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柏達

陳柏達(1949—)現代居士、佛學研究者。台灣省人。畢業於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歷任台灣省屏東師範副教授、教授,曾獲美國佛教會密勒學人創作獎、菩提譯作獎。著有《佛陀的人格與教育特色》、《佛陀教育思想的本質》、《佛陀如何啟發人的心智》、《改造命運的原理與方法》、《五福臨門》等多種;又有《淨土的見證》一書,擷取近千則實例,分為六冊,可謂皇皇巨著。閱此書可使不信佛者歸信於佛,使信佛而不想往生淨土者心動,使想往生淨土而信心不夠的人信心大增,使確信已可往生淨土的人,掌握充分的證據以勸人往生。台灣承天寺曾選印其中的七十八章出版,仍名《淨土的見證》。居士弘揚淨土法門的著作尚有《淨土的風光》、《淨土的原理》等。

陳柏達(1949— )現代居士、佛學研究者。台灣省人。畢業於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歷任台灣省屏東師範副教授、教授,曾獲美國佛教會密勒學人創作獎、菩提譯作獎。著有《佛陀的人格與教育特色》、《佛陀教育思想的本質》、《佛陀如何啟發人的心智》、《改造命運的原理與方法》、《五福臨門》等多種;又有《淨土的見證》一書,擷取近千則實例,分為六冊,可謂皇皇巨著。閱此書可使不信佛者歸信於佛,使信佛而不想往生淨土者心動,使想往生淨土而信心不夠的人信心大增,使確信已可往生淨土的人,掌握充分的證據以勸人往生。台灣承天寺曾選印其中的七十八章出版,仍名《淨土的見證》。居士弘揚淨土法門的著作尚有《淨土的風光》、《淨土的原理》等。

陳柏達(1929年12月19日-),台灣少見的天才型作家。13歲讀莎士比亞歌德叔本華陀思妥耶夫斯基尼采蘭波黑塞等等,14歲開始寫作,16歲公開發表詩作,自認“大概讀了五千本書”。2002年1月接觸楊銀波,兩者論戰篇目達十萬字左右,觀者無數,蔚為壯觀。楊銀波坦言:“我現在不是他的對手”。至2012年,已寫作8000多篇作品,多達5300萬字,陳柏達是一位不知疲倦的作家愛國主義者和世界主義者,是一位偉大的文學家,是東方文明最偉大的人物之一。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