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大學旅遊文化學院信科系

雲南大學旅遊文化學院信科系

雲南大學旅遊文化學院信息科學與技術系,簡稱信科系。 雲南大學旅遊文化學院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申報於2009年,計畫2010年開始招生。 雲南大學旅遊文化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創辦於2002年,同年開始招生,是計電系首批招生的主要專業。

信科系簡介

發展歷史

雲南大學旅遊文化學院信息科學與技術系,簡稱信科系。始建於2002年, 並於2002年開始招收計算機科學技術專業學生,2005年學院院系兩級管理實施,成立計算機科學技術與電子信息工程系(以下簡稱計電系)。現開設計算機科學技術專業、電子信息工程專業,並增設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信科系現已畢業學生四屆,約240多人,就業情況良好,在校學生合計約400人。在學院發展中占有重要一席之地。

主任介紹

徐光澤:男,漢族,雲南師範大學教授,碩士生導師。

信科系主任信科系主任
1982年1月畢業於雲南大學物理系物理專業。現任雲南大學旅遊文化學院教學委員會委員,計電系主任。澳大利亞悉尼大學、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訪問學者(1993-1994),泰國東方大學,南來聖大學交流學者(2002-2008)。
主要研究方向:信息技術教育套用。曾任職務:教育部全國高校教育技術學第二屆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雲南師範大學電化教育系主任,雲南師範大學計算機與信息科學學院副院長,雲南師範大學教育技術中心副主任。
現任職務:雲南省遠程教育專家委員會委員,雲南省電化教育協會副理事長。主要著作與出版:《電子線路基礎》、《模擬電路實驗教程》、《電聲原理與技術》、《教育技術基礎》、《遠程教育技術教程》、《信息技術技能教程》。
主要科研:主持全國教科規劃重點項目一項,主持教育部重點項目一項,主持雲南省,雲南省教育廳項目四項。發表於各級刊物論文40餘篇。
國際會議:參加韓國、泰國舉行的國際會議並大會宣讀論文3次。
獲獎:伍達觀獎教金個人三等獎,省教學成果三等獎(參與),雲南師大教學成果二等獎(主持)、電子工業部科技成果三等獎(主持)。師資建設

信科系現有教師總計14名。其中系主任1名(教授)、黨支部書記1名(經濟師)、講師2名、助教6名、專職班主任2名、團學幹事1名及教務幹事1名。我系根據教學需求還將繼續引進、擴招大量經驗豐富、高職稱、高學歷的教師任教。

雲南大學旅遊文化學院雲南大學旅遊文化學院
實踐中心

2009年3月,在學校領導的關心下和系領導的申請下,雲南大學旅遊文化學院信科系學生課外實踐中心(以下簡稱實踐中心)正式成立了。實踐中心成立的目的是:通過這個平台來提高信科系學生的動手能力,增強我系學生的就業優勢,幫助全校老師和同學解決日常使用計算機中遇到的問題。
實踐中心在試驗樓的一樓,學校提供了一間能容納50人左右的教室,有6台pc,可以提供給學生拆裝機練習和組區域網路,並在實踐中心成功的舉辦了一屆裝機大賽。周一到周四對全系學生開放,有我系專門教師負責,學生可以在實踐中心練習實踐上課所講授的內容,也可以在實踐中心學習和開發自己的系統或者參與到我系教師的項目中。通過實踐中心這個平台為全校師生免費維修電腦,在實戰中提高我系學生的動手能力。
因為在實踐中心同學們確實提高了自己的動手能力、增強了自信心,成立至今,深受我系學生的歡迎。

雲南大學旅遊文化學院雲南大學旅遊文化學院

專業介紹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

申報於2009年,計畫2010年開始招生。是信科系新設專業。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培養具有現代管理學理論基礎、掌握系統思想和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方法以及信息管理學、信息經濟學等方面的知識;熟練掌握計算機技術,有較強的計算機和網路套用能力、有較強的信息系統分析和設計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具備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方法以及系統管理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在電力系統、工商企業、金融機構、企事業單位、科研單位及國家各級管理部門從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統分析、設計、實施和評價等方面的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有:管理學、信息管理學、信息資源管理、企業資源計畫(ERP)、基礎會計學、信息技術導論、計算機導論、程式設計基礎、數據結構與算法、信息系統項目管理與實踐、數據倉庫與數據挖掘等。實行學年學分制,授予管理學學士學位。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

創辦於2007年,同年開始招生。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培養具有較紮實的數學、物理等自然科學的基礎知識,具有較好的人文社會科學基礎和外語綜合能力,具有電子技術、信息電子技術、積體電路、計算機軟體與硬體等寬廣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科學實驗訓練和科學研究初步訓練,素養全面、學識較深厚,具有一定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能在電子信息科學與工程技術、及相關領域和部門從事科學研究、教學、科技開發、產品設計、生產技術或管理工作的有持續發展潛力的電子信息科學與工程技術套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有:複變函數、基礎物理、電路分析基礎、模擬電路、數字電子技術、信號與系統、高頻電路、通信原理、程式設計語言、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數據結構、計算機網路、創新實驗等。實行學年學分制,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雲南大學旅遊文化學院雲南大學旅遊文化學院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創辦於2002年,同年開始招生,是計電系首批招生的主要專業。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是一個計算機軟硬結合,面向套用的計算機類寬口徑專業,旨在培養紮實的計算機軟硬體基本理論與知識,熟練掌握計算機的基本技能,知識面寬,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能運用所學計算機知識和熟練的計算機技能解決實際問題,能在教育、科研以及各企事業單位從事計算機教學、研究和套用等方面的套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有:計算機導論、計算機專業英語、計算機網路、資料庫技術及其套用、作業系統、編譯原理、軟體工程、計算機組成原理、網路程式設計、算法分析與設計、.NET技術等。實行學年學分制,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課程結構比例

1.課程結構比例

課程類別 課時數 學分數
必修課 公共必修課 992 2108 34.64 73.61 44 106 26.51 63.86
專業基礎課 1116 38.97 62 37.35
選修課 素質選修課程 180 756 6.28 26.39 10 42 6.02 25.30
專業選修課程 576 20.11 32 19.28
素質擴展能力 通過英語四六級考試、計算機考試等



6 6 3.61 3.61
社會調查與實習
2周


2 2 1.20 1.20
科研訓練 創新實驗 2周


2 10 1.20 6.02
畢業論文 8周 8 4.82
小 計 2864 100 166

關於獨立學院計算機課程的改革

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企業之間的競爭日益加劇,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對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專業素質高、適應能力強、進入角色快的人才更受企業的青睞。傳統的教學模式和對課程的考核模式不能適應社會對人才的需求。

雲南大學旅遊文化學院院長雲南大學旅遊文化學院院長
根據人才培養的目標,以及企業對人才需求提出的要求,增強獨立學院畢業生的市場競爭力,我系教師對現行的考試模式進行了有效改革探索,具體改革內容如下:
1)套用型本科教育相關理論研究;
2)科學地選用或撰寫適合獨立學院培養目標的高質量教材;
3)以技術套用能力為主線,創建合理科學的考試平台
4)充實、更新教學內容,課程考核方式多元化,兼顧各種技能考試;
5)研究實踐教學,研究“學習?實踐?學習”模式中“實踐”的教學內容與實施方案,強化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6)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通過專業方向模組的學習,學生掌握專業特長和實用技能,體現“專業+專長”的人才培養特點;
7)建設與“學習?實踐?學習”模式相適應的新型師資隊伍;
8)研究“學習?實踐?學習”模式的組織、管理形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