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華偉[新泰市六足蟲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陳華偉[新泰市六足蟲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陳華偉,昆蟲致富專家,新泰市六足蟲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六足莊園”展覽室

六足,是昆蟲的代稱。新泰市龍廷鎮北站村的“六足莊園”卻是一個基地和品牌,莊主是有杞都“蟲王”之稱的山東省新泰市蟲業協會理事長、新泰市六足蟲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陳華偉。

與蟲結緣,把養蟲子當事業

陳華偉 陳華偉

據陳華偉介紹,2000年,他開了一家專門代理酒水的商行,腰包逐漸鼓了起來。後來,他又自己建了果酒飲料廠,生意做得很紅火,但是讓他真正痴迷起蟲子,是一次出差。2002年,陳華偉去外地,見到街頭一家中藥店鋪以每個一元的價格收購一種叫做“ 獨角仙”的昆蟲。藥店老闆告訴他,這蟲子是一種名貴藥材。他當時就想既然蟲子能作藥,那能不能觀賞、食用或是當寵物呢?2003年初,陳華偉和朋友在酒店吃飯,從酒店營養師那裡了解到, 蝗蟲為藥食兩用昆蟲,不僅味美如蝦,被稱為 旱地蝦陸地飛蝦,還能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抗癌等,遠銷韓國和澳大利亞等國家。這些訊息讓陳華偉眼前一亮,一個大膽的想法在他心裡形成了:養殖昆蟲。有了這個想法之後,他開始收集有關的昆蟲知識,購買書籍,並通過各種途徑尋覓研發這種產業的開拓者,直到他結識了山東農業大學昆蟲研究所、植保學院教授劉玉升,他的計畫才得以實現。

陳華偉在山東農業大學學習了半年多,他跟著植保學院的學生去聽課,看研究生做昆蟲研究,讀了很多與昆蟲有關的資料報告。“那段時間,覺得自己充實了很多,明白昆蟲系列產品的開發和相關產業化鏈條正在興起,幹這一行很有前景。”陳華偉說,一些昆蟲除了食用和藥用以外,還能開發做飼料的昆蟲和天敵昆蟲、觀賞昆蟲,將形態各異、外形美觀的昆蟲於方寸之間做成標本,鑲嵌琥珀或置錦奩,可以開發諸如葫蘆蟲具、竹編蟲具等多個系列的工藝品、家居用品及動物觀賞教學標本。

艱難創業,開始賠了1萬多

2004年初夏,陳華偉在新泰龍廷鎮榆山嶺上租了十餘畝地,準備實施他構想已久的養蟲計畫。然而,陳華偉要養蟲子的訊息在村里卻引起了軒然大波。“放著好端端的生意不做,跑到山上養蟲子,你簡直是瘋了。”他的想法首先遭到了家人尤其是父親的強烈反對。村民聽說陳華偉要養蟲子,也說:“聽說過養蜂的,養蠶的,還沒聽說養螞蚱、屎殼郎的呢。養蟲子怎么可能掙錢?”陳華偉努力和家人、朋友解釋,但很難讓大家都相信他。父親甚至說他不走正道就和他斷絕父子關係。面對各種各樣的質疑和責備,陳華偉覺得很委屈,但是他又想到,一個新的產業在誘惑著他,正因當地還沒有,大家才不理解,他就是想試試,養成功了,也能給當地老百姓帶出一條致富的路子。

想通了的陳華偉毅然放棄了自己辛勤經營幾年的企業,在榆山嶺上建起了幾間房子,搭建了幾十個網棚,從此就住進棚里,從適應性較強的蝗蟲養殖開始試驗,每天細心地觀察、記錄、總結著蟲卵一天天的生長變化情況,生長習性和昆蟲食物構成。在拱棚養殖蝗蟲中,棚內溫度和濕度的控制,他逐漸摸索出了經驗。與此同時,他又從四川購進了“獨角仙”幼蟲進行養殖試驗。“獨角仙”以牛糞等為食物,由於經驗不足,他投放的飼料牛糞沒有經過充足的發酵,結果導致“ 獨角仙”幼蟲全部死亡,一下子讓他損失1萬多元。陳華偉為此很苦惱,但他沒有泄氣,繼續著他的試驗。

“當時的工作站荒涼偏僻,一到晚上,榆山深處不時傳來陣陣狼嚎,還有許多黃鼠狼和野貓經常來搗亂,啃咬網棚。”陳華偉一晚上要起來幾次驅趕它們。“只要我認準了的事,就一定堅持走下去。”陳華偉終於挺了過來,他的努力沒有白費。在200平方米的網棚里,他成功繁育四茬蝗蟲,當年收入2萬多元。在接下來的 黃粉蟲蝴蝶等的養殖試驗中,也是捷報頻傳。為了研究蝴蝶在北方乾旱寒冷地區的養殖技術,陳華偉建起了養蝶網棚,他一頭扎進棚里,從蟲卵到幼蛹到作繭,進行觀察研究。

做大產業,60多人來加盟

經過兩年的努力,陳華偉的 蝗蟲產業化基地新泰工作站已經發展成為 山東省蟲業協會循環經濟示範園,園區占地十餘畝,以蝗蟲產業和循環經濟為特色,以養殖、銷售、加工蝗蟲為主,兼營以蝗蟲等綠色飼料飼養的 螞蚱雞蟈蟈和以蝗蟲糞、雞糞為有機肥料的綠色無公害蔬菜以及綠色魚塘,建立了蝴蝶和 蜻蜓示範園。

