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芙蓉癖

阿芙蓉癖,是出自《己亥雜詩》的詞語。

阿芙蓉

讀音:a fu rong

解釋:即鴉片。

出處:龔自珍《己亥雜詩》之八十五:“不枉人呼蓮幕客,碧紗幮護阿芙蓉。”

.

釋名 名阿片。俗作鴉片

氣味 酸、澀、溫、微毒。

主治

1、久痢。用阿芙蓉如小豆大小,每日空心服一次,溫水化下。忌食蔥

蒜等物。

2、赤白痢下。用阿芙蓉、木香、黃連、白朮各一分,共研為末,加飯

做成丸子,如小豆大。每服壯者一分,老幼半分,空心服,米湯送下。

忌食酸物、生冷、油膩、茶、酒、面。又方;罌粟花未開時,外有兩片

青葉包著。花開即落,收取研末。每服一錢,米湯送下。赤痢用紅花的

包葉,白痢用白花的包葉。 附方 阿芙蓉現已通稱阿片或鴉片,普遍用為鎮痛劑、止瀉劑、催眠劑及鎮靜劑,常用於止前、止瀉及鎮咳。製劑有阿片粉、阿片流浸膏、阿片酊等。

阿芙蓉癖即鴉片癮,毒癮的意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