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聖音

雪域聖音,是民族音樂,發行於2002年。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雪域聖音
資源類型:APE
發行時間:2002年
專輯歌手:民族音樂
地區:大陸
簡介:
專輯名稱: 【雪域聖音】
藝術顧問:才旦卓瑪
演 奏:西藏音樂演奏團
出 版: 上海音像出版社
年 份: 2002
產 地: 上海
專輯介紹:
一張國內錄製的不可多得的,屈指可數的發燒精品大碟,如果說發燒友們對Telarc, DECCA等國內外著名錄音十分趨之若鶩的話,那么錯過了這張【雪域聖音】則是十分遺憾的。
何謂原湯:【雪域聖音】主要精選了數百年來西藏民間、宮廷及宗教音樂的器樂曲、說唱及民歌等曲目。這些音樂曲調優美抒情、質樸濃烈,神秘而深邃。何謂原汁:樂隊所演奏的藏族傳統樂器大多數是來自保存於布達拉宮的文物,主要演奏的樂器有:江木林、蘇納、達瑪鼓、法號、牛角號、骨笛等,有些是由極其難覓的材料所製成的樂器。比如“鷹笛(骨笛)”是藏北牧區的特色樂器,演奏家次旦講,它用鷹翅製成,他花了十多年時間才找到(由於鷹是藏人的聖物,決不可以傷害,而逝去的鷹則被太陽融化,不易找到遺骨),鷹笛的聲音表現為十分嘹亮透撒,大有刺破青天,沁心透骨之威。“札年琴”又名“登布熱”是藏族的一種彈撥樂器,距今己在西藏流傳了六百多年,它的音色古樸渾厚,獨具韻味。何謂原味:歌曲由藏族音樂歌唱泰斗才旦卓瑪擔綱演唱,樂隊演奏家均來自西藏民族歌舞團,或者是藏族民間藝人及僧侶等。
說完“三原“,再說錄音,錄音話筒採用了BK, NEUMAN, SENNHEISER等著名專業話筒,而膽咪在此則配置不上,原因是整個樂隊演奏的中高頻的張力和穿透力,次低頻的沉重度,實在要爆掉它,大家聽“吉祥的祝福“中的法號齊鳴時千萬要注意功放的輸出功率,如果燒壞你的至愛-音箱時,不要埋怨沒有打招呼,總之,錄音上的音場與深度感,層次感與定位,豐富的聲音色彩,均十分出彩和專業。威猛鋼性的法號,彈性十足的羊皮鼓,演奏者輕誦的古老藏經,大動態的展現,使人疑幻疑夢,以魔力般的魅力衝擊著人們的聽覺。同時這張由上海影音界主管現任市人大主任龔學平題字的發燒大碟,使人們充分感受到音樂和音響效果帶來的震撼,那種象徵溫和、廣博、權力、威猛和描述藏民族無畏精神和頑強意志的自然律動,另人心曠神移, 激動和興奮。不是故弄玄虛,魔幻只是西藏的魔幻,有時代感,更有凝重的永恆感。
在2002年上海國際藝術節的舞台上,來自雪域高原的西藏民族藝術團演出了藏民族豪放流暢的民間音樂和優美典雅的舞蹈,它帶給了觀眾聽覺上和視覺上的享受,晚會將運用藏族古老的傳統樂器和宗教樂器以及在雪域大地廣為流傳的民間樂器充分展示雪域高原名目繁多的樂器種類和歷史悠久旋律優美的器樂作品。晚會還將展示有一千多年歷史的西藏面具表演藝術,這一表演藝術在發展和創新的基礎上更顯示出古樸的外形和鮮明的個性。其中場面壯觀、氣勢宏大的寺廟羌姆面具表演,更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情和很高的藝術欣賞價值。
舞台背景是巍峨的雪山和雄偉的布達拉宮,裝飾是藏式的古老圖案,音樂和舞蹈是地道的西藏特色,再加上有著1000多年歷史的面具表演,11月1日晚,西藏藝術團在商城劇院獻演的這台名為《雪域神韻》的西藏音樂及面具舞晚會,讓觀眾們仿佛身處神秘的西藏,不知不覺陶醉在那古老迷人的雪域風情之中。
演出分為開場的藏戲面具表演、傳統宮廷樂舞、民間音樂、宗教音樂以及宗教面具舞等幾個部分。開場的藏戲人物面具表演是演出的重頭戲之一,熱鬧的鼓樂聲中,身著傳統服裝、佩帶著各式面具的演員們輪番起舞。藏戲面具的顏色和式樣各不相同,代表的人物也各不相同。
傳統宮廷樂舞優美典雅,民間音樂豪放流暢,樂器和演員的服裝也大多都是觀眾們所未曾見識過的。鷹笛獨奏的演員手裡拿著一支不到普通笛子一半長的樂器,卻能吹奏出極其嘹亮的音樂,原來這種鷹笛是用鷹的翅骨做成的,表現的是草原上牧羊人渴望展翅高飛的願望。最受歡迎的節目卻是大家熟悉的才旦卓瑪的演唱,在演唱了《酒歌》和《阿媽來洪》兩首歌曲之後,才旦卓瑪又在觀眾們的強烈要求下清唱了一曲《美好的回憶》。
專輯曲目:
1 我的夢/鷹笛 次旦
2 牧歌/扎西拉宗
3 囊瑪-吉祥的聖地/民間音樂 次拉姆 尼瑪康珠
4藏戲唱腔/普窮 平措 梅朵
5豎笛與達瑪鼓/宮廷音樂 多吉 達瓦次仁
6在世界之巔/六弦彈唱 落珠等
7卡魯/宮廷音樂 多吉等
8牛角弦子/民間音樂 強巴扎西等
9山歌/尼瑪次仁
10囊瑪-阿媽來洪/才旦卓瑪
11酒歌/才旦卓瑪
12吉祥的祝福/宗教音樂 改編 次旦 多傑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