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形水

所謂“隱形水”,又叫“虛擬水”,籠統而言就是隱含在商品生產、流通過程中的水資源消耗量。

隱形水

斯德哥爾摩國際水資源研究所在19號發布的新聞公報中說,艾倫1993年提出了“虛擬水”的概念,以計算食品和消費品在生產和銷售過程中的用水量。這一概念認為,人們不僅在飲用和清潔衛生時消耗水,在消費其他產品時也會消耗大量的水。例如,一杯咖啡所用的咖啡豆,在種植、生產、包裝和運輸的過程中需要消耗140升水,這相當於一個英國人日均飲用及生活用水量之和;一公斤牛肉要消耗的水量是14000升;而生產一輛自重為1.1噸的汽車,則要消耗400至1000噸的水。

按“虛擬水”概念計算,每個美國人日均大約要消耗掉6800升“虛擬水”,是中國人均消耗量的三倍還多。

斯德哥爾摩水獎

斯德哥爾摩水獎評選委員會認為,“虛擬水”概念對全球貿易政策等產生了重大影響,它促使人們改進水政策和對水資源的管理,提高了人們對水資源的利用率。例如,水資源匱乏的國家可以從水資源豐富的國家進口“虛擬水”用量高的產品,這樣就可以在世界範圍內促進水資源地均衡使用。

約翰·艾倫目前在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東方和非洲研究學院擔任教授,被稱為當今全球水資源領域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家之一。

斯德哥爾摩水獎設立於1991年,是世界水資源保護領域的一項大獎,專門頒發給為解決世界水問題作出傑出貢獻的個人或團體。

CCTV.com訊息(國際時訊):今年3月22號是第16個“世界水日”。我們在近期的節目中將持續關注相關訊息。 19號,英國學者約翰·艾倫憑藉著“虛擬水”這一理論,獲得了2008年斯德哥爾摩水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