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布查人

雷布查人主要分布在錫金,部分分布在不丹西部、尼泊爾東部,以及印度的西孟加拉邦。屬蒙古人種南亞類型。南亞喜馬拉雅山區民族之一。自稱絨巴人。

雷布查人

正文

主條目:絨巴族

南亞喜馬拉雅山區民族之一。自稱“絨巴人”。約5萬人(1978),主要分布在錫金,部分分布在不丹西部、尼泊爾東部,以及印度的西孟加拉邦。屬蒙古人種南亞類型。使用雷布查語(絨巴語),屬漢藏語系 藏緬語族。無文字。普遍信仰本教或喇嘛教(見藏傳佛教)。原為中國藏族的一部分,與中國藏族在經濟、文化等方面一直保持密切聯繫,很久以來就互相通婚。目前,有些偏僻地區尚有原始公社制殘餘,不久前還存在販賣奴隸的現象。家庭財產按父系繼承,動產由諸子平分,不動產歸長子。盛行買賣婚姻,一妻多夫(見一妻多夫制家庭)現象普遍。父母一般不過問兒女親事,多由頭人提議,經雙方舅舅、叔叔或祖父協商決定。婚禮隆重。人死後採用何種葬式(火葬土葬水葬)由喇嘛決定。長子出生3天后,根據星象決定是否出家。由苯教祭司主持儀式,通過動物犧牲和巫術消除疾病、災害,祭司社會地位極高。在社交活動中盛行交換禮物。男女均梳髮辮,男子梳為一支,女子梳為兩支。男女均著裙裝。目前穿藏族服裝的越來越普遍。主要從事農業,種植旱稻、玉米、蕎麥、稷類以及小豆蔻,耕作粗放。有些地方大量土地劃歸茶園,人們被迫充當種植工人,受高利貸盤剝,生活貧困。有少部分人與中國藏族進行以物換物的交易。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