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炳炎[光纖光纜專家]

陳炳炎[光纖光纜專家]

陳炳炎,1938年生, 原籍新民市腰高台子鄉東高台子村。現任蒙縣順泰客運有限公司總經理,通俗文藝研究事、瀋陽詩詞協會理事,阜新市詩詞學會名譽會長、阜蒙縣詩詞學會副會長、瀋陽個體勞協常務理事、瀋陽市慈善總會副會長、阜蒙縣工商聯副會長、政協常委等職。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童年受盡顛沛之若,曾與母親乞討為生。早年在家鄉讀書、種地、學木匠。改革開放過上好日子。一度成了種田大戶,後來經營汽車客運。富了不忘民眾,扶困濟貧,捐資230多萬元,先後扶助3個敬老院,建立13所希望國小。他酷愛詩詞,常以詩詞反抒寫對人生的感悟和對生活的熱愛。出版過《星星•月亮•太陽》、《心聲集》、《心志詠》、《托起夕陽照金秋》、《盛世春風》等詩集。

陳炳炎先後二次被評為瀋陽市勞動模範,二次獲瀋陽市希望工程功勳獎。2004年獲阜新市五•一勞動獎章,並被評為省扶貧先進個人。他的家庭先後被評為瀋陽市十佳文明戶和全國文明家庭。05年被評為感動瀋陽十大慈善人物之一。06年被評為中華世紀風采人物。

訪談資料

我從1990年借46500元買第一台舊大客車,到2000年,我已經發展到10輛大客車。我已從一個地道的的瀋陽郊區農民發展成養車專業戶,會說話的人叫我陳老闆,其實我就是一個農民。日子在忙忙碌碌中走到2000年,那一年我擁有固定資產300多萬元。雖然,我在當時還有百萬元外債,但車軲轆一轉,掙錢還債應該是不成什麼問題。在2000年的時候,經過10年的商海泛舟,經過10年的艱苦奮鬥,我的事業平穩發展,企業走上了正軌,孩子們都已成家立業。好多人說我功成就,該享清福了。

那一年,我62歲,創業初期,苦辣酸甜,人生的溝溝坎坎我都艱難的走過。回想我買第一台車,我已經走過10年的年華,這10年,我經歷了很多很多,我由黑髮走到白髮。朋友,鄉親們都勸我應該滿足了。就該歇一歇腳。享受自己的勞動成果。我也不是坐吃山空,我的10輛車每天都在掙錢。我再發展,那就是傻瓜。

可我和別人不一樣,我是一個執著的人,我非常自信,在創業的路上我不想歇腳,我自信我有能力和精力再乾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我的心不安份,我是一個詩人,詩人的浪漫融進現實,便給了我事業發展無窮的動力。我愛我的母親,敬重我的母親,我心底有一個夢想,為了母親沒能實現的願望,我要回報社會,回報人民。我覺得我對社會貢獻還不大,對於公益事業我做得也不多。我以詩中常寫道,家富年高應求安,何必疆場再周鏇,自認扶貧有我份,坐享不創心不安。

我覺得我只有增加車的數量,邁大步,大發展,勇於克服前進路上的重重困難,只有戰勝小富即安的消極思想,克服滿足心理,才能看的更高,飛得更遠。我有一顆向上的心,我想飛越我的夢想,我覺得飛翔的夢想一定會實現。

鄧小平說發展才是硬道理,發展才能使企業,有永久的生命力,只有提高企業的效益,才能更多的做慈善事業。鄧小平的思想讓我產生質的飛躍。

2000年的時候,在我企業發展觀察家如魚得水的時刻,我決心西進阜新發展。當時許多人不理解,有人說:“老陳頭真得瑟,他到阜新養成賠的褲叉子都穿不上。”我沒怕穿不上褲叉子,人到這個世界上,本來是赤條條來,又赤條條走,穿不穿褲叉不在乎,在乎的是我對社會的責任。

我有我的責任,我的責任是對得起我逝去的母親,來世界上走一遭,儘自己最大所能,為社會做點事。實現母親大孝孝天下理想。

我打算來阜養車的那一天,很多同行為我送行,我不會喝酒,也不會抽菸,離別的時侯,我感動了,朋友的情誼不就象一杯濃濃的酒。酒不醉人人自醉,想到離別新人遠走他鄉。此時,雖然是創業的豪情萬丈,但是離別的傷感,還是讓我熱淚盈眶。同行們說:“老陳,你這人最講誠信,走哪差不了。”感謝朋友對我公正的評價,朋友是我創業成功的動力。

