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莊殲滅戰紀念碑

陳莊殲滅戰紀念碑

本詞條有兩方面的內容:一是陳莊殲滅戰紀念碑;二是相關聯的陳莊殲滅戰舊址。

基本信息

殲滅戰紀念碑

陳莊殲滅戰紀念碑 陳莊殲滅戰紀念碑

靈壽縣橫山湖東岸非常溢洪道南端的“南探花樓”小山頭上,翠柏掩映著陳莊殲滅戰紀念碑和造型優美的碑亭。1939年9月25日,日本侵略者為了殲滅我抗日武裝力量,搗毀設在這裡的黨政機關,糾集日偽軍1500餘人,對陳莊進行圍剿。八路軍120師師長賀龍率部星夜赴敵,與晉察冀邊區聶榮臻部互相配合,經過五晝夜的喋血戰鬥,殲敵1500餘名,消滅敵酋水源旅團長。該戰役被中共中央譽為抗日戰爭相持階段敵後抗戰的一次“模範殲滅戰”,當時的國民政府致電賀龍“對敵陳莊血戰,盡殲敵人,予敵重大打擊,樹立華北抗戰之楷模,振軍威於冀晉,特傳令嘉獎”。陳莊殲滅戰成為抗戰時期共產黨領導的軍隊在石家莊地區乃至河北省範圍內一次殲敵最多、規模最大、對全國抗戰做出重大貢獻的一次戰鬥,在全國產生了廣泛的影響。本區主壩處是當年阻敵的谷口,跌姑崖與南北探花樓是我軍主陣地,自解放後至今,每年都有不少遊人來祭奠在這場戰鬥中壯烈犧牲的英烈。

殲滅戰舊址

陳莊殲滅戰舊址 陳莊殲滅戰舊址

陳莊殲滅戰舊址位於 靈壽縣陳莊鎮橫山湖旅遊度假區內,2001年,被公布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9年,被命名為“河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舊址包括南曇花樓、北曇花樓、跌骨崖三部分,面積共3.7萬平方米。

陳莊殲滅戰紀念碑 陳莊殲滅戰紀念碑

陳莊殲滅戰舊址,東北連阜平縣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晉察冀邊區政府舊址,西南接平山縣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革命聖地西柏坡。基地歷史背景深厚,具有廣泛的社會影響。基地所在地陳莊是晉察冀邊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軍事要地,邊區政府、抗大二分校、邊區公安局、糧食局、邊區銀行等許多後方機關駐紮在這裡。

陳莊殲滅戰舊址隸屬靈壽縣委宣傳部,現有工作人員9名,其中管理人員兩名,技術人員4名,講解員兩名,其他人員1名。主要紀念建築設施包括:陳列館、陳莊殲滅戰紀念碑、陳莊殲滅戰烈士墓碑、陳莊殲滅戰烈士墓群、賀龍指揮部、孫毅骨灰撒放處碑等。館藏文物豐富,主要有:賀龍用過的書包、軍用地圖、相冊、繳獲的武器彈藥等文物,還有胡耀邦、張宗遜、劉道生、孫毅、黃新廷、呂傳贊、洪毅、張敏等為陳莊殲滅戰的題詞,賀龍同志為橫山嶺水庫的題詞等。有反映陳莊殲滅戰背景、經過及意義的陳展1000餘平方米,總投資1000餘萬元。

基地每年都有來自全國各地的幹部民眾參觀學習,接受教育。近三年來,平均每年來此學習參觀達20餘萬人次。聶榮臻元帥之女聶力、賀龍元帥之女賀曉梅、洪學智將軍之子洪虎、還有李中權、陶漢章兩位將軍等先後來基地參觀。石家莊陸軍指揮學院等三所院校,將其確立為教育基地。這裡已成為對廣大幹部民眾進行愛國主義、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場所。

殲滅戰陳列館

陳列館主體介紹

坐落於河北省石家莊市靈壽縣橫山嶺水庫岸邊的陳莊殲滅戰陳列館始建於2010年。水面面積一萬餘畝的橫山嶺水庫,就是當年“陳莊殲滅戰”的主要戰場。水庫旁的半山腰上,陳莊殲滅戰陳列館坐北朝南,與百米外的“陳莊殲滅戰紀念碑”遙相呼應。陳列館展廳面積1636平方米,分為前廳、序廳、尾廳及兩個大廳,下月即可進入陳列布展階段,部分內裝修工作將在布展時進行。陳列館預計明年開門迎客,屆時將免費對參觀者開放。

陳莊殲滅戰陳列館分為三部分:“陳莊殲滅戰”、“抗大二分校”和“靈壽革命史”。發生於1939年秋的“陳莊殲滅戰”,由賀龍元帥親自指揮,殲滅日偽軍1500餘人並擊斃敵少將水源旅團長,被譽為“模範殲滅戰”。陳莊還曾經是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第二分校所在地。該校為抗日前線培養輸送了萬餘名指揮員,其中有66人後來成長為共和國的將軍,被譽為“造就指揮員的搖籃”。

徵集展品豐富內容

原靈壽縣委黨史辦公室主任、今年78歲的王化勇依據相關歷史資料,已編寫了40多頁的“陳展大綱”,一一列舉了所需要的展品和資料等,比如賀龍和戰友們的塑像、120師軍旗、陳莊殲滅戰戰歌、浮雕、照片等。“這些實物和資料,我們目前有一部分,其餘的正在徵集。尤其是當年的老照片,非常珍貴。如果能通過晚報從民間徵集展品,將會大大豐富陳列館的內容。”王化勇說。

靈壽縣委宣傳部 面向社會徵集文物和資料,主要包括:反映“陳莊殲滅戰”、“抗大二分校”和“靈壽革命史”的有重要意義的實物(包括兵器、生活用品、生產工具、老照片、回憶錄等);相關的歌曲、革命故事和影視資料;陳莊殲滅戰倖存者或者戰士後人的線索。希望社會各界人士積極提供線索,踴躍捐贈。為鼓勵個人或單位捐贈,相關部門將對捐贈人頒發榮譽證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