以陳華偉獨創的“ 陳氏百蟲宴”為主打菜品的 陳氏餐飲有限公司加盟商已達50多家,分布在江西、黑龍江、新疆、河南、山東等十幾個省份。陳華偉這個養蟲子的人,成了十里八鄉有名的人物。附近的村民有空沒空都到他網棚邊上轉轉,就連當初堅決反對他養蟲子的老父親也來幫忙。2007年的一天,陳華偉用自己新買的轎車,將父親接到榆山嶺上,陪著老人把園子看了個遍。起初老人沒說話,只是一個勁兒地點頭,最後,才語重心長地對兒子說:“要真是條正道,就領著大伙兒乾,鄉里鄉親的要幫扶著點兒。” 陳華偉說:“您老放心,我就是這樣想的。”

在陳華偉的帶動下,周圍許多村子的村民都對養蟲產生了興趣,有的開始試著養殖。離基地四十多里的汶南鎮單家莊的陳洪寶,以前建了大棚養鴨,後來賠了錢,大棚就閒了起來。陳洪寶慕名找到陳華偉,問能不能在大棚里養蟲子,陳華偉多次來到他的大棚,指導他對大棚進行了改造,為他提供了飛蝗幼蟲,手把手地教給他養殖技術。就這樣,陳洪寶在廢棄的大棚里養殖東亞飛蝗300平方米,僅冬春兩季蝗蟲產量就達500多公斤,當年就收入20000多元。同陳洪寶一樣,當地許多農民開始從養蟲中受益。

看著養殖戶不斷增多,陳華偉又想,要將昆蟲養殖真正形成產業和規模,必須加強產、供、銷協調和相關的技術服務工作。2006年11月, 新泰市蟲業協會掛牌成立,首期發展會員60多個,陳華偉當選為協會理事長。隨後又成立了“ 新泰市華偉環境生物與資源昆蟲研究所”,投資30多萬元,建立了技術推廣服務中心。2007年5月,他還在示範基地舉辦了全省資源昆蟲養殖技術培訓班,培訓了來自全省各地的200多名昆蟲養殖業戶,經檢驗合格的會員和其他養殖戶的昆蟲產品,都以“六足莊園”牌商標統一銷售到全國各地,有的還打入了國際市場。

籌劃發展,種菜用天敵昆蟲滅蟲

陳華偉 陳華偉

1月23日上午,記者來到位於新泰市龍廷鎮北站村的“六足莊園”,穿過院牆外貼滿的各類巨幅蟲子的照片和介紹詞,就到了後院蟲子的世界。雖然是冬天,但剛踏進後院的門映入眼帘的卻是滿眼的綠色——各種蟲子的養殖區全部用綠色紗網搭建而成,懸掛著寫有“蜻蜓棚”、“蝴蝶棚”等牌子的蟲類的養殖區錯落有致。“六足莊園”莊主陳華偉正從蜻蜓棚後面轉出來。陳華偉個子不高,乍一看是個很靦腆的年輕人,但只要一談及與蟲子沾邊的事,就變得非常善談,兩眼閃爍出異樣的光彩。陳華偉說,冬季是淡季,一些餐飲和觀賞活動都沒開起來,趁著現在不忙正在籌備企業規模擴大的項目。在後院南端裝飾一新的 昆蟲食品加工車間已經開始試點生產,為適應市場需求,今年冬天又新擴了幾條生產線。

與後院大門一路之隔的一塊空地上,幾名建築工人正在打地基。陳華偉稱, 新泰市六足蟲業養殖培訓中心設在前院,看到許多學員都在這裡參觀學習,卻住在新泰市裡的賓館裡,他便有了在基地建賓館的念頭,讓學員在這裡吃住,也可以接待來參觀的遊客。陳華偉指著路旁邊一棵楊樹說,今年冬天美國白蛾鬧得很兇,原因就是白蛾的天敵胡峰的減少。這又讓他動了開發天敵昆蟲的念頭,陳華偉說他剛在西張莊買了一塊140畝的地,準備在那裡開發個試點,種植的蔬菜全部採用天敵昆蟲滅蟲。

“昆蟲世界是一個讓人類永遠也探索不完的世界,昆蟲產業是一個空間和潛力都非常巨大的產業。”陳華偉說,他一直在努力,要把這個產業做大做強,做出品牌,形成拳頭,這就是為什麼他一直執著地苦心營造“六足莊園”的原因。

網爆茂名全國人大代表建私人風水豪宅

南方農村報訊 站在廣東茂名化州市楊梅鎮坡咀村黃槐垌自然村(以下簡稱“黃槐垌村”)村口,一座7層建築格外醒目,雖然門前的牌子上標明此處為“黃槐垌村文化活動會所”,但在一些村民口中,這裡卻是一處“私人豪宅”,其“主人”是當地富豪陳華偉。

陳華偉現任全國人大代表、深圳華訊偉業集團董事長,據稱身家30億,2010年在胡潤慈善榜上排名全國第85位。2005到2010年,陳華偉在慈善方面的投入是4760萬元。

去年底開始,網上陸續出現了針對陳華偉的“舉報”,稱“陳華偉假公濟私,占用農村集體土地72.3畝,修建屬於其私人的風水豪宅,當地政府為了掩蓋事實,將陳華偉的豪宅命名為‘黃槐垌村會所’”。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