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身空間之重生紅色年代

隨身空間之重生紅色年代

《隨身空間之重生紅色年代》是由皇冠小說網新原創一部以身患絕症的孤兒,重生回到轟轟烈烈的紅色年代,重溫家庭溫暖,享受濃濃親情,感受時代變遷,並收穫一份完美的愛情為主題,打算弄出一個美妙的傳奇小說,是由作者小森首次編寫,簽約於起點皇冠小說網。

作品簡介

身患絕症的孤兒,重生回到轟轟烈烈的紅色年代,重溫家庭溫暖,享受濃濃親情,感受時代變遷,並收穫一份完美的愛情(溫馨甜文,不虐不坑,家長里短)

公告:本文乃個人娛樂之作,純屬虛構,請勿深究。另被坑多年的作者坑品良好,絕對填滿,不會坑文。喜歡看文的親請繼續支持!不喜歡的也請輕拍,鞠躬感謝。

作者信息

小森,原名張皇森,生於1989年11月15日,文學本科畢業,當代文學小說家。人稱鬼龍,小森是他的筆名。

中文名:張皇森

別名:小森

民族: 漢

身高:188cm

體重:82kg

職業: 當代文學小說作家

文章大綱

1杜萱瑾的一生

“又是一年芳草綠,依然十里杏花紅”,早晨杜萱瑾在自家溫馨小窩的大床上醒來看到外面明媚的陽光時,腦海中就浮現出上面的詞句。

起床後,簡單的給自己做了一頓早飯。蹙眉吃下早飯,等收拾利落,杜萱瑾直接打車去了京城最有名的醫院。

“杜萱瑾女士,作為一名醫生,我有職責再次的提醒你,你這種情況最好立即住院觀察。”一身白大褂的主治醫生放下手裡的聽診器,對眼前這位臉色白的不見一絲血絲,卻愈發顯得嫻雅秀氣的患者建議。

“謝謝你了,王醫生!我會認真考慮您的建議的!”杜萱瑾含笑跟主治醫生道別。俗話說,久病成良醫,自己的病情自己早就感受到了!

“那,這樣吧!我再開些藥給你!”主治醫生心裡也早有準備,無奈嘆息一聲。相比起其他那些身患不治之症或暴躁或頹廢的患者,這人冷靜自製的要命。算了,自己只是位醫生,又不是神仙羅漢,沒法跟閻王爺搶人。更何況,從自己接診這位患者以來,每次都是她獨自一人過來,看來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隨身空間之重生紅色年代1

比起連連嘆息的主治醫生,杜萱瑾的態度要淡然的多。從藥房裡拿到藥,直接打車回家。

杜萱瑾不是不知道主治醫生的想法,但任是誰,如果從十幾年前開始,就數著時間過日子,再多數了不在意料之中的十幾年後,對這生命的最後通牒,估計都會如自己這般淡定。

有著嚴重的先天性心臟病,竟還能順順利利的活了將近三十年,這輩子值了。

更何況,自己無牽無掛的,也不用擔心自己的逝世會給別人帶來傷痛。不過,這會杜萱瑾也有點釋然自己為什麼被拋棄在孤兒院的門口了。既然得了這樣的絕症,那還不如趁著感情不深,早點拋棄的好。就連小貓小狗養久了也會產生感情,更何況是人呢。

2空間?

“人不能不知足!”,杜萱瑾告誡自己,順口親了一下掛在胸前的一塊貔貅形的玉石掛件。這是幾年前她去五台山旅遊偶遇的一位老和尚給的,說是可以保她幸福平安。因為那天是自己的生日,也是第一次有人送自己東西,就一直掛在脖子上,每次心裡不平靜的時候都會親上一下。

就在這時,剛剛吞下一把藥丸子的杜萱瑾卻劇烈的咳嗽起來。看了眼不小心咳在貔貅上面的血跡,久病成良醫的杜萱瑾,知道併發症已經發作了,自己真的是時間不多了。

用手去擦貔貅上面的血跡,卻發現貔貅好像在不斷的吸收上面的血,而且貔貅在慢慢淡化最後消失不見了。杜萱瑾不可思議的看著自己空空的右手,手上只剩下原來串著玉石的一條紅繩。揉揉眼睛再全身檢查一下,發現貔貅好像成為一個印記印在自己胸口,用手撫摸一下,發現自己突然間好像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

看著空間盡頭鬱鬱蔥蔥層巒疊嶂的青山,一條山溪從山上流下,到了山腳下形成一個湖泊。再看看自己腳下黑黝黝的土地,遠處青青草地開滿了各種顏色的野花,零落種著好像是果樹的小山坡,不遠處有一個農家院,用青磚壘成的圍牆上爬滿了喇叭花,陽光明媚、空氣清新,好一個田園風光。

