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瓊林

陳瓊林 (1923.. - 1941),廣東省汕頭人,幼年在廣州旅汕國小、汕頭女子中學讀書,1938年遷居上海,進膠州路女子師範學校讀書,1939年秋,去茅山地區參加新四軍,在一師一旅服務團工作。她能歌善舞,文靜端莊,工作積極。1940年夏加入中國共產黨。1941年2月隨服務團到如西縣發動民眾,進行擴軍,被中共如西縣委挽留任秘書。在抗日游擊戰爭中,她常常隨軍轉移,一駐下來就抓緊處理事務,學習檔案,調查匯報,起草文稿,常常夜以繼日,通霄達旦。是年9月3日縣委移駐如皋西鄉董家莊,傍晚時遭石莊偽軍襲擊,她臨陣不亂,將包好的檔案印章捆在身上,從莊後突圍時溺水犧牲。遺體葬王陳莊,後火化,骨灰置如皋烈士陵園。

基本信息

新四軍烈士

陳瓊林 (1923.. - 1941),廣東省汕頭人,幼年在廣州旅汕國小、汕頭女子中學讀書,1938年遷居上海,進膠州路女子師範學校讀書,1939年秋,去茅山地區參加新四軍,在一師一旅服務團工作。她能歌善舞,文靜端莊,工作積極。1940年夏加入中國共產黨。1941年2月隨服務團到如西縣發動民眾,進行擴軍,被中共如西縣委挽留任秘書。在抗日游擊戰爭中,她常常隨軍轉移,一駐下來就抓緊處理事務,學習檔案,調查匯報,起草文稿,常常夜以繼日,通霄達旦。是年9月3日縣委移駐如皋西鄉董家莊,傍晚時遭石莊偽軍襲擊,她臨陣不亂,將包好的檔案印章捆在身上,從莊後突圍時溺水犧牲。遺體葬王陳莊,後火化,骨灰置如皋烈士陵園。

原玉溪軍分區任第三營營長

簡介

陳瓊林,雲南玉溪新平縣揚武鎮人。多年從事趕馬幫武裝經商,所到之處,拜訪接觸過一些進步人士。1948年到普洱曾訪過普洱中學的進步教師;同年還幾次到峨山走訪了峨山中學校長和教師,受到他們的影響,陳瓊林思想有了進步。 1949年5月,任“滇黔人民自衛軍”新平支隊副支隊長,後投奔峨山游擊隊。1949年9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滇黔邊區縱隊獨立第一團副團長,1950年4月,成立玉溪軍分區任第三營營長。 1951年1月,陳瓊林被錯誤處置,直到1983年冤案才得以平反,恢復了歷史的本來面目。

痛擊敵26軍工兵營

陳瓊林投靠滇中游擊隊之前,董治安率峨山游擊大隊到了峨山城開展工作,被敵26軍工兵營從玉溪方向前來追剿,而峨山游擊大隊,又早已在前一天就撤回山區去了。這時恰好陳瓊林率其武裝到了峨山城外8公里的大麥地村,國民黨26軍工兵營偵察到大麥地有武裝駐紮,認為是滇中游擊大隊,便貿然進攻。因大路山高谷深,怕中埋伏,便從山頂沿山樑襲來。陳瓊林聞訊後,興奮得說:“來者不善,你既然找上門來,就給你點顏色看看,反蔣嘛,對老黃狗(指國民黨兵)應狠狠痛擊”。於是便把自己的部隊帶到小發克村山頂上,在險要的地方埋伏起來。不一會,只見工兵營從山坡下滿不在乎的爬上來,到了埋伏地帶,陳瓊林一聲號令“打”!機槍、步槍子彈一起射向敵人,敵人“呀呀”的喊叫著立刻倒下了十幾個。陳部用排槍不停的掃向敵人,打得敵人驚慌失措,紛紛向坡下逃去,敵人驚定之後,便用其全部火力,向山頭猛攻,但陳部已安然轉移,敵人只好氣急敗壞的抬著死屍轉回去了。

