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鎮光

陳鎮光

陳鎮光,男,漢族,1943年6月23日出生於上海。系廣東音協會員,曾任廣州工人文藝創評組、音樂創作組副組長、中國音樂家協會廣東分會社會活動委員會委員、廣州音協理事、中國國際文化名人協會會員。從藝四十多年創作過千餘件音樂作品,200多件在省內外發表,100多件獲全國、省市獎。

陳鎮光,男,漢族,1943年6月23日(農曆)出生於上海。館員、作曲家、音樂活動家、陶瓷工藝美術作者。原任廣州東山區文化館副館長。系廣東音協會員,曾任廣州工人文藝創評組、音樂創作組副組長、中國音樂家協會廣東分會社會活動委員會委員、廣州音協理事、中國國際文化名人協會會員。代表作有歌曲《廣州美》、《青春之歌》、《三月的校園裡》、《我們是新長征的小紅軍》、《跟著黨走向黃金時代》、《亞運之光》等;組歌《開拓者之歌》、《幸福的晚年》等;廣東音樂:《星海園》、《香江喜清泉》、《五羊新城萬家歡》等。
他從藝四十多年創作過千餘件音樂作品,200多件在省內外發表,很多在中央、省市電台、電視台播出,100多件獲全國、省市獎,部分作品被著名歌唱家曾新芳鄭湘娟、著名演奏家余其偉、黃金成等演奏。1979年《廣州美》被評為廣東省優秀方言歌(八首之一)並被省音協向全省推薦;1984年《特區建設者進行曲》等代表省京匯演,榮獲全國優秀職工歌手獎;1986年《送花船》榮獲文化部“全國首屆民族民間音樂舞蹈大賽”豐收獎;同年被廣州市人民政府授予“民眾文化榮譽獎稱號”;1987年《羊城歡歌》、《歡樂的兒童》榮獲中國音協“全國首屆廣東音樂邀請賽”創作獎、優秀演奏獎、領隊榮譽獎;1989年出席廣州市自學成才先進代表會議;1991年《廣州美》榮獲省文化廳“廣東省專業文藝團體新作匯演”優秀獎;1995年《人之初》榮獲廣東省委“《新三字經》征歌評選”優秀作品獎並選為50集電視片《新三字經》主題歌(全國播放);1997年《珠江頌》榮獲文化部、廣電部、教育部等五單位聯合舉辦的“全國第四屆殘疾人藝術匯演”創作獎、演唱優秀獎、輔導優秀獎。《廣州美》、《送花船》、《小鬧鐘》等被編入學生教材;《太陽公公》等成為對外文化交流曲目,1979年成為內陸作品首批香港出版發行的錄音合帶。出版了《春天的旋律》、《啊!鞦韆》歌曲合集、歌劇《鳳凰樹下》、《藝海藝綜——陳鎮光音樂作品選》及“新三字經”錄音盒帶等。個人專輯問世後更受到中央、地方音樂界的讚許。
近幾年來為弘揚嶺南文化,傳承廣彩民間工藝、拯救文化遺產做出不懈的努力,頑強與病魔抗爭,重操舊業,為偉人、汶川玉樹賑災、北京奧運、廣州亞運、上海世博等創作專題瓷藝作品捐贈有關部門義賣,300多件作品中,其中2005年《愚公移山》發表在“紀念聯合國成立60年大型文獻”。2006年4件作品:《寓言圖》等入選廣東省第二屆,民間工藝美術精品展;2008年《龍馬精神》、《珠江頌》在“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成就巡迴展系列活動”——《輝煌三十年·當代書畫名家藝術成就篇》中入選出版。2010年成功舉辦《喝彩亞運》——陳鎮光廣州彩瓷藝術展;100多件被社會各界人士、外賓收藏,深受人們的歡迎。
1999年獲“世界文化名人成就獎”;2005年被授予“世界人民友好使者”稱號。多次被《中國文化報》、《中國建設報》、《美國僑報》《南方日報》、《羊城晚報》、《廣州日報》、等十多家報刊雜誌多次報導介紹業績並被省、市電台、電視台專訪,被譽為“旋律痴人,時代歌者”,自學成才作出較大貢獻的廣東著名音樂家。個人傳略已編入《中國當代音樂界名人大辭典》、《世界文化名人大辭海》、《二十一世紀人才庫》、《光輝歲月》——中華兒女榮譽檔案等。
人生格言:生活離不開音樂,音樂鼓舞著人生。振興中華我放歌,光照山河你來和。晚年離不開廣彩,繪瓷充實了一生。振作精神抗病魔,廣彩照人晚年過。振作畢生頌中華,光輝歲月贊群英。星海 照 黃 河,鎮 光 耀 珠 江。振作歌曲傳環宇,光輝樂章永流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