杜萱瑾不由得訝然失笑,莫非這就是傳說中的隨身空間,實在是太不可思議了。雖說她很少看這種幻想類小說,但並不代表她不知道隨身空間這個詞。可是,自己一不需要它來發家致富,也沒有人需要自己贍養,關鍵是自己不缺少錢花。二來,就自己這副破敗的身體,也不知道還能活多久,現在發現有這樣一個空間,簡直是太浪費了。

也罷,如果真的是所謂的空間的話,就當成攜帶型行李箱罷了。反正自己也準備出去走走,自己這樣破敗的身體也拿不了什麼沉重的行李。

杜萱瑾冷靜的思考著空間的用途,沒有別人得到空間的欣喜若狂,因為她沒有什麼發家致富什麼尋找完美愛情的幻想,不需要依靠空間來做些什麼,只是淡定的接受了自己突然之間擁有了一個隨身空間的事實。用手再次摸了摸貔貅印記,發現自己果然出現在自己的蝸居,看來小說也不都是騙人的。

把空間的事情先放到一邊,杜萱瑾繼續為自己接下來的打算作計畫。先把前幾天完成的翻譯資料傳送給對方,順便辭掉這份兼職工作。然後,把自己的這套小蝸居賣掉,準備出遊的行李。先去觀光祖國各地,最後找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度過自己人生中最後的時光。

3山村生活

大約四十分鐘後下課鈴聲響起,遠遠看見一個黑黝黝精瘦精瘦的小男孩第一個衝出校門口,邊跑邊用胳膊擦流出來的鼻涕,看得杜萱瑾哭笑不得。小男孩跑到村口時看見地上放著一大堆東西,尤其是138看書網包,兩眼放光,邊跑邊喊“狗娃,你們快來看啊,天上掉下來好多新書包”,把杜萱瑾忽略個徹底,一點都沒有看見大活人一個還站在這裡。

“在哪裡,鼻涕娃,書包在哪裡”,隨後就是嘰嘰喳喳,一群孩子跑過來,看見書包都不停的尖叫,同樣的把杜萱瑾忽略徹底。 隨身空間之重生紅色年代3

138看書網跟前才發現還站著一個大活人,都老實起來,諾諾不言。杜萱瑾看著這些孩子們,笑著說,“一人一個書包,一個文具盒,還有一套圖書,但是不準搶。還有就是誰去把老村長叫過來,我就多送他一支鉛筆。”,話音未落,原先叫得最歡的幾個男孩子爭先恐後的喊“我去,我去,我跑的快”,一溜煙,5,6個男孩子沒影了,剩下的都嘰嘰喳喳的說這個好,我要這個,哪個好我要哪個。看著一個個歡快的孩子,杜萱瑾覺得快樂也許就是這么簡單。

幾分鐘後,5,6個男孩子跑回來,後面跟著一位大約60多歲頭髮灰白的老漢,可不正是老村長。沒等杜萱瑾開口,老村長就喊“是不是杜丫頭?”。原來去叫老村長的孩子中有一個曾看見過杜萱瑾在這支教時候的拍得照片,杜萱瑾這些年變化不大,叫老村長的時候那個孩子就說是以前最漂亮的支教老師來了,老村長一想,可不就是杜萱瑾。

“老村長,是我。”,杜萱瑾走到老村長跟前,親熱的搖著老村長的胳膊說。

“怎么也不提前告訴俺們一聲,俺好派人去接你,累壞了吧,丫頭”,老村長嗔怪道。雖說幾年不見,一點不見生疏,也是杜萱瑾給他印象太深,太好,也十分憐惜這個可憐的女孩子,支教的時候杜萱瑾一直是吃住在老村長家裡。這幾年每到過年的時候杜萱瑾也都會匯款給老村長家裡,老村長也時不時給她郵寄一些山貨。

“怎么帶這么多東西,你呀,這么大的人了,要學會節省著過日子。”,老村長走到跟前看到眼前一大堆的東西對杜萱瑾說道,看著旁邊那群嘰嘰喳喳興奮不已的皮孩子們,大手一揮,“去,趕緊回家叫家裡大人來領東西”,話音未落,一群孩子拿著自己選好的書包文具哄的一聲跑開了。

“孩子,怎么這個時候過來了,工作忙不?”,看著孩子們都跑遠了,老村長問到。

“想出來看看,散散心,工作辭掉了,這次準備在這裡支教一段時間。”,杜萱瑾斟酌著答道。她並不想把自己的病情告訴老村長讓他們擔心,也不想給他們帶來麻煩,到最後堅持不住的時候離開這裡就是了。

