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省舞蹈家協會

陝西省舞蹈家協會

陝西省舞蹈家協會--成立於1980年9月,是專業性民眾組織,原名為中國舞蹈家協會陝西分會,1992年改為現名。趙長水現為主席。

基本信息

由來

陝西省舞蹈家協會是專業性民眾組織,原名為中國舞蹈家協會陝西分會,1992年改為現名。
陝西省舞蹈家協會成立於1980年9月,王文任主席、衛天西、井梅、呂峰、李開方任副主席。衛天西兼秘書長、範文煥為駐會秘書。
1989年4月召開第二屆會員代表大會李開方當選主席,衛天西、張國衡、張強、張勇、張禎祥、孫鴻、呂峰為副主席,範文煥為秘書長。衛天西、張國衡因病逝世後,又增補馬平為副主席。
1997年7月召開第三屆會員代表大會李開方繼續當選主席,張禎祥、張勇、馬平、孫鴻、呂峰、武世民為副主席。張禎祥病逝後,又增補韓淑玲為副主席。範文煥為秘書長、付玉文為副秘書長。
2006年3月召開第四屆會員代表大會,趙長水當選主席,程琳、韓淑玲、王宏、馬平、孫鴻、武世民、燕小軍、苗政、杜娟為副主席。馬平病逝後又增補方明、馬亞菲為副主席。陝西舞協現有會員約510人,其中包括中國舞協會員約120人。
20世紀90年代我們積極健全各省各市舞協的建立。目前除商洛市外,其他各市已相繼成立了舞協,使全省初步形成了舞協網路。
舞協既是我省舞蹈界的社會團體,又是我省舞蹈專業方面的一個活動組織的重要機構,幾十年來,陝西舞協曾組織80多次(期)“新作研討會”,“創作座談會”,以及有部分省、市參加的“劍舞學習班”、“長袖學習班”、“編導學習班”、“現代舞學習班”、“國際標準舞學習班”,以及“少兒舞蹈創作學習班”、“舞蹈教師訓練班”等,“堅持年年多辦班,專業要宣傳,人才多培養,活動靠骨幹,舞蹈更普及,開創新局面”。

成就

為增強工作的學術性,理論性,科研性,協會曾編輯出版《古舞叢說》、《舞蹈新論》等專著,編寫《舞蹈基礎理論》、《簡明中國古代舞蹈史》、《舞蹈創作基礎》、《舞蹈美學教程》、《舞蹈藝術欣賞》、《舞蹈表演學簡述》等六種學習教材,以及編髮《三秦舞苑》、《陝西舞蹈》等內部會刊。協會曾多次參加中國舞協舉辦的“吳曉邦舞蹈藝術思想研討會”、“賈作光舞蹈學術研討會”、“中國舞蹈論壇”等學術理論研討會,與省文化廳共同舉辦了有部分省、市舞蹈理論家、學者參加的《陝北秧歌》、《陝西民間舞蹈》、《陝西民間社火》研討會、發表、宣讀、評選獎勵我省選送的優秀論文獎近百篇,先後在全國報刊發表舞蹈論文、評論、文章近二百篇,一個以民舞理論研究的學術科研隊伍基本初具規模。
由文化部、中國舞協、國家民委聯合組織的《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的編篆出版,國家“8.5”“9.5”藝術學科規劃的“十大集成·志市”的重要項目。陝西舞協與省文化廳自1982年初成立了由李開方任主編、顏廣蘭、張禎祥任副主編的《民舞集成·陝西卷》編輯辦公室,在全省各地、市、縣藝術館、文化館同志的協助下,經過十年多的廣泛普查、深入收集、重點錄像、全面編纂,已於1995年由國家出版《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陝西卷》,其中文字約170多萬、插圖一千餘幅,不僅是我省建國以來第一部有關民間舞蹈珍貴史料,也是我省前所未有的民間舞蹈恢弘巨著。
陝西舞協與省文化廳等十多個單位共同發起,以西安市蓮湖區青少年宮為基地成立了“陝西省小天鵝藝術團”已成為我省少兒校外活動的著名的藝術品牌,也成為青少年校外文藝活動的重要陣地。已在國內外和社會上有了較大影響和知名度。不僅接待許多國家的外賓和朋友,還相繼多次出訪美國、日本、澳大利亞、法國、德國等地,成為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許多創作演出在全國各種大賽和“小荷風采”中多次獲獎。
協會曾組建過以舞蹈界離退休老同志為主體的“中老年藝術團”曾創作過的《一路春風》、《大辮子》、《關中女子娃》等在參加中國舞協舉辦的中老年舞蹈大賽中多次獲得一等獎,並於2002年參加在昆明舉辦的“首屆中國舞蹈節”進行展演。
自2000年開始,協會每年與國慶節長假期間舉辦全省性的舞蹈大賽,至今已連續舉辦七屆,每年參賽節目多達數百個,參賽人員千餘名,成為一年一度陝西舞界的一件盛事、喜事。全省舞蹈大賽不僅成為相互交流經驗,彼此觀摩學習的一座平台,也是促進我省舞蹈事業發展,打造國慶節假日文化活動一個已被民眾認可和社會承認的知名品牌。
協會曾多次組織我省各藝術院團分赴北京、上海、福建、杭州、廣州、大連、成都、無錫、南京、貴陽等地觀摩藝術節、舞蹈大賽《荷花獎》、《桃李杯》等民族民間舞蹈比賽。協會還多次接待日本、朝鮮、美國“四方舞”團,白俄羅斯、菲律賓、前南斯拉夫、泰國,以及台灣著名舞蹈家劉鳳學等數十個國家、地區的舞蹈藝術家的來訪。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陝西省舞蹈家協會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引,在省委宣傳部、省文聯的直接領導下,遵照“聯絡、協調、服務”的方針,緊密聯繫民眾,依靠全體會員,堅持民主和團結的集體領導作風,努力做好協會工作,為創建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和諧社會,弘揚優秀民族舞蹈文化,促進我省舞蹈事業發展做出貢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