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達4號

雷達4號

雷達4號,是日本的情報收集衛星,2013年1月27日“雷達4號”在日本南部的鹿兒島縣種子島宇宙中心搭乘H2A火箭順利升空。日本內閣衛星情報中心4月27日稱,“雷達4號”衛星在太空軌道經過3個月的試運行之後已全面投入運行,實現了日本政府制定的可以對全球任何一個角落進行全天候偵察監測的目標。衛星由日本衛星情報中心使用,其軌道、詳細性能、拍攝的圖像等信息完全不公布。

概述

雷達4號衛星是日本的情報收集衛星(偵察衛星),由日本衛星情報中心使用。雷達4號在距地表約400至600公里高、飛越地球南、北極上空的極地軌道運行,可對地球上所有地點每天拍攝一次以上。

2013年1月27日“雷達4號”在日本南部的鹿兒島縣種子島宇宙中心搭乘H2A火箭順利升空。除“雷達4號”衛星以外,這枚H2A火箭還載有一顆光學實驗衛星。

火箭升空20多分鐘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宣布“雷達4號”衛星和光學實驗衛星分別進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成功。由於涉及“安全問題”,對其軌道、詳細性能、拍攝的圖像等信息完全不公布。

光學實驗衛星

此次同時發射的光學實驗衛星,是為了驗證對地觀測分辨技術。研製者認為,該衛星能夠分辨地面尺寸約40厘米大的物體,它的解析度應超過目前在軌運行的日本“光學3號”和“光學4號”衛星。

任務

雷達4號入軌後,將與正在使用的“雷達3號”和其他3顆光學衛星組合在一起,每天對特定地點至少進行一次拍攝。

特點

雷達4號衛星具有很強的分辨能力,能夠在陰天或夜間偵察到地面1米大小的物體。

投入運轉

2013年4月27日日本內閣衛星情報中心公布,日本“雷達4號”衛星在太空軌道經過3個月的試運行之後目前已全面投入運行,實現了日本政府制定的可以對全球任何一個角落進行全天候偵察監測的目標。

投入資金

自1998年日本內閣會議決定使用情報收集衛星以來,日本已為此投入了約92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577億元)。

研發歷程

朝鮮在1998年發射的“大浦洞”飛彈穿越日本上空,日本政府以“安全理由”為藉口,啟動了開發情報收集衛星計畫。

日本開發情報收集衛星的計畫始於1998年,於2003年開始發射。

日本政府最初構想在2003年建立由兩顆雷達衛星和兩顆光學衛星組成的“四星體系”,但由於發射失敗、衛星故障等原因,已推遲約10年時間。

日本政府認為,只利用現有的3顆光學衛星和1顆雷達衛星,如果發生涉及日本安全的緊急事態,將無法在1天時間內掌握所需情況。

日本發射的“雷達1號”和“雷達2號”衛星都已經墜毀,“雷達3號”仍在軌道運轉。

日本政府制定的目標是至少發射兩顆光學衛星和兩顆雷達衛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