2000年,我從新民到阜新養車,是我二次創業最艱難,最若澀的日子,最初到阜新,我簡直到了走投無路的地步,原來阜新到泡子這趟客運線是最亂套了,整天打架,車主和車主打,乘客和乘務員打,泡子線的車,往東門那一站,過來一個乘客大家招呼,大夥搶,等到乘客上了車,就象上了賊船,上去你就別想下來,不能換車,你要是著急辦事呀,急死你沒人管。如果乘客上了車,司機就從南門轉到北門,從東門轉到西門,半天開不出縣城,走到那個屯子,客車一停,書機抱膀抽菸在那等客,啥時乘客上車,啥時走。幾十台客車都搶人多時上線,早晚沒人跑一宿。車主中許多人養車養夠了,掙不著錢,淨打架,車也破了都沒錢更新,都想把車賣了。聽說我從瀋陽來阜新買車,小客車的許多車主都樂壞了,紛紛把車賣給我。剛開始時收購,一輛舊車連續能賣三萬元,新車不到五萬元。但是後來車價由三萬元一直升到七八萬元。

我剛開始籌集資金100萬元,我把自己養的5台大客車承包出去,其中承包費一年一共50萬元。

2000年2月17日,我和兒子陳成來到阜新,那天收購幾輛車,2月18日又收購幾輛,這時侯,先頭賣車的看人家後賣車的賣的貴,心裡不平衡了,他們到阜新客管處投訴,說我用坑蒙拐騙的辦法收購車輛。19日客管處來人說讓我停止買車,買到手的車也不讓跑了,我一想這不亂套了嗎?急忙找到我的詩人朋友劉文玉,劉文玉早年在阜新呆過,多虧朋友的溝通運作,阜新縣的領導出面,這車我才能繼續買。花了197萬元,買了51輛車。

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將泡子線的小客收購51輛,我剛到阜新時在縣城設一個駐在點,在泡子設一個駐在點,縣城的駐在點設在縣城,東六農機校院內,那裡有一排平房,原來是培訓教室,一年租金1萬元。技校還有個食堂。剛開始,我尋思這兒還挺省心,有地方停車,有地方吃飯,時間一長,我看明白了,這地方是個賊窩,晚上車停在院裡,輪胎也丟,汽油也丟,車上的零件也被人拆下偷走。院子裡打更的人和外邊的人摻和一起偷東西。晚上,有人往我院裡扔石頭,砸汽車,威脅我。

先賣車的人,有的心裡不平衡,處處與我做對,有一個新邱的一台客車的車主,拿刀子追我車上的司機,威脅我司機,後來司機打三輪跑了,才算完事。

初到阜新,我的內部管理也存在許多問題,有的售票員和司機一起私吞票款,志票不扯票,撈賣票的錢,我的車天天營運,天天賠錢。一個月賠五六萬元。收購的車輛大部分需要更新,我簡直陷入絕境。但是,面對困難我心態平和,我覺得一個人活在這個世界上,你不能改變環境,但是你可以改變自己,身陷絕境是對我創業的一種挑戰,在絕望中看到希望,是智者的明智,逆境成為我創業飛躍的動力。阜新的二次創業,那是對我人生的厲練,讓我挑戰自己,使自己絕處逢生,用拼搏和奮鬥不斷讓我的人生閃光。

阜新創業的日子,讓我更深刻的認識人生,一個人當困難和壓力襲來的時侯,關鍵是你自己心態的平和,如何應對困難的挑戰,是一個人應具備的素質,一個人心中無私,沒有自己,才能把困難看得風淡雲清,才能走過泥濘的路,迎來一個風和日麗的艷陽天。經過一系列的磨難和困苦,我終於在阜新理順了客運業務,第二次創業終於苦盡甘來。

那次阜新縣政府客運處,交通隊聯全發文,要整頓交通秩序,我原來在廣場發車,後來改為農機院裡發車,車在院子裡,乘客看不見,我多方溝通理順,我總結了兩句話,處處有卡,處處無門處處門。

剛開始辦一件事,看著沒什麼問題,可一路跑起來,處處卡你,雖然有一種走投無路的感覺,但只要你不激化矛盾,善於處理矛盾,你說話的語氣,你辦事的神情,你對別人的態度,都是你辦事成功的條件,我寫下這樣的詩句;

有路無路看自身, 若寬若窄在爭拼;

輸贏本是尋常事, 何必怨天又尤人;

後來,我將所有的車輛納入統一管理,關係理順,創辦了順泰客運公司,我覺得創業就在人的素質,任何事情,任何環境,都是順應環境,適者生存,只能改變自己,順應社會,在詩中,我這樣寫道:

發展如登山,步步過難關;

事業前景好,苦儘是甘甜。

水到渠成,在阜新各級領導的關愛下,在阜新朋友的鼎力協助下,順泰公司終於成立了。第二次創業,經過風雨,才見彩虹,真是苦盡甘來。

發展又登阜新山,

艱難困枯練人丹。

良策人民兩條腿,

加快達峰看朝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