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用途火炮——迫榴炮

作為一種雙用途火炮,迫榴炮既能進行間接瞄準射擊,叉可以進行直接瞄準射擊,而具有直接瞄準射擊能力是迫榴炮的一個重大變革。 前蘇聯/俄羅斯120系列迫榴炮前蘇聯/俄羅斯的120毫米系列牽引式和自行式迫榴炮是一種綜合了迫擊炮和榴彈炮性能的多用途火炮系統,用於戰場上的直接火力支援。 前蘇聯經過對2S9式120毫米迫榴炮的改進,生產出了新型2S23式120毫米迫榴炮,火炮整體性能有了較大提高。

雙用途火炮——迫榴炮

當今世界,越來越多的陸軍正在組建輕型快速反應部隊,這就迫切需要一種既可間瞄又可直瞄射擊的火炮武器,以適應各種條件下的多種作戰任務,來滿足陸軍營以下火力支援戰鬥分隊的需求。迫榴炮是一種介於輕重武器之間的火力支援武器,被稱為“輕武器火力的延伸、重武器火力的補充”,近些年來名噪一時,受到各國軍隊的高度讚許。作為一種雙用途火炮,迫榴炮既能進行間接瞄準射擊,叉可以進行直接瞄準射擊,而具有直接瞄準射擊能力是迫榴炮的一個重大變革。
眾所周知,迫擊炮是一種用座鈑承受後坐力,射角大、彈道彎曲,主要進行高射界射擊的曲射火炮。一般體積較小、重量較輕、結構簡單,適於伴隨步兵行動,主要用於殲滅遮蔽物後和位於反斜面上的目標,屬於近程面殺傷武器。榴彈炮是一種比加農炮身管短,初速小、彈道較彎曲、具有較大射程的火炮。而迫榴炮則是兼有迫擊炮和榴彈炮彈道性能的雙用途火炮,按機動方式可分為牽引式和自行式兩種類型。迫榴炮具有多用選性和靈括性,特別是自行迫榴炮的機動性和戰場生存能力,非常適合現代化戰場作戰的需要,在未來的城市作戰和山地作戰中,追榴炮必將發揮重要作用。
迫榴炮的發展歷史
迫榴炮是在傳統迫擊炮和榴彈炮的基礎上演變而來的。20世紀60-70年代,在機械化浪潮的衝擊下,迫擊炮的發展曾進人了自20世紀初問世以來前所未有的低谷,|虛認為是陳舊落後的炮兵武器裝備而倍受冷遇。然而到了80年代,兩伊戰爭、英阿馬島之戰相繼爆發,隨後又發生丁一系列的局部戰爭,迫擊炮在複雜的戰場環境下充分發揮其優長,屢建戰功,使人們對它刮目相看。傳統的迫擊炮膛內無膛線,大多採用炮口裝填,彈道彎曲,配備彈種少,射程較近,用乾對遮蔽物後目標間瞄射擊;而榴彈炮則採用線膛炮身管,炮尾裝填,彈道較彎曲,配備彈種較多,射程較遠,既可直瞄射擊又可間瞞射擊。如果把這兩種火炮技術的特性結合在一起,將形成一種特殊形式的迫擊榴彈炮,使火炮的戰鬥性大大提高。
經過不懈的努力,這種構想終於被前蘇聯付諸實踐,他們從火炮的戰術使用和技術性能人手,巧妙地把迫擊炮與榴彈炮的技術特點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研製出了技術性能先進的迫擊/榴彈炮(簡稱迫榴炮),迫榴炮從此走進了人們的視野。80年代初,前蘇聯首先為其陸軍空降部隊和海軍陸戰隊裝備了“諾那”(Nona)l20毫米迫榴炮,作為支援和伴隨步兵作戰的一種有效壓制武器。此後,前蘇聯/俄羅斯一直高度重視迫榴炮的研製和發展。到目前為止,已經形成了迫榴炮系列,先後推出2S9式、2B16式、2S23式和2S31式四種牽引和自行式120毫米迫榴炮。不僅開創了迫榴炮發展的先河,而且推動了迫榴炮的蓬勃發展。