4重生

自己這是怎么了,是快要死了還是已經死了。擠壓越來越嚴重,壓得自己無法呼吸,忽然有一股力量拉著自己,壓迫也突然消失,然後感覺到自己屁股一痛,不由得喊了出聲,結果耳邊聽到的是嬰兒的哭啼聲,沒等杜萱瑾明白過來怎么回事,就感覺意識不受控制,進入睡眠。

等杜萱瑾再次醒來的時候發現自己被包在包裹里,手腳都不受控制,睜開眼睛一看模模糊糊看不清楚,但是自己能感覺到那是一張溫柔的笑臉。而自己則被人抱在懷裡,來回晃悠。看著眼前模糊而又顯得有些大的臉,杜萱瑾想難道自己繼隨身空間後又重生了,看來網上那些小說也是有事實根據的,這不兩者都被自己攤上了。看著眼前應該是自己母親的人對自己溫柔的樣子,還有這溫暖的懷抱,自己這次應該不會被拋棄了吧。沒有等她想明白,杜萱瑾就又睡著了,誰讓她現在是剛出生的嬰兒呢。

某省深處山群最腹地的小山村-清河灣的村民剛剛吃罷年夜飯,大年初一一大早都知道了住在村子最裡頭的老杜頭的大兒媳婦在大年初一的零點整給老杜家添了一個閨女,都說這個孩子生得時候巧,會趕時候,將來肯定是個有福氣的。

村民們如何跟老杜頭一家道喜,老杜頭一家是如何請街坊鄰居,親戚朋友吃酒席,這些杜萱瑾都不是很清楚,誰讓她還是一個嬰兒,視力聽力還沒有發育完全,一天大多數時間都是在睡覺。只知道自己周圍整天人來人往,從一個懷抱到另外一個懷抱,嘰嘰喳喳好不熱鬧。 隨身空間之重生紅色年代4

日子一天天過去了,杜萱瑾在醒著的時候開始偷偷的觀察自己的家。這完全是杜萱瑾夢想中的大家庭,慈祥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溫柔的母親,好像不嚴厲的父親,可愛的哥哥們,聽說還有叔叔姑姑舅舅姨媽,完全是一個超級大家庭。從他們對孩子的態度上看,知道在這個家裡她是受喜愛的,杜萱瑾從來沒有如此感謝過上蒼對自己的眷顧,能再給她一次機會,一次能夠擁有一個溫暖的家的機會。

接下來的日子,杜萱瑾完全享受著這種親情、沉溺在這溫暖中。每天吃喝拉撒睡,即使每次父親親自己的時候他的鬍子都會扎得自己臉疼,哥哥們用手指戳自己屁股時的沒輕沒重,杜萱瑾仍然會樂得咯咯直笑,這也使得父親哥哥他們越來越喜歡鬥弄她。

杜萱瑾一天天的長大,也逐漸發現這個家庭好像不是一般的貧窮,看家裡的布置象是現代社會,但家裡沒有任何電器,還點著煤油燈,家人的衣服好像都是粗棉布,還都有補丁,看著家人都面有菜色,一幅營養不良的樣子,估計吃的也不好。難道自己家在落後山村,可是看著簡直比自己去過最貧窮的山村都窮。

5殺年豬,殺豬菜

到了村口的廣場,已經是人聲鼎沸,幾乎算得上全村老少集體出動了,殺年豬可是全村的一件大事。一溜簡易灶台上支十幾口桌球台大小的大鐵鍋,這些鐵鍋是□吃大鍋飯時候的傢伙。旁邊幾個桌子上放著各種調料,油鹽醬醋,花椒八角樣樣齊全,一摞摞各人從家裡自帶的洋瓷盆洗得乾乾淨淨的備用,切菜刀也磨得光光的鋒利無比。殺年豬不是一次兩次了,個個輕車熟路,該幹嘛幹嘛,分工明確。壯小伙壯大叔們負責殺豬,嬸嬸大娘們負責做菜,孩子們則負責看熱鬧和吃飯。這頭還沒有開始殺,那頭婦女們已經一個個忙得熱火朝天。負責燒開水的,負責貼玉米餅子,負責洗菜,負責切菜的,準備掌勺的。總之,芽兒他們到的時候一切都準備就緒,就等豬肉這東風了。

到了9點鐘,村長例行的進行開場白,先是誇了全村今年超額完成目標,又對明年提出更高的要求,話音未落,幾個十幾歲的半大孩子用竹竿撐起幾掛長長的鞭炮,一二三,一起點著,噼噼啪啪,響徹天空。雖說芽兒的耳朵被小叔叔用手捂住了,但單單從鄉親們的笑臉中就可以知道鄉親們對豐收的喜悅,對未來的希望。

