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雲南大學早在40年代就開始開展材料科學方面的研究和教學,內容涉及礦冶、金屬材料、半導體(Si、Ge、Se)、非晶、功能陶瓷等,先後組建了半導體物理教研室、固體物理教研室、凝聚態物理教研室、中日雲南大學佐波感測技術研究中心,在上述基礎上,1999年正式成立了材料科學與工程系,開始正式招收材料類本科生及碩士研究生。在學校深化內部改革、強化學科內涵、發展工科的辦學思路的指導下,以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工程技術研究院等為基礎,於2015年12月正式成立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概況簡介

雲南大學早在40年代就開始開展材料科學方面的研究和教學,內容涉及礦冶、金屬材料、半導體(Si、Ge、Se)、非晶、功能陶瓷等,先後組建了半導體物理教研室、固體物理教研室、凝聚態物理教研室、中日雲南大學佐波感測技術研究中心,在上述基礎上,1999年正式成立了材料科學與工程系,開始正式招收材料類本科生及碩士研究生。在學校深化內部改革、強化學科內涵、發展工科的辦學思路的指導下,以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工程技術研究院等為基礎,於2015年12月正式成立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師資隊伍

學院擁有一支高學歷、年輕化的科研和教學隊伍,目前現有教職工近60人,其中國家千人計畫1名,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1名,雲嶺系列人才4人,雲南省中青年學術與技術帶頭人及後備人才9人(帶頭人7人,後備人才2人);教授16人(含特聘教授1名、二級教授2名),副教授22人。

人才培養

在本科生培養方面,學院現有材料物理、材料化學和無機非金屬材料三個本科專業,自2018年起,學院按材料科學與工程大類本科專業招生培養;建有雲南省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基地。

在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培養方面,擁有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點,以及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點,形成了本—碩—博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並與英國劍橋大學、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美國西北大學、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瑞典皇家理工學院等建立了人才聯合培養與密切合作關係。

目前,學院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及研究生500餘人,學生就業率一直處於學校前列。

學科與平台

在研究平台方面,擁有與英國劍橋大學合作成立的國家光電子能源材料國際聯合研究中心、雲南省微納材料與技術重點實驗室、雲南省銅基及特種先進導電材料工程實驗室、雲南省王崇愚院士工作站、雲南省高校納米材料與技術重點實驗室、雲南大學材料基因工程研究中心、雲南大學先進材料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在無機非金屬材料、稀貴及有色金屬材料、光電材料與器件等方向的研發取得了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並取得了武器裝備科研生產保密資格認證。

研究方向

根據材料學院現有學科方向和各科研團隊長期研究工作積累,目前有6個主要的研究方向:感測材料與器件、能源與環境材料及技術、稀貴及有色金屬電子功能材料與器件、動態共價軟物質功能材料與技術、光電材料與器件、材料基因工程。

研究成果

近五年來材料學院研究人員主持或參加的縱向科研項目80餘項,包括863項目2項,973前期專項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0餘項(含2項聯合基金),省部級重點/重大項目14項,以及人才類和其它類項目等,取得了多項原創性研究成果。主要成員在包括Nature Materials、Nature Chemistry、Advanced Material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在內的期刊上發表SCI收錄論文200餘篇,獲得授權發明專利30多件。曾獲得兩項國家技術發明獎及多項省部級科技獎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