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命名法

雙命名法

由林奈(Carolus Linnaeus)創立,用拉丁給生物的種起名字的規則,每一種生物的名字都是由兩個拉丁詞或拉丁化形式的字構成,第一個詞是屬,相當于姓,第二是種加詞,相當於名。一個完整的學名還需要加上最早給這個物種命名的作者名,第三個詞是命名人,命名人名字也可省去。如:銀杉的學名Cathaya argytophylla Chun et Kuang.又稱為雙名法則。

雙名法的核心內容

林奈,現代生物學分類命名的奠基人林奈,現代生物學分類命名的奠基人

( 1 )全世界的植物命名文字統一用拉丁文

( 2 )每一種植物的名稱必須由兩個拉丁詞或拉丁化的字構成:

第一個詞為“屬名”,屬名的第一個字母必須大寫,相當於“姓”,為斜體;

第二個詞為“種加詞”,相於“名”,為斜體。

第三個詞為該植物命名人名的縮寫形式,可省去。

雙名法對植物學的貢獻

( 1 )每一種植物只有一個學名,而且這種學名不受地區、國別的限制,為全世界所通用。

( 2 )避免了“同名異物”、“同物異名”等混亂現象,使植物學的研究從此走向世界。

舉例

同物異名:同一種植物,但有不同別名

番薯: Ipomoea batatas

雙命名法示例雙命名法示例

地瓜《閩雜記》 Ipomoea batatas

白薯《嶺南草藥志》 Ipomoea batatas

紅薯,香蕃薯《汲縣誌》 Ipomoea batatas

山芋《廣州植物志》 Ipomoea batatas

紅苕《廣州植物志》 Ipomoea batatas

同名異物:多種植物具有同一個名稱叫

芍藥 ( 毛莨科) Peonia lactiflora

芍藥( 大麗花,菊科)大麗花 Dahlia pinnata

斷腸草(蘿摩科) Cryptolepsis buchanani

斷腸草(罌粟科) Chelidonium majus

斷腸草(馬錢科) Gelsemium elegans

斷腸草(毛莨科) Aconitum dusnezoffii

雙命名法雙命名法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