前蘇聯/俄羅斯研製和發展的120毫米系列迫榴炮,均採用炮尾端填方式,以間瞄射擊發射榴彈、制導炮彈和火箭增程彈,以直瞄射擊發射破甲彈等彈種,使迫榴炮同時具有了直瞄射擊和聞瞄射擊的能力。自行迫榴炮配有全封閉炮塔,防護能力大大提高。迫榴炮可採用兩棲、空降、空運和傘降等方法機動,具有較高的機動性。
前蘇聯/俄羅斯120系列迫榴炮
前蘇聯/俄羅斯的120毫米系列牽引式和自行式迫榴炮是一種綜合了迫擊炮和榴彈炮性能的多用途火炮系統,用於戰場上的直接火力支援。先進的迫榴炮可作為最先到達戰鬥地域的間瞄火力支援手段,在戰鬥初始階段代替122毫米榴彈炮提供間瞄壓制火力和直接反裝甲火力。目前裝備俄羅斯軍隊的共有4種型號的120毫米迫榴炮:
2B16式牽引式迫榴炮。全炮重l2噸,炮班人數5人,火炮由一輛輕型輪式車輛牽引,具有非常好的操作靈活性。火炮為兩用後裝式線膛炮,進行直接瞄準射擊和間接瞄準射擊。裝有炮口制退器,可配用普通榴彈和迫擊炮彈,發射普通榴彈最大射程為8.8千米,發射殺傷爆破迫擊炮彈最大射程為7.l千米,發射火箭增程迫擊炮彈最大射程為12.8千米。火炮高低射界為-10度~+80度,方向射界左右各30度,火炮發射速度8發/分鐘,彈藥基數80發。大架架腳藉助絞車自動打開和併攏。
2S9式自行迫榴炮。該炮是一種單管線膛炮迫榴炮系統,前蘇聯最早於1981年開始裝備空降部隊,它首先成功地將配備炮尾裝填迫擊炮的炮塔安裝在輕型履帶式裝甲輸送車的底盤上。該迫榴炮採用2A60式120毫米線膛迫擊炮身管,身管長約2.9米(24.2倍口徑),既可以像迫擊炮那樣大仰角射擊(火炮高低射界為-4度~+80度),又能像榴彈炮那樣實施間接瞄準射擊,還可以像反坦克火炮那樣對裝甲目標進行直瞄射擊,而且轉換射擊方式十分靈活方便。採用人工裝填,彈藥儲存架為非機械化。
2S23式自行迫榴炮。前蘇聯經過對2S9式120毫米迫榴炮的改進,生產出了新型2S23式120毫米迫榴炮,火炮整體性能有了較大提高。該炮於1990年正式列裝,是一種多用途兩棲自行迫榴炮系統,為前蘇聯/俄羅斯陸軍輕型裝甲部隊和海軍陸戰隊提供快速機動火力。採用BTR-80型8×;8輪式裝甲輸送車底盤,乘員4人。火炮射擊採用人工裝填方式,炮塔方向迴轉範圍為左右各70度,火炮的高低俯仲範圍為-40度~+80度,炮身安裝有熱報警裝置。戰鬥全重14.5噸,最大速度80千米/小時,最大行程600千米,水上最大航速l0千米/小時。可發射的彈藥有:破甲殺傷迫擊炮彈,最大射程8.85千米;火箭助推迫擊炮彈,最大射程12.85千米。
2S31“維納”自動化自行迫榴炮。該炮1997年列裝,系統採用全封閉炮塔、BMP-3履帶式步兵戰車改進型底盤,外形低矮的新型炮塔可進行360度迴轉。車內空間大,可容納更多的彈藥和安裝各種先進設備,武器系統戰鬥全重19.5噸,最大公路行駛速度70千米/小時,最大行程600千米,水上最大航速15千米/小時。火炮還裝配有先進的車載計算機火控系統、車載自動測量與定位定嚮導航系統、雷射測距機、晝/夜光學瞄準監視和目標指示系統等。該火炮配用新設計的2A80式120毫米低膛壓薄壁線膛單管炮,身管長度比2S23迫榴炮明顯增長,殺傷爆破榴彈射程可達l3千米,新的自動化裝填系統可使火炮射速達到8~10發/分鐘,彈藥基數為70發(包括10發“捕鯨者”制導炮彈),攜彈量30發,可發射包括子母彈在內的多種彈藥。發射新型120毫米榴彈的最大射程為18千米,發射破甲彈的有效射程為40-800米,破甲彈的破甲厚度達到600毫米。
