階段型公共關係

所謂階段型公共關係,是指組織在不同發展階段的公共關係。 探討組織不同階段公共關係的方法和內容,對豐富公共關係理論,指導公共關係實踐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在組織發展階段,要重視交往在公共關係中的作用,積極開展交際型公關活動。

什麼是階段型公共關係1

所謂階段型公共關係,是指組織在不同發展階段的公共關係。同一組織在不同發展階段的公共關係重點不同,必須用不同的公共關係活動方式去實施、滲透和貫徹與組織業務類型的公共關係。

探討組織不同階段公共關係的方法和內容,對豐富公共關係理論,指導公共關係實踐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階段型公共關係的類型1

按照組織發展的過程和規律,階段型公共關係可以分初創階段公共關係發展階段公共關係逆境階段公共關係等三種類型。

初創階段的公共關係

1、開創新局面,提高知名度

在組織的初創階段或組織新產品首次推出時,組織公共關係的重點首先應該為開創組織的新局面而努力,在這一階段公共關係活動的特點應突出創新和開拓,要努力向公眾宣傳組織的產品或者服務,引起公眾的注意,擴大組織的知名度,促進組織的發展。組織可以舉行開業典禮,新產品展銷,免費試用,招待參觀,開業折價酬賓,贈送宣傳品和社會贊助等活動。

廣東一家生產仿古銅工藝品的鄉鎮企業,在廣州市非鬧市區開辦了一間20平方米的門市部,沒有精緻豪華的商號牌匾,只用本廠產品樹起一座3米高的標誌。開業之日,沒有打折優惠大酬賓,沒有鑼鼓、鞭炮、剪彩,但卻引起了各界人們的關注與興趣,前往購買、觀看的人絡繹不絕。《羊城晚報》的記者特別為此店寫了《奇特商店的奇特開張》,海內外7家報紙、電台先後為其發了報導,使這家新辦企業名聲大振。

天津某公司,1991年底生產了一種娛樂產品——呼啦圈。但當時人們並不熟悉這種產品,因此銷路不好。公司便不惜重金,請著名藝術體操運動員編排了一套呼啦圈動作,並製成錄相帶,首先在天津各大商場的櫃檯前反覆播放,還請人設計了精美的宣傳招貼畫,大造聲勢。但是這些措施並不怎么有效,為此他們又採取了新舉措。贊助天津電視台“家庭生活”節目,讓人在電視上晃了幾分鐘呼啦圈。這一招果然生效,天津人開始愛上了呼啦圈。天津某公司緊追不捨,主動找到天津市婦聯,提出要贊助即將開展的“三八”杯民眾性體育活動,條件是在這次活動中增加比賽項目——集體晃呼啦圈比賽。這次呼啦圈大賽,無疑是火上澆油,使天津的“呼啦圈熱”熱到了“發燒”的程度。1992年春節前後,呼啦圈活動熱也蔓延到了北京,不久又蔓延到全國。當時在商店裡,最搶手的貨就是呼啦圈。時至現今,全民健身,抗擊非典,呼啦圈活動熱又逐步升溫,著實讓生產廠家和銷售商大賺了一筆。

2、根據自身實際,選好宣傳媒介

在組織的初創階段,利用各種宣傳途徑、方式向外進行自我宣傳,對提高組織知名度,形成對組織有利的社會輿論,爭取公眾支持有重要的作用。當前,可以提供選擇的宣傳媒介主要有四種:

組織初創階段,如何選擇宣傳媒介呢?應該根據組織的需要和經費情況,選擇有針對性、主導性和時效性強的宣傳媒介。

例如,譽滿京城的神牛牌三輪車廠剛成立時,外邊知道的人很少,對於擴大銷路不利。但是做廣告宣傳則需要花很多的錢,當時廠里資金十分緊張。後來,廠家經過認真調查分析,凡是蹬三輪車的“板兒爺”,或是準備蹬三輪車的“預備板兒爺”都愛聽半導體和看電視。廠家的辦法很簡單,就是花四分錢郵票(當時市內郵票每張四分錢)寫信給廣播電台或電視台,點播節目,點播一些諸如《朝陽溝》之類“板兒爺”喜歡聽的節目,而點播者就是:北京大興縣舊宮鄉神牛三輪車廠全體職工。這樣,他們的廠址、產品就實實在在地“廣而告之”了。廣播電視台每廣播一次,他們的訂戶就增加許多,生意越來越好。

