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泉

陳麗泉

陳麗泉,即陳勵全。1897年2月生,1985年2月18日逝世,終年87歲,民權人。1932年1月考入河南省在鄉軍官訓練班,結業後動員1800餘人組成了“河南人民抗日自衛軍”,任司令。1939年入黨。

人物事跡

1938年民權淪陷,國民黨逃亡。睢縣龍塘區(現屬民權縣)壯丁隊軍事教官陳麗泉在民權組織的抗日武裝——河南人民抗日自衛團 陳麗泉當時是地方自衛團長,名義上是一個團的武裝,實際能調動的只有30來人槍、他有抗日愛國思想,認為國民黨靠不住,聽說八路軍在北方領導杭日,也想在地方上組織抗日力量,靜觀時局的變化。

10月,陳麗泉部戰敗。1938年秋後,民權地下黨員劉勤初了解到陳麗泉這一思想狀況,即向上級黨組織反映,組織上就派劉勤初去做工作,從思想上教育啟發他,激發他的抗日熱情,向我八路軍靠攏,當時陳麗泉思想非常苦悶,找不到前進的方向。通過劉勤初等人的交談,他有向我們靠攏的要求和抗日的願望,以後就不斷和他聯繫,讓他聯絡地方武裝,向北靠攏八路軍。後來隊伍沒有擴大起來,原有的也分化了,有的不幹了,有的投敵了,跟著他的只有幾十個人。

到了1939年5、6月間,劉勤初又到了胡集,通過李德樵的一系列活動,和陳麗泉又作了一次長談,促使陳麗泉下決心投靠八路軍,劉勤初的帶領下奔赴魯西南八路軍駐地,帶部分人加入了國民黨山東省第六區行政督察專員范築先組織的抗日武裝第三十五支隊(實際為我黨掌握)。

陳麗泉後任冀魯豫三分區獨立營參謀長、分區獨立團參謀長,參加了保衛“紅三村”的戰鬥。1940年冬,魯西南抗日根據地遭到日偽的殘酷“掃蕩”,冀魯豫三分區領導機關一度被壓縮到曹縣西北之劉崗、曹樓和伊莊為中心的十幾個村莊內,形勢極其嚴峻,時任三分區獨立團參謀長的陳麗泉,受地委委派多次赴民權與郝曰勛部進行談判,爭取共同抗日。

1941年元月,根據地委指示,陳麗泉和曹縣大寨區副區長程淵月發展在孫六區吳屯集一帶從事抗日活動的袁志洪等人入黨,並建立了黨支部。

1940年日偽大掃蕩時,陳麗泉同志適逢有病,被李俊田先生接到家,休養了好長時期。

陳麗泉後曾任魯西南地區幾任縣長,也是解放後民權第一任縣長。

1945年8月27日,陳麗泉親率民權縣大隊配合冀魯豫軍區武裝解放民權縣城,1946年6月,陳麗泉任民權縣民主政府縣長。1947年9月26日陳粟大軍挺進豫皖蘇地區,陳麗泉有力配合了陳粟大軍發起的商丘至徐州段隴海鐵路攻擊戰。建國後,先後任商丘專署中級法院院長、鄭州市房地產管理局局長、鄭州市政府視察室視察員等職。1985年2月28日病逝於鄭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