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根林

陳根林

陳根林,男,1971年生,江蘇省南京市金牛湖人。幼時受祖父影響習練書法,常以蘆葦桿、石塊作筆,遍臨名家碑帖,後專攻小楷,其書風遒媚、秀逸,結體嚴整、筆法圓熟。近年痴迷國學,傾心書寫《金剛經》、《道德經》、《心經》、《三十六計》、《安樂銘》、《孫子兵法》等傳統國學精華。

個人簡介

作品經常在國內大賽中獲獎,多幅作品被加拿大、日本、新加坡、香港、台灣等國內外書法愛好者收藏。現為中國書畫院高級院士、中國書畫院江蘇分院院長、江蘇省文化廳主管《丹青世界》顧問。

藝術年表

1992年華山書法藝校首屆學員作品大聯展銀獎
1999年澳門回歸中國畫、攝影作品大展

2000年新世紀全國中國畫、書法精品大展
2005年山東全國百名書畫家邀請展
2007年泰山捲雲迎春名家書畫展
2008年揚州“中國當代書畫50家”邀請展
2009年杭州書畫名家邀請展
2010年國土資源部大地情·國土魂邀請展
2011年中國書畫院授予“中國當代傑出陶瓷藝術家”,作品《玉鸞謠》、《寒窯賦》被中國書畫院永久性收藏。
寒窯賦 46x136cm寒窯賦 46x136cm

藝術特點

陳根林,江蘇省南京市金牛湖人。幼時受祖父影響習練書法,常以蘆葦桿、石塊作筆,遍臨名家碑帖,後專攻小楷,其書風遒媚、秀逸,結體嚴整、筆法圓熟。近年痴迷國學,繁忙工作之餘,每天夜深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人靜,沐手燃香,傾心書寫《金剛經》、《道德經》、《心經》……。
根林的小楷特點是嚴格遵循楷書的法則,毫不隨心所欲。他的小楷筆畫細小,每一筆的運筆都須嚴格地依法度去完成,起筆和收筆清晰分明,利索而不拖沓,提、按、頓、轉技法精熟,一絲不苟,毫不含糊,粗不為重,細不為輕,用筆能方能圓,正中渾厚,肥不剩肉,瘦不露骨,顯得遒麗、穩重而剛健。結體疏密得當,疏而不離,密而不犯,章法嚴而不呆,參差不亂,首尾協調,相映成趣。字大令其小,字小促其大,間隔適當,筆氣呼應,雖是楷書,但不板滯,能衝破嚴謹法度的束縛,有舒展之美,而在舒展中又無不包臧著法度,使筆畫線條、結體布局靈氣流暢,居靜以治動,頗含韻味。評價一幅小楷的優劣,首先審視其技法是否精熟,線條是否精妍,結體是否巧妙,氣韻是否靈動,有否清雅的書卷氣;形體是否新奇,章法是否合乎要求。根林書法正是合乎上述要求,故其小楷屬上品無
疑。
小楷與大楷一樣,可以達到修身養性,具有培養耐心與毅力的功效。根林的小楷注重平穩、勻稱、清晰、工整、自然美,結構要舒展開朗,使人在視覺上有遒勁秀麗之感。根林的小楷總體風格尚文,以秀麗遒勁為主。小楷一旦寫得粗獷肥濁,必失去典雅之意,古人說“大楷宜結密無間,小楷宜寬綽有餘”,學書必先學大楷,然後中楷、小楷,不同大小楷書之間可以互相促進,相得益彰。寫好大字的人,學小字不難,正如能舉一百斤的人要舉五十斤不難一樣,而慣於寫小字者,要寫大字就較為吃力。
根林常說小楷是書法藝術中較難學的一種書體,它的筆畫線條纖細,每一筆的成敗決定於毫釐之間,全靠筆端鋒杪的工夫,要練就嫻熟的筆法技巧,非一年半載之功,沒有堅忍不拔的精神,是不能成功的。現在不少人學寫小楷,往往急於求成,想一步登天,當他們見到別人寫得好時,希望自己也儘快寫好,但“徒見
沁園春. 陳根林 180x96cm沁園春. 陳根林 180x96cm
別人成功之美,不悟別人所致之由”。從我多年實踐經驗中,深深體會到想學到一家筆法,不是三朝五日的事,要以年為時間單位計算的。學古人碑帖,更不能朝三暮四,要靜下心來,心摩手追,才能得其筆法。學帖最忌同時學幾家,更不能三日打魚,兩日曬網,那是很難有成就的。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陳根林學習小楷時長年堅持踏實的治學精神和堅忍不拔的毅力,才造就了他今天非凡的藝術成就。
根林寫小楷,下筆雖輕,但指力腕力筆筆到位,故而不致飄浮,他寫的小字外緊內松,筆畫琉朗而不散亂,風神瀟灑而目晶瑩,經得起放大欣賞。寫好小楷對各種書法藝術的提高不無裨益。寫小楷必須靜心,只有靜心凝神,才能氣血平和,腰板挺直,體態從容,目不斜視,摒除雜念,靜中求動,達到一種忘我境界。陳根林的書法意境,可概括為一個靜字,欣賞他的小楷,讀者又不知不覺中會產生這樣一種感覺,如同進入寂靜的森林,在靜穆中讓人體察到躁動的旋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