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保森

雷保森,1925年出生。他家世代務農,因不甘忍受地主欺壓,父母帶著孩子逃到上蔡縣。因生活所迫,雷保森6歲時被送到南大吳村給雷文當義子,從此改為雷姓。

雷保森的介紹

雷保森1946年秋在鄭州交通路飯店當雜工時,經中共華東部隊的偵察員指引,到兗州加入了南麻區小隊,又到黃河一大隊特務連當戰士。
1948年春,特務連由地方武裝升為中國人民解放軍78師234團3營9連,雷保森為連機槍手,先後參加了濟南戰役和淮海戰役。他作戰勇敢,榮立三等功,並被批准火線入黨。打碾莊圩時,雷保森任爆破手。前面4名爆破手犧牲後,他夾起炸藥包猛然躍起,把敵碉堡炸開,俘虜敵團長1名。戰鬥結束後,雷保森榮立二等功。
1950年6月25日,雷保森參加抗美援朝戰爭。
1951年3月,雷保森所在連隊參加了七峰山戰鬥,雷保森任爆破班班長。3月27日下午2時左右,敵人從西南方開來12輛坦克,雷保森帶全班戰士勇猛戰鬥,共擊毀美軍11輛坦克和1輛吉普車,全班無一傷亡,創造了我軍戰鬥史上用步兵武器擊毀敵坦克的光輝戰例。1953年1月4日,志願軍領導機關給雷保森記特等功,同時授予“一級戰鬥英雄”稱號;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授予雷保森“一級戰士榮譽勳章”
在長期的革命戰爭中,雷保森共負傷18處,右肩上一顆子彈和右肺下葉一塊彈片尚未取出,屬一等革命傷殘軍人。1955年退休後,他曾任上蔡縣政協常委、駐馬店市老年體協副主任職務,先後被評為“全國軍隊離退休幹部先進個人”、“全國老有所為金榜獎”、“全國先進軍隊離退休幹部”、“河南省軍隊離退休老幹部先進個人”等。