中國120毫米自行迫榴炮
我國研製的出口型120毫米自行迫榴炮可裝備快速反應部隊、空降部隊和輕型裝甲部隊,以提高部隊在複雜地形(如山地、城市)條件下的作戰能力。該炮外觀類似於俄羅斯2S23型自行迫榴炮系統,但所用線膛炮的身管比後者要長,與2S31自行迫榴炮系統的120毫米2A80迫榴炮極為相似。
該系統以WZ551 6×;6輪式裝甲人員輸送車為底盤,作戰全重16.5噸,乘員4人,分別為車長、炮長、裝填手和駕駛員。動力裝置為235千瓦的德國道依茨氣冷柴油發動機和具備6個前進檔和1個倒檔的6HP500全自動變速箱,發動機功率320馬力。車輛的兩棲能力好,水上行駛靠安裝在車尾兩側的2個螺鏇槳推進,水上最大航速8千米/小時。公路最大行駛速度80千米/小時,最大行程500千米。其他標準配置包括:前4輪輔助動力轉向裝置、核生化防護系統和中央胎壓調節系統,炮塔兩側分別安裝有三聯裝電控煙幕彈發射筒。
該炮為全封閉炮塔,採用焊接結構,可360度鏇轉;炮塔主要武器為1門120毫米線膛炮和l挺12.7毫米高射機槍。火炮身管不帶炮口制退器和抽菸裝置,高低俯仰範圍為-4度~+80度,可發射追擊炮彈、榴彈和反坦克榴彈,既可直接瞄準射擊也可間接瞄準射擊,車載彈藥36發。自行迫榴炮還配備了新型彈藥,包括制式高爆追擊炮彈,裝藥重l.8千克,射程8.5千米;尾翼穩定破甲高爆反坦克榴彈,能夠在l5千米的距離上有效攻擊輕型裝甲目標,最大破甲厚度600毫米(傳統的鋼裝甲);火箭助推彈藥,初速265米/秒,裝藥重3.2千克;子母彈,彈體適於線膛炮發射,初速為425米/秒,射程9.3千米。可攜帶30枚反坦克/反人員子彈藥,可穿透90毫米的傳統鋼裝甲。
該炮的瞄準與作戰模式可根據需要選擇自動、半自動和手動方式。火炮安裝有半自動裝填系統,裝備有直接瞄準射擊和間接瞄準射擊2種瞄準裝置。榴彈最大發射速度6-8發/分鐘,迫榴彈為10發/分鐘,壓坦克榴彈為4-6發/分鐘。
迫榴炮未來發展展望
迫榴炮未來發展的趨勢是履帶式或輪式全封閉炮塔自行追榴炮,以120毫米口徑為主。俄羅斯、美國、英國、瑞典和法國等都全力推出炮塔式120毫米自行迫榴炮,因為射手的裝填、瞄準和發射操作全都在封閉的炮塔內進行,具有良好的防護能力,適應來來戰場核生化條件下的作戰。
未來自行迫榴炮將廣泛採用更先進完善的火控系統,其功能可與先進榴彈炮媲美。火控系統包括數字式計算機、雷射測距機、GPS衛星定位接收機、陸地導航系統、座鈑姿態感測器、自動瞄準裝置等,反應速度快、射擊精度高,將具備多發同時彈著射擊、行進間射擊和自主射擊的能力。未來將為自行迫榴炮研製井配備新型彈藥,除可以發射破片榴彈、高爆彈以及燃燒追擊炮彈外,還能夠發射制導炮彈、子母彈、火箭增程彈、發煙彈、照明彈、化學彈以及用於戰場偵察、電子干擾、航向修正的特種功能彈藥和新概念非致命失能彈藥。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