鞭炮響罷,村長一聲令下,一排10幾頭大肥豬,一個接一個的被年輕力壯的棒小伙們按倒大木門上。村子裡沒有專門殺豬匠,郭老大因為經常鼓搗野牲口,所以就兼任村子裡的殺豬匠,這個時候一般都是他操刀。只見郭老大拿著專用殺豬刀對準豬脖子,白刀子進紅刀子出,快、準、狠一刀斃命,幾個膽子大的大娘負責拿著放著鹽水、蔥、姜、胡椒粉的盆子接豬血,邊接邊攪和防止豬血凝固,一會好用來做血腸。這可是是她們的拿手好菜,一會一定要好好地露一手給他們瞧瞧,也給自家老爺們長長臉。每年這個時候如果誰家婆娘做的菜得到大傢伙的認可,可是一件十分長面子的事情。 隨身空間之重生紅色年代5

郭老大一刀一個,十來分鐘後10幾頭大豬全部撂倒,大娘們接了5,6盆子的豬血。負責燒開水的幾個嬸嬸們把燒得滾開滾開的熱水澆在豬身上,幾個村民一組,拿著磨得光光的菜刀手腳利索,噌噌噌,不大功夫把一頭豬颳得乾乾淨淨,白白胖胖的。

接下來是郭老大的表演。只見他走到弄乾淨的肥豬前,先卸下來豬頭,然後是四個豬蹄子,這豬蹄子可是這些鄉下漢子嚴重最好的下酒菜。在芽兒看來,郭大爺現在是刀光劍影,看來很有古代高手風範。一頭豬十幾分鐘,腸肚、豬心、豬肝、豬肺全部分離開來,接著是挖骨剔肉。這些豬都是吃的野菜和刷鍋水長大的,絕對的純天然。由於鄉親們照顧的細心,個頂個的肥,肥肉都有四指厚。看著桌子上一扇扇的豬肉,盤算著自己家能分多少斤,這會鄉親們心裡那叫一個美。

整個場面雖然血腥,但看的芽兒興奮不已,一點都不害怕。小叔叔一直誇她是個膽大的小妞子。村長拿起分成一塊塊的豬肉掂了掂,每塊都差不多大小,有十幾斤左右,一會一家都能分上一塊,肯定能過個好年。

接下來是嬸子大娘們的舞台,今天的主菜是這些豬雜,豬肉可是要留著過年包餃子請客用的。今天的主菜有大棒骨燉酸菜,紅燒豬頭,煮豬雜。芽兒對地道的殺豬菜很是感興趣,讓小叔叔抱著全程觀看,不待一個錯眼的,害得小叔叔一直說她不但是個大膽的妞子還是一個饞妞子,當然小叔叔對這個也很好奇就是了。

6準備年貨,空間?

剛吃過午飯,杜爹就愁眉苦臉的回來了,手裡只拿著給家裡的幾個孩子扯的布料。原來由於臨近過年,食用油和糖的需求劇增,村子離公社遠,等杜爹他們到公社的供銷社時這些東西已經賣斷貨了,還不知道年前能不能調來下一批貨。快過年了家家家裡剩下的油都不多,現在村子裡都愁著這個事情呢。杜爹想著過兩天準備到縣裡去看看能不能買到,如果還買不到的話,這個年還不知道怎么過呢。

因為這件事,一家人都情緒都不高,傍晚早早的吃過晚飯收拾收拾都上床睡覺了。兩個哥哥也發覺氣氛不對,也不敢吵鬧乖乖睡覺去了,平時哪天不跑到村子裡玩到半夜。時間還早,躺在床上,芽兒聽著父母小聲地討論著這件事。芽兒估計村子裡家家戶戶都在討論這個問題。現在在鄉親們都興高采烈的準備過年的時候,咣當一聲,澆了一頭冷水。在這個物資匱乏的年代,計畫經濟害死人啊。芽兒想著自己上輩子去世前那些沒有贈送出去的物資簡直是太浪費了,如果能帶過來送給鄉親們該有多好啊。不是自己貪心的還想要那個空間,而是如果空間還存在的話,剩下的那些物資撕掉包裝,至少可以讓鄉親們過幾個豐盛年。正想著,突然噼里啪啦,房間裡突然出現幾十桶沒有包裝的花生油,還有一大堆包裝好的細白糖和食用鹽,把正在說話的杜爹杜媽的嚇了一跳,差點尖叫出聲。