戰鬥過程

3月25日,齊安聚師長率第七十八師部隊沿七峰山、海龍山、旺方山沿縱深展開後,第二三四團第九連在清潭川旁的七峰山布下伏擊陣勢。
第九連的前哨陣地設在七峰山下299.3高地上,班長雷保森帶領第四班和配屬的90火箭筒組一共9名戰士守衛在這裡。這個高地地形狹長,西側是清潭川、鐵路和公路沿河傍山從299.3高地的西坡穿過,由於修路基,將山坡切成了一個3米多高、約200長的斷崖。公路從斷崖下通過,是敵人機槭化分隊迂迴攻擊七峰山的必經之路。
“大伙兒說說,要是敵人來一大串鐵王八,咱咋打才中?”
四八年的老兵雷保森操著蘭考話問大家。
這是開“諸葛亮會”——土八路打仗的法寶之一。
大家七嘴八舌地合計起來:
“咋打?地形這么好,坦克只能一輛輛地過吧,咱只要掐住兩頭把路堵住,一輛一輛挨個兒消消停停地拾掇不是很便當么!”
“說得容易,咱從山上撲下來,不是給人家坦克當活靶打么?”
“嘖,都象你這高梁花子腦袋還打什麼仗?咱不會就藏在路邊斷崖後邊,等坦克走近了打么?坦克那玩藝是個燈下黑,越近越看不清楚……”
“對,火箭筒打前後兩頭,咱藏在路邊,衝出去手雷的伺候,他還沒看清楚,咱就送他回美國老家了。”
“坦克後面的步兵衝上來咋辦?”
“咋辦?咱機槍是乾什麼吃的?美國鬼子打仗最沒氣性兒,機槍手榴彈臉對臉一招呼,吃不了讓他趴著走!他還能上來?”
……
先民主,後集中,雷保森最後定盤子:
“大家說得很對,咱這回不守山頭了,就在這斷崖後面挖一道塹壕,咱隱蔽在裡面。敵人坦克上來過了隘口時,火箭筒組聽我的命令,先打敵人頭一輛坦克,我打敵人最後一輛坦克,把敵人坦克堵在裡面。然後機槍組封鎖敵人步兵,然後大家一起上,再挨個收拾這些挪不動窩的鐵王八。大夥說,中不中?”
“中!”大夥一起笑道。
“好,大家挖塹壕吧!”
這個又大膽又出奇的打法實施得不折不扣。
27日下午14時,美步兵第三師一個坦克連和一個步兵連共12輛坦克,1輛吉普車和100多名跟進步兵從梅寧里方向朝七峰山開來。
那坦克開進還是很有點陣勢的,轟轟隆隆震天響,老遠就看見塵頭大起,一般膽小的人真還能被唬住。
“別慌,這是找上門兒來的冤死鬼,咱立功的機會來啦!”
雷保森不失時機地給大家打氣。
那坦克開到距陣地500米處突然停住了。
“哎呀,狗日的是不是發現咱啦?”有人心裡有點發慌。
“沉住氣,它沒那本事!”老兵們招呼著新兵蛋子。
果然,敵人坦克朝主峰上亂放了一陣炮,看看沒動靜,又接著往前開。
眼瞅著坦克繞著“S”形的公路開了過來,從雷保森們鼻子底下開了過去,轟轟隆隆地震得地皮子發顫。
片刻功夫,第一輛坦克已衝到了溝斷崖北頭。
雷保森一看時候到了,對著在最北頭的火箭筒組一揮手。
一發火箭彈出了膛。
第一輛坦克立馬就趴了窩。
緊接著陣地南端的機槍也歡叫起來,把敵人步兵壓在地上不敢動。
“出擊!”
兩個突擊組分頭向敵人坦克縱隊的南北兩端奔去。
當雷保森提著反坦克手雷衝到南頭的時候,敵人第十二輛坦克已經飛快地開著倒車退出了好遠。
第十一輛坦克剛在挪動,就被雷保森的一顆手雷扔在炮塔上。
轟的一聲爆起大火,不動了。
整補了兩個多月的第二十六軍部隊反坦克手雷很多,和寒寒酸酸一個班只分到兩顆手雷的第四十二軍部隊相比簡直就是個大財主,所以兩個突擊組打起來都沒什麼顧忌,分別從兩端向中間給坦克挨個點名,雷保森和一個戰士從第十一輛打到第七輛,另一個突擊組3個人從第二輛一打到第六輛。
5個人把10輛坦克給打趴下了。
火箭筒組又一炮把吉普車也打著了。
前後不到10分鐘,11輛坦克和1輛吉普就成了一堆廢鐵。
好啊好啊,大家興高采烈地撤回了陣地。
正在你一言我一語的互相夸耀擺功,就聽得咣咣坦克炮打了過來。
伸頭一看,原是是第二、第五、第七輛坦克只被打傷,雖然跑不動,卻拚命地進行報復性射擊。
這他媽不是找死嗎?
其實他們要悄沒聲地沒準兒還能有條活路。
雷保森又帶人撲上去每輛補了一顆手雷。
這下徹底了。
不到半個小時,全班9人共擊毀坦克11輛,吉普車1輛。
全班無一傷亡。
這是整個抗美援朝戰爭中步兵班反坦克戰鬥戰績的最高紀錄。
也是中國軍隊的一個之最,其紀錄迄今仍未被打破。
由於這個模範戰例,第二三四團第九連第四班班長雷保森被命名為“反坦克英雄班長”,記特等功一次,獲“一級戰鬥英雄”稱號,“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一級戰士”榮譽稱號。
可是,在第二天七峰山激烈的防禦戰鬥中,剛創造了驕人戰績的雷保森英雄班卻在與敵人的白刃血戰中大部分英勇犧牲,只剩下雷保森和戰士周士武,身負重傷的雷保森在掩護周士武滑下山坡後,自已也跳下懸崖。
連隊認為他必死無疑,上報他已經犧牲,還開了追悼會。
他自己也抱定了必死的決心。
可死神卻不願意沾他的邊。
全身上下負傷14處的他在14個小時後被兩個朝鮮老鄉救起,送到野戰醫院,不久又回國內治療。
醫生從他身上取出了4顆子彈。
還有一顆在腿上無法取出,留作了永久的紀念。
第二十六軍政治委員李耀文將軍在為他記功時,想到了後來收復九連陣地時並沒有查到他的屍首,懷疑他有生還的可能,隨即在《人民日報》等多家新聞單位刊播訊息尋找,最後幾經周折才在河南省人民政府招待所里找到了他。
他在那裡當了一個端茶倒水的招待員。
他從未向任何人提起過七峰山的英勇行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