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搖夢

雲搖夢

《雲搖夢》是一部傳統武俠小說,小說簽約授權首發連載於起點中文網。當前小說正在連載中,作者是碧雲居士。 小說筆鋒精煉,貼合歷史,文學底蘊深厚,講述了明朝初年,楊坎等人在江湖之中的經歷故事。 作者在書中創作了大量古典詩詞,均有較高文學價值。書中關於明朝時期的風俗、文化、地理等多方面描寫,使得此小說也可以展開為一幅明朝初年的眾生繪。

內容簡介

楊坎原本是金陵茶館“隱雲閣”的一名點茶夥計,因緣巧合接到了朝廷差事,送信前往岳池。然而事實複雜程度遠非如此,楊坎一路風險重重,抽絲剝繭調查真相後發現疑團密布。

朝廷深陷“削藩”泥淖,各地藩王與建文帝劍拔弩張,大戰一觸即發。江湖之上有陳友諒舊部伺機而動,又有明教舊部懷恨朱元璋兔死狗烹,意欲報復。其餘武林各派早在明初備受朝廷打壓,此時也是各懷心思。諸多勢力繁雜交錯,陰謀陷阱如同密網一般,籠罩在大明江湖之上。

作品目錄

第一章 玉劍文鋒雕碧落,金翎史筆炳丹書第二章 雲長忠義張飛勇,可惜好漢不逢時
第三章 亭台水榭絲竹起,卻把佳人淚染衫第四章 將軍夜戰披百矢,一艦單刀可定邊
第五章 英雄何負佳人意,並蒂蘭芷共根生第六章 三江兩岸巴渝地,五湖四海姐妹心
第七章 逍遙縱酒三千里,江湖別後再獨行第八章 懸廊萬丈通天險,百尺高閣鬼神工
第九章 君取香囊我取纓,清眸映水欲語停第十章 燕雀雙飛山外客,停雲兩筆畫中詩
第十一章 輕雲探蕊流蘇意,卻話璧山雲雨時第十二章 月下勞燕爭鶯語,分庭兄妹各自飛
第十三章 唐家一門三虎將,四木堂前更無雙第十四章 天人羿昔落九烏,七日血梅展宏圖
第十五章 梨棗手足生死斗,虎狼兄弟鬩於牆第十六章 臨行引手勾玉指,若有相逢再學詩
第十七章 天人歸去思海景,側留仙耳聽水雲第十八章 莫問兩朝興亡事,一身忠義滿河山
第十九章 作羹不可疏一日,作臘仍堪貯盈笈第二十章 蒼山洱海三疊月,月下梅花一劍香
第二十一章 寒山古寺鐘聲遠,猶喚天龍來弄燈第二十二章 無咎素履獨行願,氣入正經六合通
第二十三章 曾憶小樓當時景,珠簾輕挑再相迎第二十四章 送君十里紅杏路,你看杏花我看卿

小說背景

元末之時,天下大亂,群雄並起。朱元璋擊破陳友諒,自立吳王,四年之後於應天稱帝,國號大明,同年攻克大都,推翻蒙元。洪武三十一年,太祖駕崩。六日後,時年二十一歲的皇長孫嗣位,葬高皇帝於孝陵。卻說建文帝登基之後,寬刑省獄,推行新政。然各地藩王地大兵強,驕逸不法,叔侄之間疑忌頗深。數月之後,天象異變,有兵戎之兆,以致天下人心思亂,盜賊紛起。

部分重要人物

楊坎(字慕雲)上官仇(字憲章)
陳焱離王君蘭
鄭峰唐詩
唐畫唐凌
唐厲唐練
紫鳶雷元正
任天佐任天佑
陳伯羽沐講禪師
張三豐朱棣
黃湜(字子澄)齊泰(字尚禮)
方孝孺(字希直)李景隆

