”征程

1.一場難忘的報告會

2.從零開始仿製飛彈

3.特殊背景下的登月指標

4.發射“爭氣彈”

5.失敗的教訓比成功的經驗更寶貴

6.試驗隊的歡聲笑語

7.“兩彈”聯姻證婚人

8.靠邊站,我放心不下

第五章 開創固體戰略飛彈先河

1.研製“蛟龍”的由來

2.新官上任,先當“學生”

3.京郊小道,家庭和事業之間

4.具有中國特色的試驗模式

5.長江大橋上的投放試驗

6.強化技術指揮線

7.彰顯系統協調理念的“四共同”原則

8.我負主要責任!

9.蛟龍出水的決斷者

10.上岸爬高,一彈兩用

第六章 品德比技術更重要

1.妙手回春的“飛彈醫生”

2.不讓“偶然”悄悄溜走

3.登報求賢,注重技術民主

4.給他一個改過的機會

5.在成績面前,儘量考慮別人的貢獻

6.尊重他人的美德

7.嚴於律己的人生格言

8.誰說造飛彈的不如賣茶蛋的

9.讓青年人自己去做!

第七章 難捨飛彈情結

1.黃總,您可算來了

2.一心保試驗,力戰“火焰山

3.身在家中,心繫航天

4.小魔術大精彩

第八章 愛情親情友情

1.拉開半個多世紀的愛情序幕

2.六口之家的主心骨

3.問不倒的爸爸

4.老兩口津津樂道的小豆豆

5.病魔難拆夫妻情

6.與張愛萍將軍的股肱友情

7.君子之交

附錄 黃緯祿文選

同青年同志談談學習、工作和為人問題

點點滴滴

談談產品的質量問題

建議編寫《飛彈設計守則》

寄語青年同志們

在參加中國科學院成立50周年慶祝活動時回答青年的問題及給青年的贈言

黃緯祿收集並整理的《趣味數學題集錦》手稿(節選)

黃緯祿收集並整理的《笑話集》手稿(節選)

參考文獻

後記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