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居33天

這得多沒見識,才能說出從北京到濟南說是從大城市的擁擠到小城市的空曠,還說是隱居的話啊,矯情的我快吐了。 帖子主要講述一對在北京奮鬥十幾年,事業上小有成就的夫妻,選擇逃離北京,回歸二線,去濟南生態名盤領秀城隱居的故事。 選擇大城市的奮鬥感,還是小城市的幸福感?

事件概述

隱居33天,源自天涯論壇近期一篇熱帖,講述的是一位在北京打拚的公司老闆面對大都市的忙碌生活疲憊不堪,於是決定每年都帶著妻子去濟南魯能領秀城“隱居33天”,遠離大都市,關掉手機和電腦,充分享受二人世界。帖子詼諧幽默的語言,層層鋪墊的故事吊足了網友們的胃口,樓主還曬出自己的隱居生活,與妻子一起爬山、燒烤,甜蜜美好羨煞旁人,隱居理念受到網友廣泛關注並熱議,“隱居33天”迅速引爆網路。

網友精彩回復

1、一樹一世界,一砂一極樂。我不懂,是不是樓主因為得到了現實生活所需要的。才更覺得鄉村與安寧的世界更美麗。可像我這樣沒有奮鬥到你有的所謂車,所謂房。卻愛上並努力朝著小橋人家的生活進發。也是是懶惰不夠勤奮,也許是真的喜歡。
2、隱居,是有錢人才能玩的遊戲,俺素窮人,華麗麗的飄過~~借一句《北京的愛情故事》里的一句石小猛的話,有錢人隨時都可以玩我們的遊戲,我們卻一輩子都玩不起有錢人的遊戲!
3、擦,濟南也算隱居!!Lz是生在北京么,長在北京,從小沒出過北京么??這得多沒見識,才能說出從北京到濟南說是從大城市的擁擠到小城市的空曠,還說是隱居的話啊,矯情的我快吐了。濟南南部山區那裡環境不錯是真的。。但是說實在的,你真有錢的話北京照樣也能找到一個環境差不多的地方。看著濟南房價便宜自己過去買棟別墅享受富人生活就直說,別拿著什麼隱居做幌子。沒聽見誰去一省會城市隱居的。
6、看了半天沒看完,我也是濟南滴,還正好住在泉子山附近,稍有1%左右的發言權,隨便說幾句吧。說泉子山附近,還真與北京的城區中央有一比,濟南南部確實開發度比較低,屬於山還沒髒,人比較少的區域,LZ說來這裡隱居我還是相信滴。這裡有魯能領秀城,但是入住率比較低,至今沒有比較完善的商業配套,區域內雖然樓多,人也還比較少,可以接受,我也經常去那邊走走。上面有個兄弟說的好,其實濟南絕不是一個可以隱居的城市,雖然比北京好點,但是要找這么一個隱居的地方,北京郊區也還是不少滴,花不花錢我不知道,泉子山周圍也就是和北京郊區比差不多的地方吧。

新富階層的田園“綜合症”

“隱居”如今成了大家的熱議話題,大都市忙碌的生活給很多人帶來了非常大的壓力,“逃離北上廣,隱居終南山”成為了許多人的夢想,但現實似乎並沒有那么美好。“隱居”其實是件“奢侈品”,“隱居33天”熱帖一出,網友的回覆多數是各種羨慕,各種無資本的慨嘆。的確像樓主這樣說隱居就隱居,說買別墅就買別墅的人太少了。工薪階層的各位只能望塵莫及。
如今有錢有閒的新富階層想出各種花樣,每年逃開繁重的工作和嚴重的城市污染,去“隱居“一段時間,體會一種寧靜與安逸。如此,新富階層紛紛患上了田園“綜合症”。
中國式隱居,到底是真隱還是偽隱?似乎從古至今都存在著自我的矛盾,但這並不影響富人們創造更多花樣百出的消遣活動。

媒體解讀

是逃離還是堅持?解讀“隱居33天”背後的社會現象——《濟南日報》
近日天涯一篇名為《口述攜妻隱居33天的那些事兒,我不是暴露癖》的帖子在網上引起網友的廣泛熱議。帖子主要講述一對在北京奮鬥十幾年,事業上小有成就的夫妻,選擇逃離北京,回歸二線,去濟南生態名盤領秀城隱居的故事。就是這么一個帖子,不僅受到眾多網友的關注和熱議,更是被多家入口網站轉載和報導。
選擇大城市的奮鬥感,還是小城市的幸福感?
一份來自網路的統計數據顯示,有54.7%的80後選擇“逃離北上廣”,其最直接原因是由於一線城市飛漲的房價;31%的“逃離者”則認為由於戶籍制度的束縛,在一線城市存在社會保障制度不公的現象。
復旦大學人口研究所教授任遠認為,一線城市過高的生活成本和競爭壓力,使“移民”環境惡化,導致青年人幸福感降低,引發部分人“逃離”。中國城市發展研究會2009年的相關城市排名也印證了這一觀點。雖然在“城市綜合競爭力排名”中,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全部居於前列,但在“最具幸福感城市排名”中卻集體“落榜”。
逃離北上廣,路又在何方?
面對一線城市樓價高漲,生活壓力劇增的年輕人,選擇逃離北上廣,但問題是去哪些二三線城市發展,機會點又在哪裡?
其實最近幾年我們國家的二三線城發展是非常迅速的。拿“隱居33天”里提到的濟南為例,為吸引海內外高層次人才聚集,從去年開始濟南市接連出台十項人才政策,規定高層次人才可享受創新創業資金扶持、融資擔保支持、股權激勵等多項優惠政策。而且與北上廣這些一線城市相比,濟南市人均生活成本低廉、生態環境良好的“後發優勢”反而被襯托出來,更吸引人們的注意。所以,有時逃離北上廣並不一定是悲情的選擇,也可以成為一個對於自身、對於未來發展的明智回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