突如其來的情況,嚇的杜爹杜媽愣了好幾分鐘,好大一會才回過神來。看看地上炕上的這些東西,兩口子心裡犯嘀咕,咋想啥來啥,不會是神仙送來的吧。不過這也把芽兒嚇了一大跳,難道那個空間跟著自己一起重生了。再說以前要想從裡面拿東西出來,自己必須進入空間,接觸到這些東西才能拿出來,現在咋只想一想就能拿出來了,看樣子空間升級了,自己以後也不能隨便亂想了。在沒有想好理由之前,不到必要的時候,也不能再隨便拿東西出來了,有時間要好好地研究研究空間,不能空有寶物而不會用啊。杜爹杜媽到沒有懷疑芽兒,畢竟她還是一個還差幾天才一周歲什麼都不懂的小屁孩,估計連發生什麼事情都不知道,怎么可能跟她有關,他們哪裡知道芽兒是再世為人啊。在他們看來唯一的解釋就是真的有神仙,這些都是那個過路神仙送的。

借著昏暗的煤油燈的燈光,杜爹下床看看顏色清亮沒有任何沉澱的食用油,打開一桶,花生的香氣撲鼻而來,簡直是比自家壓榨的小磨香油都香。杜媽則拿起一包掉在炕上的白糖,撕開口子,用手指頭沾了一點,放到嘴裡一嘗,真甜,簡直要甜到心裡去。再三確認是真的後,杜爹杜媽覺得事關重大,尤其是在整天要“破四舊”的特殊時期,一個處理不好,會給自己家裡帶來災難的。對這件事情兩口子到不害怕,雖說有點吃驚,但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看看還在裡面房間裡熟睡的兩個兒子,杜爹悄悄地把他們房間的門關緊,小孩子口雜,這件事一定不能讓他們知道。再看看在床上睜著亮晶晶的大眼看著他們的乖閨女,得,抱著閨女一起找老人商量去吧。

7歡歡喜喜過大年

第二天一大早,杜爹從外婆趕了回來,手裡提著一包袱姥姥蒸的粘豆包還有給芽兒做的新棉襖棉褲。這天正是臘月二十三日,俗稱小年,是祭祀灶君的節日。 從這一天開始,就進入大年倒計時,也正式開始忙活著過年。

一大早,外面就響起野小子瘋丫頭們念叨的順口溜:“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年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

雖說現在不讓貼灶君神像,但偷偷的祭拜一下灶君還是可以的。這天一大早杜爺爺帶著趕回來的杜爹,小叔和兩個哥哥向設在灶壁神龕中的灶王爺敬香,並供上用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然後將竹篾紮成的紙馬和餵牲口的草料燒掉。用飴糖供奉灶王爺,是讓他老人家甜甜嘴,使灶神上天后說些甜言蜜語,希望灶王爺能“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杜媽和杜奶奶兩個是不能參加祭灶的,兩人只好負責包餃子,這裡有小年夜吃餃子的習俗,取意“送行餃子迎風面”。一年到頭也就過年的時候能吃頓餃子,今天的餃子是白菜豬肉餡的,餡大皮薄,香噴噴,哥哥們連著吃了兩大碗,芽兒也吃了四個,最後還是杜媽怕她晚上吃多了積了食才作罷。

民諺說: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祭灶後的第二天,就要掃塵了。這次要徹底打掃衛生。杜爹帶著小叔徹底清理房頂,箱、櫃、炕席底下的塵土,哥哥們負責擦桌子擦窗戶擦門。一上午,杜爹把屋裡屋外,屋前屋後,邊邊角角打掃得乾乾淨淨。打掃完衛生杜爹開始給哥哥們洗澡,剃頭。杜媽則負責拆洗被褥、洗澡換下來的衣服、窗簾什麼的。連鍋蓋,菜筐子什麼的都被杜媽洗得乾乾淨淨。打掃衛生的時候,杜爺爺一般是不參與,就抱著芽兒滿大街溜達。當有人跟杜爺爺夸芽兒長得可愛,這個不誠實的老頭嘴裡謙虛說著哪裡哪裡,可上彎的嘴角泄露了他的好心情,現在的芽兒可是代替了哥哥和堂哥們在爺爺心中的位置,是杜爺爺最喜歡的孫子輩呢。 隨身空間之重生紅色年代7

掃塵完後杜媽和杜奶奶越發地忙碌起來,忙著蒸花饃,蒸豆包、糖包、菜包,是用玉米面和小麥面摻著包的,還純用白麵包了滿滿一大鍋的饅頭,留著待客用。連著包了兩天,據杜奶奶講正月十五之前是不開伙,還好現在天氣冷,也放不壞。晚上的時候,奶奶就開始剪窗花,杜奶奶的手特別巧,剪的窗花栩栩如生,圖案有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等。看著奶奶左扭右扭一剪刀下來,一個漂亮的窗花就出來了,怪不得現代人申請剪紙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呢。在芽兒看來這簡直就是一種表演,一種藝術。