3、提供優質服務,贏得公眾支持

在組織的初創階段,要完善服務設施,加強售後服務,開展各種公益性活動,追求長遠利益,不拘泥於眼前效益,提供商品銷售和文化娛樂等活動相結合,堅持利他原則,尊重公眾利益,重視社會整體效益,樹立組織的良好形象,贏得廣大公眾的信任和支持。逐步引起新聞界和公眾的興趣與重視,通過大眾傳播達到揚名在外的目的。

例如,聞名世界的“快餐帝國麥當勞,其經營的理念是:QSCV(Quality 、Service、cleanliness、Value),即為顧客提供高品質的食品,熱情周到的服務,清潔優美的用餐環境,以及更有價值的高品質產品。憑藉這一經營理念,小小漢堡包走遍了全世界,贏得了各國消費者的信任。

發展階段的公共關係

1、加強感情聯絡、維持良好關係

在組織的發展階段,可以通過各種傳播媒介,持續地傳遞組織信息,對公眾進行潛移默化,通過長期地優惠服務和不間斷的交往和感情聯絡來維持現狀,以穩定和鞏固原有的良好關係。通常採取的方法有,讓長期顧客享有低價優惠,節假日向老主顧贈送小禮品,邀請參加組織的有關活動,以加強感情聯絡。

2、加強日常管理,進一步樹立形象

在組織發展階段,日常運行的各個環節、各個渠道都要加強管理,注意產品形象、服務形象、職工形象和環境形象的樹立,進一步樹立形象,不斷擴大組織影響。

1)加強質量管理。要樹立質量為本、質量第一的思想,不斷提高產品的質量

2)文明經營。注意環境的維護,不破壞社區環境;堅持實事求是,不弄虛作假;堅持一視同仁,保證童叟無欺;堅持嚴於律已,寬以待人。

3)依法管理。注意建立和健全組織內部的各項規章制度,堅強監督,嚴格貫徹。

3、重視人際交往,開展交際型公關

在組織發展階段,要重視交往在公共關係中的作用,積極開展交際型公關活動。

首先要認識交際型公關的重要性。開展交際型公關活動,可以在人與人的直接接觸中,使溝通直接、靈活、方便地進入情感階段,有利於使參加交往的人與人建立友誼和感情,從而達到組織和有關公眾建立良好關係的目的。

其次需要樹立全員公關交往的意識,正確地掌握交往的禮儀,善於在交往中宣傳組織,通過完善自我形象,展示組織形象

第三和重要公眾需要保持經常的接觸與聯絡,縮短人際交往的心理距離,密切相互間的感情聯繫,保持長期良好關係。注意平時的感情投資,“無事要登三寶殿,有事登殿事好辦”。

第四積極開展團體交往,有計畫、有目的地利用舉辦招待會、聯誼會、聯歡會、宴會、茶會、舞會和慰問等活動進行交往,增進感情,加強團結,促進組織的發展。

4、認真收集信息,提供諮詢建議

發展階段的公共關係,要收集內外公眾對組織的政策行動的各種反應,提供給組織的領導者,為改進工作,進行決策提供依據,或者根據對市場、社會情況及公眾意向等信息的收集、整理、研究和分析,提出改進組織政策行動的方案。

1)多渠道地收集信息。收集信息是提供諮詢建議的基礎,為全面、科學地收集與徵求有關信息,必須建立必要制度。

A、建立信訪反饋制度。首先要設立信訪機構,接待公眾來訪,及時發現公眾的反應,如,廠長信箱、市長專用電話、監督電話,舉報電話、投訴電話、網上對話,民主接待日等,為公眾直接向領導反映意見提供方便的條件,暢通民主渠道。其次要為公眾提供諮詢和反饋服務,如企業舉行的產品諮詢、服務部門設立的問詢處。公關部門要作好組織與社會公眾之間的中介與橋樑。一方面將公眾對組織要求的各種信息收集起來,提供組織決策參考,另一方面將組織的有關情況及時地反饋給公眾,使公眾與組織增進了解、互相溝通、團結支持。

