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武話說中國經濟系列:為什麼中國人勤勞而不富有+非理性亢奮

開放與財富 金融與財富 股市與財富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第2版 (2010年12月1日)
叢書名: 經濟學人系列
平裝: 508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bkbka54867
條形碼: bkbka54867
尺寸: 23.4 x 17.6 x 2.4 cm
重量: 939 g

作者簡介

陳志武,美國耶魯大學管理學院金融學終身教授、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特聘教授、長江商學院訪問教授。金融學和金融資產定價領域最具有創造力和最活躍的學者之一。獲得過美國默頓·米勒(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研究獎、芝加哥期權交易所研究獎等多項重大獎勵。2000年,在一項頗得全球經濟學家首肯的世界經濟學家排名中,名列第202位(在前1000名中,僅有19人來自中國)。2006年,被《華爾街電訊》評為中國十大最具影響力的經濟學家之一。
1990年獲得耶魯大學金融經濟學博士學位,1995年獲聘為俄亥俄州立大學副教授。1998年創辦Value Engine(價值引擎)公司,2001年與兩個合伙人創辦了Zebra對沖基金公司。
先後出版了《為什麼中國人勤勞而不富有》、《非理性亢奮》《金融的邏輯》《24堂財富課》,《陳志武說中國經濟》等著作,其中《為什麼中國人勤勞而不富有》獲年度財經圖書大獎,並被多家媒體推薦為當年最值得珍藏的財經圖書。
主要研究方向:市場監管、資本市場、證券投資管理、公司治理、公司財務與組織戰略、股票定價等。

內容簡介

《陳志武話說中國經濟系列:為什麼中國人勤勞而不富有+非理性亢奮(新版)(套裝共2冊)》包括《陳志武話說中國經濟系列:為什麼中國人勤勞而不富有(新版)》、《陳志武話說中國經濟系列:非理性亢奮(新版)》。《陳志武話說中國經濟系列:為什麼中國人勤勞而不富有(新版)》內容簡介:歷史經驗告訴我們最“地大物博”的國家並不一定擁有最多的財富。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更重要的是能促進財富創造的制度機制及與其相配套的自由金融創新體系,它比有形的“地大物博”更重要更“值錢”。著名經濟學家陳志武教授以今昔對比和中外對比雄辯地證明了幾點:勤勞只能生產出更多的物質,而創造財富有三個維度“深度”、“廣度”、“長度”。這三種維度分別對應“勤勞和技術創新引發的單位時間生產率的上升”、“市場開放導致單位物品價值量上升”以及“良好的證券市場將未來收入現期化”。而三大條件的實現,則有賴於明晰的產權保護和開放的市場體系。這三大條件一起實現,才能使財富的創造最大化。
《陳志武話說中國經濟系列:非理性亢奮(新版)》內容簡介:你能僅靠工資致富嗎?為什麼現代社會出現了那么多“富可敵國”的富豪7他們致富靠的是什麼?
《陳志武話說中國經濟系列:非理性亢奮(新版)》告訴我們,現代社會致富的基本途徑是“股權致富”。股權能通過金融市場放大自己的價值,把未來的利潤變成現在的財產,使得財富數額不斷擴大。因此,必須以公正而完善的法治保護產權,信息自由流動以加強市場平衡,完善金融市場以促進資源配置,在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人們的財富才能越來越多。

媒體評論

說到經濟學理論,我沒有辦法跟那些經過嚴格理論訓練的人相比,比如錢穎一,許成剛、陳志武、白重恩等,他們常常能用現代經濟學的源流把事情說得很清楚。
——著名經濟學家、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吳敬璉
改變中國目前國富民窮的狀況,一方面可以減稅,另一方面,就是陳志武教授所講的,要改變資產配置。
——著名經濟學家,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經濟學和金融學教授許小年
陳志武教授的著作深入淺出,說理透徹,把財富創造的制度基礎講得很清楚,是難得的通俗經濟學讀物。
——著名學者,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 秦暉
陳志武教授具有健全的政治經濟學視野,這樣的視野在國內經濟學術界是少見的。他對紛繁的現實進行了技術經濟學的邏輯分析,進而進行了法律與政治的分析,從而更為準確地解釋了一個令人困惑的問題:為什麼中國人勤勞而不富有,甚至連基本的安寧也無從享有。
——獨立學者,九鼎公共事務研究所研究員 秋風
陳先生一針見血地指出了財富增長的制度性內涵,使我們明白,僅有個人的機遇和聰明才智是不夠的,在勤勞和富有之間還有一座必須建造的橋樑——好的市場經濟制度。
——著名財經媒體人、《財經》雜誌主編 何力

目錄

《陳志武話說中國經濟系列:為什麼中國人勤勞而不富有(新版)》目錄:
自序
歷史與財富
資本全球化的奇蹟
施正榮為什麼比乾隆皇帝更富有
“數”說“改革開放”165年
從世界變遷談中國的崛起
財富、資本與價值觀念
制度與財富
財富是怎樣產生的
為什麼中國人勤勞而不富有
過時的“地大物博”財富觀
什麼妨礙我們創業
農業發展的極限
太平洋貿易能否帶來長久繁榮
貿易保護主義會把中國帶回哪裡
印度比中國強在哪裡
……
產權與財富
開放與財富
致謝
《陳志武話說中國經濟系列:非理性亢奮(新版)》目錄:
金融與財富
中國人為什麼愛存錢
證券市場發展與共同富裕
美國基金公司為何比銀行創造
股市與財富
如何評價股市的貢獻
中國股市質量變差了嗎
股市半桶水
安然之謎
非理性亢奮——世界通信的故事
股市泡沫的危害——解讀美國股市危機
證券投資的風險管理
從人的行為偏差談“指數投資法”
……
媒體與財富
法律與財富
致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