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群創新網路的演進:對小欖鎮鎖具產業集群的實證研究

集群創新網路的演進:對小欖鎮鎖具產業集群的實證研究

理論和現實的偏差引起了筆者對以下問題的關註:在我國傳統產業集群發展過程中,創新網路在集群中小企業技術創新中起著怎樣的作用,其變遷機制如何? 因此,筆者將嘗試以動態視角分析這些集群中創新網路的發展及其對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的影響。 並得出以下結論:在集群發展過程中,“政府和中小企業間”以及“大小企業間”兩種創新協作關係在中小企業技術創新中的作用處於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

圖書信息

作 者:王崢 著 叢 書 名:中山大學985

工程產業與區域發展研究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叢書出 版 社:經濟科學出版社ISBN:9787505870628出版時間:2008-06-01版 次:1頁 數:130裝 幀:平裝開 本:16開所屬分類:圖書 > 經濟 > 經濟學理論與讀物

內容簡介

近年來,集群現象憑藉其出色的經濟表現引起了經濟學、管理學、社會學等學科領域內諸多學者的關注。傳統的研究肯定了創新網路在集群企業技術創新中的作用,並將其看作集群競爭優勢的源泉之一。但在對廣東省珠江三角洲地區一些集群的實地調研中,筆者卻發現中小企業技術創新所依賴的政府主導型創新網路的作用正在減弱,而大企業主導型創新網路的作用正在增強。也就是說,推動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的創新網路具體形式處於不斷演化當中。理論和現實的偏差引起了筆者對以下問題的關註: 在我國傳統產業集群發展過程中,創新網路在集群中小企業技術創新中起著怎樣的作用,其變遷機制如何? 現有集群理論一致肯定創新網路的作用,是由於大部分研究更多地以靜態的視角進行分析;並且僅僅關注了創新網路對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的影響,而忽略了企業創新能力提高對創新網路的反作用。這樣的研究視角不利於對創新網路的作用做出全面客觀的分析,也難以解釋珠江三角洲地區部分產業集群創新網路的動態發展實踐。因此,筆者將嘗試以動態視角分析這些集群中創新網路的發展及其對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的影響。 在本書中,筆者借鑑了經濟學、管理學等學科的相關理論,以中山市小欖鎮鎖具產業集群為研究個案,通過分析集群創新機制從政府主導型向大企業主導型的演變過程,以動態的視角探討珠江三角洲傳統產業集群發展過程中,兩種重要的創新網路表現形式——“政府和中小企業間”以及“大小企業間”創新協作關係對集群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的影響及其演變。並得出以下結論: 在集群發展過程中,“政府和中小企業間”以及“大小企業間”兩種創新協作關係在中小企業技術創新中的作用處於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隨著中小企業逐步參與大企業分工以及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的提高,中小企業技術創新所依賴的創新協作關係將由政府和中小企業間建立的創新協作關係轉向大小企業間建立的創新協作關係。這種變化調整是創新網路對企業創新能力和分工條件變化而進行的一種適應性調整,其結果有利於創新網路繼續推動集群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和企業發展。 本書的案例資料主要是2004~2005年對中山市小欖鎮鎖具製造產業集群的實地調研所收集的相關資料。在研究方法上,本書主要運用了理論演繹和個案分析法,通過深入訪談、問卷調查等方法收集資料。 本書共分為五章。第一章是導論部分,主要提出本書所要研究的問題。第二章是文獻綜述與評論,在對已有研究進行全面回顧的基礎上,評價現有理論的進展,並指出其局限性。第三章是理論觀點與分析思路,在綜合運用經濟學、管理學相關理論的基礎上,探討兩種不同的創新協作關係對集群中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