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龜殼花

阿里山龜殼花

山烙鐵頭台灣亞種。

阿里山龜殼花阿里山龜殼花

科學分類

界:動物界Animalia
門:脊索動物門Chordata
綱:爬蟲綱Reptilia
目:有鱗目Squamata
亞目:蛇亞目Serpentes
科:蝰蛇科Viperidae
屬:烙鐵頭屬Ovophis
種:阿里山龜殼花Ovophismonticola
阿里山龜殼花(學名為:Ovophismonticolamakazayazaya[2]),俗名為山龜殼花、山竹葉青、黑斑竹葉青、蘄蛇。

分布

阿里山龜殼花為台灣特有種,主要分布於台灣山區森林邊緣與底層,除此,極稀少數量棲於中國東南部。

外觀

該蛇種體型約在54厘米至80厘米之間,蛇型短胖,頭呈鈍三角形,眼及鼻子間具有頰窩。其特色為蛇眼下方有條黑色斑線延伸至蛇頸部,蛇身背面則為暗褐色或紅褐色。蛇液含劇毒,該蛇種屬夜行性動物,主要食物為小型動物,如:鼠。

特徵:

屬中小型毒蛇,體軀粗短,身體顏色由黃褐色至暗褐色均有之,背中線有一縱列不規則之黑色菱形斑塊,腹部呈灰白色,其上有深褐色的斑點分布,體鱗19或21列,除最外列其餘均具明顯稜脊,頭部較為圓鈍,略呈三角形,自眼後經口角到頸側有一深色帶紋,具頰窩(lorealpit)一對,位於鼻孔與眼睛之間,此為響尾蛇亞科著名的感覺器官,可以感知環境中熱源的變化,上顎前端具可收摺的管牙一對,比例上較龜殼花為短小

習性:

主要棲息於山區箭竹草原或碎石堆。白天活動為主。雖然行動緩慢,但菊池氏龜殼花為具有出血性毒的蛇類,需小心因應。幼蛇以兩生類或蜥蜴為主食,成蛇以則小型哺乳類動物為食。菊池氏龜殼花是以胎生方式生殖的蛇類,約在夏末至秋季間生產,每窩可產下仔蛇2到8隻,初生仔蛇全長約17公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