8大拜年

整整一上午,芽兒就覺得人來人往,叔叔大爺,嬸嬸大娘們絡繹不絕,看到芽兒都免不了捏捏她的小臉,不大工夫小臉就被捏的紅通通的。如果來的是小娃子,杜奶奶就抓一把瓜子糖果塞到他們兜里。芽兒估計去不了幾家,所有的兜都得裝的滿滿的。因為上午哥哥和堂哥們就往家裡跑了好幾趟,把塞得滿滿的衣兜里的零食掏出來,再帶著空空的兜繼續拜年,滿了的話在回來掏空。到了下午,年也拜的差不多了,一群老爺們則聚到一起打打牌,嬸嬸大娘們則往炕上一坐,磕著瓜子嘮嗑。小娃子們則帶著滿兜子的零食,拿著自家父母給買的鞭炮,滿村子的亂躥,遇雞炸雞,遇狗炸狗,所到之處雞飛狗跳。不過在這一天,無論他們怎么調皮都不會挨罵。

以前總是一個人,一些過年的習俗芽兒都不知道,因此特意觀察家人是怎么過的。以至於芽兒還真的發現了一個奇怪的事情。杜奶奶是一個愛乾淨的老太太,平時總把家裡打掃得乾乾淨淨,但是奶奶今天對滿地的糖果紙和瓜子皮竟然視而不見。不光奶奶看不見,家裡所有人都視而不見。芽兒對此很是奇怪,直到幾年後實在忍不住了才問起奶奶來,原來俗傳正月初一為掃帚生日,這一天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而把“掃帚星”引來,招致霉運。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裡邊。而且這一天也不能往外潑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財。 隨身空間之重生紅色年代8

熱熱鬧鬧的一天過去,躺在床上,芽兒聽杜媽和杜爹商量明天姑姑們回門的事情。大年初二,是出嫁的閨女帶著丈夫孩子回娘家的拜年的日子。因為杜媽要為姑姑他們準備午飯,從姑姑們出嫁後杜媽大年初二這天就在家等姑姑們,等到初三的時候再帶著杜爹和幾個孩子回娘家。去年由於芽兒的出生,沒有去成,再加上平時活計忙,平時沒有什麼要緊的事情的話只有過年的時候才能回趟娘家,算算杜媽有兩年沒有回娘家了。

伴隨著杜媽溫柔的聲音,芽兒很快進入夢鄉。明天就可以見到兩個姑姑了,不知道她們是什麼樣子的,會不會不喜歡自己呢。據杜奶奶講只在芽兒滿月的時候,姑姑們來過一次,那時候芽兒還睡著了。

初二一大早,杜爹杜媽就起床了,把屋子院子打掃得乾乾淨淨。吃過早飯,二嬸也來幫忙準備午飯,今天杜奶奶則顯的有點心不在焉,不時打發幾個哥哥去路口看姑姑他們來了沒有。上午10點多鐘,幾個哥哥一溜小跑,邊跑邊喊“奶奶,奶奶,姑姑們來啦”,那聲音響亮的能傳出兩里地。芽兒也趕緊倒騰著自己的小胖腿,準備著給姑姑們一個好印象。

這時,一個30多歲的中年漢子趕著牛車進了家門,看到奶奶,喊了聲“娘,過年好!”,也就不再說話。杜爹接過牛繩,把牛車趕到後面的院子,把牛車上的年禮拿到奶奶屋子裡,隨後兩個姑姑和另外一個姑父也走進家門,表哥們則跟著哥哥們不知道跑到哪裡去玩了。

文章初稿

第二天天還沒有亮,杜媽就起來了。忙著收拾回娘家時要帶的東西,酒,臘肉,熏魚,白糖等等,收拾了滿滿的兩籃子。外婆家離公社很近就兩三里地,但離清河灣很遠,有二十多里地,其中,山路就有將近10里。杜爹昨天傍晚就去村長那裡登記要借牛車用,芽兒起床的時候杜爹已經把牛車趕回來了。吃過早飯,杜爹忙著把一床破被子鋪到牛車上,現在天那么冷,不墊些東西,孩子們可受不了。

吃過早飯,大人孩子收拾的整整齊齊,把大包小包的禮物放到牛車上,杜媽再把自己床上的被子拿一床蓋在孩子們身上把幾個孩子包裹的嚴嚴的,不進一絲冷氣。告別奶奶,牛鞭揚起,走娘家去嘍。