接受整編

1949年5月,任“滇黔人民自衛軍”新平支隊副支隊長。陳瓊林不甘當李潤之的助手,積極設法擺脫李潤之的控制,投奔共產黨領導的游擊隊。他聽說峨山中學全校師生上山打游擊了,由於陳和峨山中學領導及教師有點交情,便與其弟陳瓊書率其反蔣武裝300餘人,毫不猶豫地奔向峨山投靠滇中游擊隊。
峨山游擊大隊領導人、地委成員楊履然及省工委領導李雨楓對陳氏兄弟做了許多工作;陳瓊林同意峨山游擊對派代表到其部隊作革命教育工作。峨山游擊隊派張達、董滄鷗到陳部隊,作“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及解放軍應徹底為人民服務等思想的宣傳教育工作。生活上行動上完全和戰士打成一片,教他們唱歌跳舞,講革命形勢,講勝利後的前景,使部隊精神面貌煥然一新,朝氣蓬勃,陳瓊林對此十分高興。另外峨山甸中地下黨區委書記熊文義,也經常發動民眾對陳部送肉送小菜,並不斷宣傳“游擊隊是我們的親人”,表達了人民對自衛軍的無比信賴和熱愛。陳部從未受到過民眾如此的親熱和對待,對反蔣自衛軍產生了感情。6月,又遇到可甸五村建立人民政權,民主選舉村長,請陳瓊林弟兄去參加,會場上鑼鼓喧天,耍獅子,唱花燈尤其是篝火堆前,一片歌聲,一片笑語,領導帶戰士唱,村幹部帶著民眾唱,呈現出官兵一致,軍民一家的熱烈情景,使陳氏弟兄深受感動。選舉開始了,該候選人到篝火前坐下,並在每個人身後放一個小盆,民眾每人發給一粒豆子作選票,按順序進行投票,看中誰,就把豆子放入誰後面的盆里,最後誰的盆里豆子最多,誰就中選。陳瓊林感慨地說:“只有共產黨,才能給人民真正當家作主,我們還計較什麼,我心悅誠服的要參加部隊”。第二天由部隊領導董治安、楊履然在紅保岩村與陳氏弟兄全面進行商談,陳氏弟兄接受了我游擊隊的意見,把所有武器輕機槍4挺、大小卡柄10支、步槍250餘支交給峨山游擊隊統一分配使用。陳部人員除不能脫離生產和其他人員外,留下70餘人編入峨山游擊大隊。陳瓊書以到昆明戒煙為名離隊。
陳瓊林起義,改善了滇中地區游擊隊的裝備,對部隊發展壯大起到了很大作用。6月,峨山游擊大隊在省工委的指示下,擴編為滇中游擊支隊,陳瓊林也是支隊領導之一,它謙虛謹慎,努力學習,對人和氣,受到大家讚許。
1949年7月,滇中游擊隊進軍新平,在揚武駐紮了1個月,在這期間,陳對部隊的生活慷慨無私供給,並積極協助董治安等同志調解平息了魯魁山的械鬥,還把揚武一帶的農民組織發動起來,建立區政權。9月初,滇桂黔邊區決定將滇中游擊支隊擴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滇黔邊區縱隊獨立第一團”,委派陳瓊林為團副,他常駐連隊,能與戰士同甘共苦。這一時期,因他人熟地熟,做了很多的統戰工作,並親自到大平掌,作李潤之的工作,促其中立,不妨礙我們工作。

剿匪戰鬥

1950年4月底、5月初“雲南反共救國軍”在我滇中地區進行大規模的反革命土匪暴亂。大量搶劫公糧、稅款和殺害我工作隊員及區鄉幹部。 當時玉溪軍分區3個獨立營,武裝力量千餘人,剿匪任務極其緊急。從4月18日起奉命出發,馬不停蹄的四處奔襲,八方追剿,有的只能以排為單位襲擊敵人,有時又集中兵力殲滅敵人;有時幾天吃不上飯,睡不好覺。
土匪還分散在各地,大股土匪還肆無忌憚為所欲為的進行著騷擾破壞。玉溪地區根據省委剿匪會議精神,立即組織玉溪地區一元化剿匪主力,在軍事上打擊政治上瓦解敵人,發動民眾,對敵重點圍剿。軍分區3個獨立營經過一些較大的攻堅和圍殲的戰鬥。
一營在河西羅得舊擊潰“反共救國軍”軍長白廣金、期永金等600餘人,在峨山大發那殲滅“反共別動第二縱隊”王方雄部,在江川安化擊潰“反共救國軍滇中獨立師”金紹雲主力。
二營在華寧圍攻集中在登樓山的800多土匪,經過1天1夜激戰,把土匪擊潰。在江川上頭營與金紹雲、金來髮匪部激戰的一營和二營配合野戰軍116團、109團在孤山全殲金紹雲匪部,掃清江川匪患。
第三營在剿匪中屬較分散的一個營,基本是以連排為單位機動的剿匪部隊,跑的路最多,打的戰最多, 
三營營長陳瓊林率隊奔波於通海、河西、峨山、新平……在揚武高粱沖、順水溝、反毛沖、魯魁山一帶與當地基幹隊配合殲滅或痛擊了方曉清、易承鼎等土匪。
6月“抗共軍”第二縱隊歐陽傳貴糾集穆鳳藻、李長貴、陳希凱等土匪1000人左右在峨山塔甸圍攻我分區第三營,我第三營有勇有謀,進行反擊,奪下敵人占領的高地後,四面向敵出擊,打得敵人暈頭轉向,四處奔逃,活捉匪首趙偉,逼迫匪首李如瑾繳械投降。逃匿四散的土匪被我軍搜捕,從此肅清了峨山縣土匪。在剿匪戰鬥中。陳瓊林任勞任怨,有勇有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