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通史10

第二節 西北革命根據地的歷史地位(163) 第二節

圖書信息

出版社: 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第1版 (1997年3月1日)
精裝: 338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32
ISBN: 7561312490
條形碼: 9787561312490
尺寸: 20.6 x 14 x 2.2 cm
重量: 422 g

作者簡介

張豈之,西北大學中國思想文化所所長,中國思想文化史專家。江蘇南通人,生於1927年11月。1988年獲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1989年10月榮獲陝西省有突出貢獻的專家稱號。1988年12月被評為陝西省優秀博士生指導教師。195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同年考入清華大學文科研究所讀研究生。1951年在重慶教育學院任教。1952年在西北大學從事教學工作,1980年晉升為教授,1984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博士生指導教師曾任西北大學歷史系主任(1978年8月至1984年9月),西北大學副校長(1983年9月至1985年5月),西北大學校長(1985年4月至1991年8月)。現任西北大學名譽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西北大學中國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長。
史念海(1912-2001),教授。山西平陸人。1936年畢業於輔仁大學歷史系。197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國立編譯館副編審,蘭州大學教授、歷史系主任。1948年後,任西北大學、西安師範學院、陝西師範大學教授、歷史系主任,陝西師範大學歷史地理研究所及唐史研究所所長、副校長,陝西省歷史學會第一屆會長,民進中央委員、陝西省委主任委員。1956年獲全國先進生產者稱號。是第五、六屆全國政協委員。著有《中國的運河》、《河山集》(一至九集〈第九集為遺著〉),與顧頡剛合著《中國疆域沿革史》。
郭琦,西北大學前校長(1978.6-1982.3.22)、黨委書記(1978.6-1984.7.19)。四川樂山人,生於1917年7月。青年時期曾就讀於成都師範學校和四川大學中文系。

內容簡介

陝西通史10》主要內容:中華民族用自己的勤勞智慧創造了悠久的、綿延不斷的歷史和光輝燦爛的文明,陝西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人文初祖”軒轅黃帝安葬於今陝西省黃陵縣橋山;距今6000年左右,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遺存——西安半坡遺址——向我們提供了關於半坡氏族社會的全景。當時,先民們“以農業生產為主,同時也飼養家畜”。除此,陝西省臨潼縣附近發現的姜寨遺址、寶雞地區數百處仰韶文化遺存,以及陝北仰韶文化遺存的發現,都證明遠古炎黃時代先民們已經過著農業為主的生活。這說明原始農耕是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肇始的物質基礎。

目錄

緒論
第一章 大革命失敗後共產黨獨立領導陝西人民開展武裝鬥爭
第一節 陝西中國共產黨組織的建立和大革命
時期民眾運動的發展
陝西共產黨組織的建立和大革命時期陝西
的民眾運動(6)馮玉祥清黨反共和陝
西省革命的低潮(8)
第二節 中共陝西省委“九二六”會議
第三節 清澗、渭華起義和各地武裝暴動清澗起義(16)渭華起義(19)
渭北地區的起義(25)
第二章 陝甘邊和陝北蘇維埃運動的蓬勃興起
第一節 渭北革命根據地的創建與失敗渭北革命根據地的建立(27)渭北革命根據地的歷史地位和失敗的經驗教訓(33)
第二節 陝甘邊革命根據地的創建與發展
南梁游擊隊與陝北游擊支隊的會合(35)
陝甘邊游擊根據地的開闢(37)陝甘邊革
命根據地的創建(41)紅二十六軍南下的
失敗(49)陝甘邊革命根據地的鞏固與擴
大(51)第一次反“圍剿”戰爭的勝利(57)
第三節 陝北革命根據地的創建游擊戰爭的開展與挫折(59)陝北游
擊戰爭的進一步發展和游擊根據地的開闢(63)陝北第一次反“圍剿"戰爭的勝利(67)陝北省工農民主政府和紅
二十七軍的成立(70)
第三章 陝南蘇區的創建
第一節 紅四方面軍入陝前陝南人民的革命
鬥爭陝南的政治經濟狀況(74)陝南人民的革
命鬥爭(76)準備迎接紅四方面軍(79)
第二節 紅四方面軍的過境與陝南蘇區的創
建紅四方面軍過境及其影響(81)紅二十九
軍的成立和陝南蘇區的創建(84)馬兒岩
事變及其沉痛教訓(91)陝南戰役和陝南
蘇區的發展(94)陝南蘇區各項建設
事業的起步(100)
第三節 陝南人民革命鬥爭的發展
紅三軍過安康(102)安康起義(104)
爭取地方實力派的成功和紅色交通線的建立(108)
第四節 紅四方面軍撤離川陝革命根據地與陝南蘇區的挫折
陝南蘇區的淪陷(111)陝南人民的反抗鬥爭(112)
第四章 以商洛為中心的鄂豫陝革命根據地
第一節 紅二十五軍長征入陝與鄂豫陝革命根據地的創建
紅二十五軍長征轉移進入陝東南(117)鄂豫陝革命根據地的建立(120)反“圍剿”戰爭的勝利(127)土地革命的初步開展(133)培養地方民眾領袖(135)
第二節 紅二十五軍西征北上
鄂豫陝省委關於紅二十五軍西征北上的決策(136)斬斷西蘭公路18天(137)與西北紅軍會師陝北(139)
第三節 鄂豫陝根據地軍民的艱苦鬥爭紅二十五軍西征北上後鄂豫陝革命根據地的險惡形勢(140)鄂豫陝特委和紅七十四師的成立(142)紅七十四師的艱苦鬥爭(143)紅七十四師的整編(149)
紅七十四師堅持鄂豫陝革命根據地鬥爭的重大意義(150)
第五章 西北革命根據地的形成及其歷史地位
第一節 西北革命根據地的形成
中共西北工委和西北軍委的成立(153)
陝甘邊和陝北兩根據地連成一片(155)
西北革命根據地的歷史地位(163)
第二節 西北革命根據地的擴大
紅二十五軍與西北紅軍的會合(164)勞
山、榆林橋戰鬥的勝利(167)左傾錯誤
肅反及其危害(170)
第三節 中國革命大本營奠基西北
中央紅軍與西北紅軍會師陝北(174)東
征作戰與支援神府蘇區(179)西征作戰
與陝甘寧根據地的形成(183)紅軍三大
主力會師西北(186)陝甘寧革命根據地
的鞏固與擴大(188)
第六章 模範的抗日民主根據地陝甘寧邊區
第七章 豫鄂陝和豫鄂陝革命根據地的相繼創建
第八章 陝甘寧解放區從農村走向城市
大事年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