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造福

解放前,他先後擔任過外交部駐滬辦事處科員、薦任待遇科員,外交部薦任科員。曾任中國駐外領事館副領事。1950年回國,先在華北革命大學政治研究院學習,1951年畢業由中央教育部分到貴州省任教。歷任貴州省師範學院助教、教員,貴州大學講師、副教授、教授。主講的課程有:《中國革史》、《亞洲史》、《中國通史》、《世界近現代史》、《世界現代史》、《東南亞史》、《形勢教育》、《國際法》、《外國憲法》等。
1983年他任政協貴州省委員會委員兼法制組副組長,1984年參加民革。先後擔任民革中央委員、民革貴州省常委、民革貴州大學組組長,政協貴州省第六屆委員會委員兼法制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政法學會理事,中國國際法學會理事,貴州省法學會副會長,貴州省民族文化學會學術指導委員,《貴州法學》編委會顧問,貴州省第一聯合律師事務所顧問,貴州大學法律系教授,教師職稱評審會委員,《貴州大學學報》(社科版)編委,社會科學研究所顧問等。
他在學術研究方面,獲得豐碩成果。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他已先後發表(含與人合著)大綱、資料、論文譯文約30餘萬字,有些曾受到海內外學者的好評,並接待過國外專家的訪問。其中較重要的論著有《國際法》(貴州省自考辦1987年版),《抗日戰爭時期中外大事記》(貴州農學院1980年版),《19世紀以前中國和印度尼西亞關係考略》(《歷史研究》1980年第 三期),《國家豁免問題初探》(《貴州民院學報》1986年第二期),《談談南極洲的法律地位》(《貴州大學學報》1985年第三期),《談談美國總統選舉》(《貴州法學》1988年第三期),《佛 教與泰國的社會生活》(《貴州大學學報》1988年第三期),《邱吉爾與新加坡海軍基地》(《中國東南亞研究通訊》1983年第3一4期),《華裔馬來人拉西化馬來文著作初探》(《中國東南亞研究通訊》1985年第6期)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