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責任能力

限制責任能力

由於法律規定的條件,特定的人只有有限的責任能力。在這種情況下,對自己的犯罪行為應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減輕或免除處罰。盲人或又聾又啞的人,因有生理上的缺陷,接受教育有限。辨別是非的能力較差,因此法律一般規定為只有限制責任能力。

基本內容

限制責任能力限制責任能力

xiàn zhì zé rèn nénɡ lì

責任能力是指某人因違法而承擔法律責任的能力 ,它是行為能力在保護性法律關係中的特殊表現形式。

限制責任能力人分為完全責任能力人,限制責任能力人和無責任能力人。

行為能力制度將自然人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完全行為能力人,即已經成年且神智正常的人,他們可以獨立地處分自己的一切權利和義務;

第二類為限制行為能力人,即尚未成年已滿一定年齡的人和患有某種精神疾病的但尚有一定識別能力的人,他們只能獨立處分與其能力相適應的權利和義務;

第三類為無行為能力人,即尚未達到一定年齡的幼童和完全失識別能力的精神病人,他們自行處分自己權利和義務的行為,在法律上無效。

我國刑法規定限制刑事責任能力人有三種:

一、未成年人(主要是年滿14周歲的)。

二、未完全喪失辨認與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

三、又聾又啞的人或盲人。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