經典詩詞

卷首詞 薄雨將歇,山嵐滿袖,憑欄一任風吹透。 十年戎馬幾時休?斜臨雲麓聽滴漏。
兩世情緣,同心鎖扣,烽煙亂里香消僽。 黃泉碧落永訣時,雲搖夢醒別離後。----------《踏莎行·雲搖夢》
三人定睛看去,只見來者身長八尺有餘,虎軀凜凜,手持九環鋼刀,身披胡服革甲,須髯剛毅,威壓凌人。後人有詩賦其曰: 奔雷縱酒千披矢,看罷聲名欲洗遲。雲長忠義張飛勇,可惜好漢不逢時。
楊坎暗想自己在茶樓打雜多年,見過美女百千,卻也未嘗見有如此絕美之女子,好似仙子下凡,不沾塵物,襯著這西湖碧波,心中忽然生出一首《鵲橋仙》來: 冰絲雪藕,芙蓉初綻,眉眼雲煙如蹙。兩池秋水碧波潭,黯淡了,人間無數。 臨湖西子,千帆不是,瑤盞梨花玉露。誰人執筆點朱唇,只羨煞,書生旁路。
用膳之時,楊坎不時斜目側瞟王姑娘一眼,只見燈火映下,佳人倩影,愈發惹人憐愛。忽然,聽得竹笛聲起,輕繞琵琶弦柱,曲聲悠揚哀婉,惹得王姑娘顰眉輕啜,教人心疼。正是: 雕星玉葉花枝九,抱月金樽樹影三。 亭台水榭絲竹起,卻把佳人淚染衫。
相傳此地便是當年太祖輕舟利炮大敗陳友諒之地,如今已是三十餘年過去,猶感硝煙炮火,艦舸沉沙,歷歷在目。真是: 東風赤水康郎山,鄱陽湖畔火接天。 將軍夜戰披百矢,一艦單刀可定邊。
瞿塘清夜,巴水流寒,山風乍起,煙雲繚繞,猿啼起伏。有道是: 巫山九轉十二峰,萬里星辰一線中。 夜來江畔聽風起,數縷鄉情寄猿聲。 行雲兩岸水波橫,半世飄搖又相逢。 英雄何負佳人意,並蒂蘭芷共根生。
楊坎在人群之中,腹背受敵,眼見性命不保,忽見那老道閃身而至,起掌便將敵人拍退,而後繞步拎起楊坎後領,騰身而起,穩穩落在院門之上。有道是: 松風鶴骨一劍青,驚雲飛燕蜀山亭。 逍遙縱酒三千里,江湖別後再獨行。
楊坎從懷中摸出香囊,貼至鼻前深吸一口,只覺芳香沁脾,靜心寧神,遠望佳人背影,良久佇立。 後人有詩賦此景曰: 君取香囊我取纓,清眸映水欲語停。 緣隔兩世瑤池淺,念是有情卻無晴。
如是,唐詩徹夜未至,楊坎躺在床上,亦是輾轉難眠,雖不願一直回想昨日往事,卻不能自持。冬夜難熬,寒衾沾濕,楊坎百感交集,無處宣洩,遂起身下床,點燈伏案,提筆寫下一首《憶秦娥》來: 寒山翠,銅鈴月下曾相會。 曾相會,銀光勝雪,幾多流水。 寒鴉泣罷猶難寐,無心卻負佳人淚。 佳人淚,三分慚愧,兩分心碎。
斗堂之中,楊坎還尋得書信一封,壓於梅花鏢下,展開讀來,見上寫楚風短歌一首,歌曰: 天人羿落九烏兮,黃鐘毀棄。 七日之期歸去兮,血梅為友。 攜我良友共濟兮,一展宏圖。 祭我祖業昌隆兮,時不我待。
“好啊,一言為定。”說著,楊坎伸出手來,與唐詩柔荑小指輕輕一勾,有道是: 百縷懷中事,蓮心紅豆枝。 臨行勾玉指,相逢再學詩。
車行洱海之邊,只見一彎碧波浩瀚無邊,遙襯雪山素頂,水天一色。行至入夜,新月初升,見得天輪玉鉤倒懸,浮光曳金,著實分不清是天月入海,亦或海月升天。此之謂大理“風花雪月”四絕之“洱海月”。值此情景,楊坎陶醉萬分,心中不禁賦詩一首曰: 蒼山理壩一水分,金輪新月落凡塵。 天人歸去思海景,側留仙耳聽水雲。
楊坎抬頭看去,只見此僧生的高大魁梧,蓄有五綹白髯,面上雖有七八十歲年紀,卻是紅光滿面,英武逼人。後有詩云: 靈源別寺沐講禪,懸壺半世隱泉南。 莫問兩朝興亡事,一身忠義滿河山。
蒼山腳下,萬家燈火,星星點點,直映夜空,而燈會盛景,又似燈火銀河,橫鋪城中。又聽得原處天龍寺內飄來暮鍾陣陣,其聲悠然,真乃: 正元入夜春意濃,萬家星河落雲中。 寒山古寺鐘聲遠,猶喚天龍來弄燈。
唐詩本與姐姐相約會面,並不知楊坎前來。而她此時定睛見得來人,驚慌之餘,忽然明白又是著了姐姐的套兒,羞惱萬分,撇過頭去,輕咬朱唇,卻似有心懷小鹿,撲通亂撞。正恰得一曲兩闕《相見歡》,道是: 亭亭出水芙蓉,玉圍中,巧指珠簾輕挑,再相逢。 當時景,曾相映,小樓風。似有千般心事,轉頭空。
二人相擁許久,不捨分別,楊坎在旁亦不禁動容,胸中不由生有詩云: 晨風曉霧一山青,臨行姊妹兩別情。 送君十里紅杏路,你看杏花我看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