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秀峰

雙秀峰

雙秀峰 位於江西省贛州市大余縣丫山森林公園東北部,距縣城12公里,屬原始森林遊覽區,海拔906米。巍峨的丫山峻頂,並列著兩座山峰,“兩峰尖削如馬耳”,直刺雲霄。景區屬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森林植被複雜,植、動物種類繁多,資源豐富,其中植物660餘種,重點保護樹種南方紅豆杉、竹柏、銀杏、花櫚木、方竹、墨竹等分布其中。野生動物116種,有穿山甲、雲豹、白頸長尾雉、白鷳等國家珍稀保護動物。

“雙秀峰”像一尊駿馬高昂的頭顱。在南安古城隨地駐足仰望丫山,就可眺望雙秀峰的雄姿。登上雙秀峰的頂端,南安古城一覽無餘,極目遠眺,山崗、河流、田園、村莊、炊煙宛如一幅巨大無比的風景名畫,盡收眼底,令人心曠神怡,美不勝收,頓生: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無限感:慨。南宋禮部、刑部侍郎張九成貶官南安時,曾攀登丫山頂,為“雙秀峰”吟詩作賦。
石門平湖(石門水庫)位於丫山景區山口處,距323國道人口處3公里,水畫面積6.6萬平方米,庫容量335萬立方米,最深處有27.5米,為3公里長的峽谷平湖。平湖下端建有大壩,壩高56米,長百餘米,雄偉壯觀,置身壩上,鳥瞰全景,天水一色,只見平湖兩側群山聳峙,林地面積遼闊,竹海崗巒起伏,頗為壯觀。春日臨湖,覽翠竹拔節,豪邁凌雲;穀雨時分,觀竹筍破土,競爭春色;初夏,靜觀竿竿修竹枝繁葉茂,亭亭玉立;金秋時節,可觀翠竹依依,婀娜多姿。平日游湖,可賞山花、翠竹、藍天、白雲,波光翠影,秀麗異常,若有遊興則可泛舟觀湖,與蜻蜓、蝴蝶共舞,與游魚嬉戲,別有一番情趣,亦可孤舟獨釣,逍遙自娛,心清氣爽,如佛似仙。
岩飛瀑位於傳說由驚雷劈開的石門口(即石門平湖)左側峻頂之上,是古代南安十景之一。當遊人進入丫山山口500米處時,乍見岩水爭趨,又聞懸瀑轟鳴。此瀑布離丫山公路6米,瀑布寬3米、高36米,澗水從峻頂之上飛流而下,宛如九天仙女拋下的一幅潔白閃光的綢緞,氣勢磅礴,雄奇壯觀。當夕陽映照飛瀑時,飛瀑呈現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跳躍飛濺的水像絢麗多彩的瑰寶珍珠,撒落在叢林幽谷之中。置身於飛瀑跟前,舉頭仰望,一幅“銀河落九天”的人間畫卷展現在眼前。曾任大余縣知事的薛雪揮毫寫下膾炙人口的詩文:萬壑千岩水爭趨,懸為瀑布濺為珠。
石門雷劈痕猶在,一派奇觀勝畫圖。
百畝高山茶園 遊覽靈岩飛瀑後,沿公路而上約3公里,大余最大的、位於丫山腹地的百畝連片高山茶園展現在公路左側。在一條長約3華里的山谷之中,終年雲霧繚繞,山坡兩旁一壟壟、一層層翠綠山茶宛如飄浮在山間的綠色飄帶,甚是迷人。茶園中一條清澈見底的溪流穿園而過,遊客漫步在散發著淡淡茶香的綠色世界裡,聆聽溪泉的丁冬,情趣怡然。倘若有興致,可到茶園中的飛雲度假山莊裡的“茶宛”小憩,細細品味產自於茶園的“丫山雲霧茶”和“丫山:毛尖茶”,品茶賞景的韻味,可真別有一番意境。
山門和獅子橋 離開茶園往左步行50餘米,便到了丫山靈岩古寺山門。山門坐落在古寺前左側山坡下。可沿山門前幾十級台階拾級而上,此門為磚石結構牌坊,雙頂三門。坊門上書“靈岩古剎”匾額,兩側門聯書曰:靈山曾寄遊蹤,愛竹院僧閒,松龕佛靜;
岩穴從多勝境,看雙峰雲鎖,一水煙橫。
進入山門,便是獅子橋勝景。橋為石拱橋,是善男信女拜叩古寺的必經之路,凡遊客到此,必要在此橋立足小息,橋畔周圍古木森森二景色幽靜;橋下流水潺潺,怪石嶙峋。橋過去尚有一天然巨石,陰刻有“獅子橋”三個遒勁大字,遊人至此,望寺聽泉,體味佛門淨土,使入如置身子仙境,逍遙於天界。
放生池 穿過獅子橋勝景,來到了寺前放生池。此池為六角菱形,百餘平方米,池深2米,池周圍為花崗岩石柱砌成,池內放有魚類多種,紅色、白色、青色的魚兒游弋池中,十分好看。有詩曰“引泉成池此是靈岩幽境,有魚休餌長留佛地生機”。遊客到此,可購魚放生,普積善德。
舍利塔 坐落在放生池右側平坡上,此塔為永昌老和尚舍利塔。塔坐北朝南,四周由花崗岩石柱構成,中間由七級圓柱形舍利塔和塔座組成,塔座四面刻有銘文。此塔主人——永昌和尚(1916—1998),江西興國人,出身於佛教世家,14歲出家,1995年任靈岩寺方丈。法師一生弘揚佛法,培植僧才,普修殿堂,塑刻佛像,使祖庭重現輝煌。於1998年坐化西去,法身焚化時,—股白光沖天,煙霧飄成蓮花疊疊,祥瑞殊騰,嘆為稀有。焚化後拾得大小舍利子,還有一球五色舍利花。法師戒行高法,用功辨道不捨晝夜,慈悲攝受,度人無數,受到四眾弟子們的深深欽敬和愛戴,特立此塔,以表悼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