芽兒坐在杜媽懷裡,只露出一個帶著野兔皮帽子的小腦袋。山路不平的很,顛的哥哥們的小屁股一上一下,但哥哥們混不在意,不停的指給妹妹看這是什麼樹,那是什麼山,嘰嘰喳喳好不熱鬧。這是芽兒第一次出村子,小腦袋隨著哥哥們的手指,左看看,右看看,對一切都感到好奇,偶爾看到跑到路上的野兔子或撲楞著翅膀的山雞,激動的忍不住尖叫出來。現在是冬天,周圍的樹木都光禿禿的,但可以想像的到等到春天到來,必定又是繁花似錦,茫茫林海,一望無際,古木參天,林幽徑曲。這片山林孕育這一方百姓,這一方百姓也用最質樸的道理保護著這片原始山林。估計誰都想不到幾十年後,這片山林很可能會變成光禿禿的,沒有這滿山的參天大樹,沒有這遍地奔跑的動物。

走了一個多小時的山路,才到平坦的柏油路,老黃牛的步伐也明顯快了起來。路上行人很多,估計都是去走親戚拜年的。偶爾有輛拖拉機突突的經過,引得路人羨慕不已。但大多數是牛車或者步行,也有少數是騎腳踏車的。早上起得太早,在芽兒昏昏欲睡快要睡著的時候,聽見兩個哥哥叫喚著到快到外婆家了。牛車停在一個院子門口,門口站著一位頭髮灰白梳理得整整齊齊的大約60來歲的老太太,然後就聽見兩個哥哥喊外婆。

“累壞了了吧,趕緊進屋歇歇”,外婆上前從杜媽懷裡接過芽兒。

看著外婆抱著自己一點都不費工夫,就能知道外婆身體不錯。進了院子一看,外婆一家人都在院子裡等著呢。外公也有60來歲,跟嚴肅的爺爺不一樣,外公是一個笑嘻嘻的胖老頭,聽說廚藝很好,村子裡誰家有什麼紅白事一般都找他掌勺,據外公自己講自己這一身肉就是靠這個手藝吃回來的。

杜媽兄妹四人,杜媽是家裡的老小。上面有兩個哥哥,一個姐姐。大舅40來歲面相忠厚,話不多。小舅跟杜爹差不多的年紀,人比較活絡。大姨前些年嫁到外地,距離太遠,很少回來探親,一年到頭也就能寫兩封信報個平安。

跟外公外婆拜過年後,哥哥們就拿著剛剛得到的壓歲錢,要跟著表哥表姐們去鎮上供銷社買東西。他們可是盼了很久了,難得一次到鎮上一定要買些好吃的回來。表哥他們經常去鎮上,外婆叮囑一番就放行了。

相互拜過年,大舅母就去廚房丁丁當當的準備午飯了,而小舅母就跟沒事人一樣,蹺著腿坐在那裡聽外公舅舅們聊天。杜媽也知道自家二嫂的脾氣,只得起來去廚房幫忙。二舅瞪了她一眼,這才不情不願的站起來。但即使到了廚房門口也是看大舅母和杜媽忙活,一點伸手的意思都沒有。原來在這質樸的年代,也有極品啊。

外婆他們都知道二舅母的脾氣,小氣,愛貪小便宜,不肯吃一點虧。但二舅母對二舅和自己的孩子是沒話說,外婆他們也就忍忍算了,畢竟誰都不願意弄得家宅不寧。反正外婆他們跟著大舅一起住,二舅他們分出去單過,面子上過的去就行了。

芽兒從進外婆他們村子,就發現各家房後的土牆上都寫著標語,歪歪扭扭,用白灰刷上去的。什麼“祝福偉大領袖□萬壽無疆!”,“打倒走資本主義路線的□份子.... ”等,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氣氛比清河灣壓抑的多。

聊天時,外公就講到,現在外公他們村子裡是整天的批鬥,都是因為一些雞毛蒜皮子的小事,也不知道被哪些個缺德鬼給告的密。外婆家隔壁鄰居的一位大嫂就因為多養了一隻老母雞,不知道被那個缺德的告訴了紅衛兵,當天晚上就被帶走了,現在每天中午都要沿著村子遊行。這樣的事情已經不止一例,弄得老百姓都睡不踏實。

正說著呢,就聽見外面喊著“打倒資本主義走私派!”...,芽兒跟著外公他們跑到院子,從門口望過去,就看見一群雄赳赳的小紅衛兵們押著一位大概40多歲的中年婦女,中年婦女脖子上還掛著一個牌子。小紅衛兵們個個神氣的不得了,而被批鬥的大媽面無表情,估計已經麻木了。外公嘆口氣,不忍再看下去,轉身回到屋子裡。芽兒也是第一次認識到這個時代的殘酷,不身臨其境不親眼看到你永遠體會不到這段特殊時期給人們帶來的傷害。杜爹杜媽他們也是心有餘悸。哥哥他們買東西回來正好碰到,回到家裡還嘰嘰喳喳的討論著,說那些小紅衛兵們顯得真威武,將來他們大了也要參加革命隊伍,年幼的他們還不知道事情背面的殘酷。