B、建立調查研究制度。開展輿論調查、民意測驗、市場調查社會調查等,有目的、有計畫地收集公眾的反應。為了順利地開展調查研究,可以採用靈活多樣、公眾歡迎地形式來進行。如鼓勵合理化建議、舉辦徵求所需信息比賽、開展征論文、征產品設計意向、有獎測驗等。廣州市政府曾舉辦的“假如我是廣州市長”的徵文活動,充分地了解了市民的心聲,有效地幫助市長了解民情。第三是建立新聞監測制度,從公開的媒體報導中,了解掌握信息和社會動態,為組織決策提供參考。

2)創造性地分析信息。公關人員要將收集來的各種信息,分類加工整理,認真地分析研究,編寫成簡報、報告等,根據信息的不同內容,選擇不同的傳播渠道,提供有用的信息給有關領導參考。

3)科學性地諮詢建議。公關人員要對收集來與本組織發展相關的各種信息,認真地分析研究,要從組織的事業發展需要出發,設計適宜的或最最佳化的理論、策略和方法,以及對有關情況進行預測,為組織發展出謀獻策,或者向組織決策提供有關資料或數據,為組織有效地管理,提供科學地依據。

逆境階段的公共關係

現代社會發展迅速,競爭激烈,任何組織都不可能一帆風順,長期處於順利發展的境地,逆境階段的公共關係是指組織在逆境中開展公共關係工作,促進組織健康的發展。

1、積極防禦,及時改進

組織的公共關係部門,要採用調查、預測手段,及早地分析、了解和預測組織在現在及將來可能存在的潛在危機(或不協調),為防止自身公共關係失調,及時地提出改進方案,預防組織出現危機或者減少危機對組織的不利影響。採取以防禦和引導相結合,以防為主的策略,敏銳地發現自身公共關係失調的症狀和前兆,及時採取措施調整自身的政策和行為,促使其向有利於良好公共關係方面轉化。

2、主動進攻,改善關係

在組織及外部環境發生某種衝突時,組織的公共關係應該以改善關係,改變環境,擴大公眾,以攻為守,創造新局面為重點來開展工作。公共關係方案的設計,要內容豐富,形式新穎,大大吸引公眾的注意和興趣,迅速提高組織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3、妥善處理,重塑形象

組織在發展的逆境階段,損害組織形象的不利事件有時不可避免的要發生,及時發現、措施果斷、妥善處理、挽回損失和重塑形象是這一階段公共關係工作的重點。

1)分析原因、公布真相。當一個組織形象受到損害時,公共關係部門應立即派人去向有關公眾了解事情真相,迅速協同有關部門分析事故原因,找出主要責任者。一般組織形象受到損害的情況有兩種:一種是外因如,外界的某種誤解或者是人為的破壞;另一種是內因,即組織內部管理不善所致。

2)積極補救,爭取諒解。組織形象受損的原因以後,要認真對待,積極協調,會同有關公眾,制定補救措施,對症下藥,妥善處理。態度要誠懇,安撫要及時,爭取有關公眾諒解與合作。

對外因,應迅速公布真相,澄清事實,消除公眾的某些誤會,指出問題的真實所在,同時也表明自己工作的某些不周到之處,請求公眾諒解,並進一步表露本組織對公眾的誠懇態度與合作精神,這樣做的話,不但可以消除公眾的誤會,顯示自己的清白,而且能夠進一步完美組織的形象,爭取到更好的公眾輿論

對內因,比如產品質量下降、服務不周、工作失誤、污染環境等問題而引起公眾對組織的不滿。組織及其公共關係部門應主動出面承擔責任,向有關公眾賠禮道歉,甚至可通過新聞媒介公開致歉,同時表明自己已經或將要採取的補救措施,以爭取儘可能快地平息這次風波,使組織形象受損的程度與範圍控制在一定限度。

參考文獻

  • 1.0 1.1 出自:安徽理工大學.《公共關係學》M.第七章 公共關係的類型
  •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