雖說剛才的事情弄得大家情緒低落,等端上來飯菜的時候氣氛又熱烈起來。不管怎么說,日子總要過下去。同樣的也是男女分開吃,吃飯的時候二舅母又出來鬱悶人了。

“小妹,去年年底你讓妹夫送來的白糖你家裡還有沒有多餘的,我娘家媽最好這一口。要我說妹夫也太小氣了,也不多送幾斤。”,也不看別人的臉色,又指著芽兒身上的新衣服接著說,“小妹,不是我說你,你也太不會過日子了。這么小的孩子穿什麼新衣服啊,用舊衣服改改湊活著穿就行。有那多餘的布票也不說補貼補貼我們。二嫂我好幾年沒有捨得做新衣服了。”,巴拉巴拉。

杜媽沒等聽完,就霍的一下子就站了起來。外婆看二舅母說的實在是太不象話,狠狠的瞪了她一眼,二舅母這才閉嘴。芽兒想,自己這算是躺著也中槍。如果讓二舅母知道自己還有兩身新衣服,會不會把自己身上穿的扒下來。不過芽兒也知道像二舅母這樣的人多的是,她其實沒有什麼壞心眼,就是嘴碎,愛貪個小便宜什麼的。芽兒沒有怎么生氣,只要自家人喜歡自己就行。杜媽倒是氣的不輕,在杜媽看來自家閨女就值得最好的。杜媽到走之前都沒有再跟二舅母說話。二舅母則跟沒事人一樣,手裡的筷子速度一點不慢,不停的往自己碗裡巴拉肉。飯後還是大舅母和杜媽一起收拾得,二舅母連屁股都沒有挪。

收拾好喝口水,稍微休息一下就該回去了。回去前,杜媽偷偷的塞給外婆一些零錢和糖票。因為那些油和糖賣的錢,今年自家的日子寬鬆了不少,就想著接濟一下娘家,不過油和糖的事情,杜媽可以瞞得死死的,一點口風都沒有漏,看樣子是被今天看到的嚇怕了。

杜爹中午的時候被兩個舅舅灌的有點多,走的時候還稍微有點晃呢。不過大家都不擔心,趕得反正是牛車最穩當不過。芽兒想,不知道醉酒趕牛車算不算酒駕呢。回去的時候正好是芽兒午睡時間,再加上中午吃的有點多,坐上牛車就在杜媽懷裡睡著了。等醒來的時候已經躺在自家的床上,枕頭邊上放著一些哥哥們在鎮上買的零食。“真是個好哥哥啊!”,芽兒感嘆到。

接下來的幾天還是走親戚的日子。杜家爺爺的幾個兄弟到現在都下落不明,其餘的也沒有什麼關係很近的親戚,也就杜爹到同村二叔的老丈人家裡去了一趟。過了正月就要忙著春耕開工了。湊著這一段時間,老爺們們都忙著整理自己的菜園子。鄉下地方不稀罕,家家的院子都很大。反正院子裡種的東西都是自留的,正好湊這段時間好好拾掇拾掇,來年多產點東西。正月里不動針線,忙活慣了嬸嬸大娘們可不習慣這樣的日子。最後,一般3,5個關係好的湊一塊坐在炕頭上,嗑著瓜子,東家長,西家短,誰家生了,誰家兩口子吵架了,誰家兩口子蜜裡調油啦,葷素不忌,好不熱鬧。芽兒在旁邊聽得津津有味,生活可不就是家長里短嗎。這樣的瑣碎日子才叫有滋有味,一個人的日子太過寂寞。嬸嬸大娘們看著芽兒丁點大的孩子,就跟聽得懂似的,聽到精彩處還不停的點頭,那個樂,講的越發起勁。

日子過得很快,轉眼到了正月十五,元宵節。本來杜爹答應帶著哥哥們去鎮上看舞獅子和扭秧歌的,但天空不作美,從早上開始就下起鵝毛大雪來,這下子去不成了。哥哥們小臉耷拉著老長,杜媽的巴掌都拍到他們屁股上也不管用。最後還是奶奶說晚上給他們做元宵,讓他們吃個夠,這才笑了起來。

下午的時候奶奶在炒好的芝麻糊、糊好的紅豆沙,分別加上白糖和山核桃仁再裹上糯米粉,香甜可口的元宵就做好了。又滑又q的元宵一向是孩子們的最愛,大人反而不是那么喜歡。吃過元宵,這年也基本上就算過完了,春天也就要到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