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拜之路

《阿拜之路》是哈薩克傑出作家阿拜學奠基人穆合塔爾根據哈薩克詩聖阿拜的生平事跡創作的歷史小說。作者本著尊重歷史事實的原則,牢牢把握住他的創作目的,生動地描繪了阿拜在他生命歷程的關鍵時刻所表現的膽識和勇氣;他向智慧與科學的高峰攀登時的信心和毅力;他帶領勞苦大眾和舊勢力拚搏時的大無畏精神;以及他仰之彌高的思想品德。阿拜青年時代的愛情生活,他和莎勒塔娜特、托葛建等開明女性的交往和熱戀,以及由此產生的悲劇,經作者精心刻畫產生了震撼人心的藝術效果。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阿拜之路阿拜之路

《阿拜之路》是哈薩克傑出作家阿拜學奠基人穆合塔爾根據哈薩克詩聖阿拜的生平事跡創作的歷史小說。由於作者的祖父是阿拜的摯友,作者童年便接觸了阿拜的詩歌,並從國小時代開始注

意蒐集阿拜的各類作品及有關阿拜的各種資料。他是在充分掌握了阿拜生平的第一手資料的基礎上從事創作的。小說出版後獲得了前蘇聯國家最高獎及列寧文學獎。在半個世紀的過程中被譯成一百多種文學。《阿拜之路》受到世人普遍關注,不僅因為它是二十世紀的經典作品,還因為它具有不可多得的文獻價值(作者在一次座談會上曾說:這部小說也可以作為歷史學家的參考資料。哈薩克斯坦科學院第一任院長薩特巴耶夫說:任何一位要研究哈薩克淵源的學者都不能無視這本書。我國的哈薩克讀者把《阿拜之路》當作哈薩克的紅樓夢。解放初期有成就的哈薩克作家大都是受《阿拜之路》的影響從事創作的。哈薩克斯坦政府非常重視《阿拜之路》在我國的翻譯出版。2004年9月哈薩克斯坦駐華大使館和該書出版單位共同舉辦了出版座談會,哈薩克斯坦曾派專人參加。哈薩克斯坦駐華大使扎內別克在會上說:我相信本書中文版的出版。會對加深兩國人民之間的理解,增進友誼做出貢獻。中文版《阿拜之路》是哈拜(哈煥章)多年翻譯成果。譯著上同時署名的高順芳是哈拜的夫人。她承擔了蒐集與查詢等工作。並協助哈拜完成了第一部兩卷的謄寫與通讀。

作者簡介

阿拜阿拜

哈薩克作家,哈薩克科學院院士(1946年)。1928年畢業於列寧格勒大學,而後畢業於塔什乾中亞大學附屬研究生班。1917年開始創作。第一部作品是根據揭露封建氏族制度的民間傳說寫成的愛情悲劇《恩利基-克別克》(1917)。代表作《阿拜之路》是一部描寫哈薩克偉大詩人和啟蒙學者阿

拜一生的長篇歷史小說。它反映了十九世紀下半時期哈薩克社會的複雜景象;封建貴族的荒淫無恥、勞動人民的貧困無權和對壓迫的反抗鬥爭。小說分為兩部:第一部《阿拜》(1942-1947),或1949年史達林獎金,第二部為《阿拜之路》(1952-1956)。全書獲1959年列寧獎金。他還寫中‘短篇小說:《無法自衛者的命運》(1921)、《有學識的公民》(1923)、《穿喪服的美女》(1935)、《山隘的槍聲》(1927)、《峭壁》(1935)、《肩並肩》(1933)、《腳印》(1933)等。此外還寫有《埃曼-紹爾潘》(1934)《閃電的反光》(1934)、《在邊境上》(1937)、《在考驗的時刻》(1942)等劇本以及一系列特寫和研究哈薩克與吉爾吉斯民間口頭創作的文章。曾把雨果,莎士比亞等人的作品譯成哈薩克文
阿利姆讓諾夫.阿努哈爾.圖爾迪別科維奇 алимджан хамид
哈薩克作家。蘇共黨員。出身於志願家庭。1954年畢業於哈薩克大學新聞系。1952年開始發表作品。主要用俄文寫作。著有特寫集:《白色的朋友,黃色的朋友》(1958)、《不朽的根部》(1960)、《水路五萬里》(1962)、還有反映哈薩克現代生活中尖銳問題的中篇小說《商隊找著太陽進行》(1962)《藍色的群山》(1964,或1967年哈薩克國家獎金),描寫非洲人民反對殖民注意鬥爭中的中篇小說《燃燒的梭鏢》(1965),揭露剝削者的專橫霸道、顯示人民民眾無窮創造力的中篇歷史小說《來自奧特拉的紀念品》(1966)以及長篇歷史小說《馬哈姆別特的箭》(1969)、《急使》(1974)等。曾任蘇聯作協書記 阿赫塔諾夫·塔哈維 Ахтанов тахаби
(1923- ) 哈薩克作家。蘇共黨員。出身於農民家庭。比亞與阿拉木圖師範學院。衛國戰爭參加者。曾在前線的報刊上發表詩作。1957年出版描寫衛國戰爭中蘇軍士兵豐功偉績的長篇小說《嚴峻的日子》。主要作品有:描寫牧人生活和勞動的劇本《薩烏列》(1960),中篇小說《草原的自白》、《暴風雪》(1963,獲1966年哈薩克國家金),文學評論集《商隊》(1969)。譯有阿· 尼·托爾斯泰的《苦難的旅程》、屠格涅夫和高爾基的短篇小說及其他作品。此外還著有長詩《宣誓》,特寫集《關於印度的故事》,短篇小說《愛情的悲哀》等。占蘇古羅夫·伊利亞斯 (1894-1937)哈薩克詩人。蘇共黨員。出身於農民家庭。1925-1928年在莫斯科新聞工作者共產主義學院學習。熟諳哈薩克的民間文學,受過許多哈薩克詩人的影響,在早期的詩作中就表現出自己創作的獨特性。在1919年發表的詩篇《他出了什麼事?》中,充分表現出對落入敵人手中的普通人們的同情。寫有反應革命前後哈薩克人民過著不同生活的長詩《草原》(1930);以自己為主人公的長詩《音樂家》(1935)。描寫革命前的時代是摧殘人的時代的長詩《庫拉格爾》(1936)。還寫過長篇小說《同志們》(1933)和三個劇本:《土西鐵路》(1936)、《憎恨》(1936),其題材都是反映哈薩克人人民生活和鬥爭的。因“違反”了法律被捕,死後恢復名譽。

《阿拜之路(上下冊)》是一部長達140萬字的宏篇巨著,是20世紀哈薩克民族一部真正的詩史,是哈薩克人民的驕傲,是哈薩克文化發展史上一座耀眼的里程碑。作者本著尊重歷史事實的原則,牢牢把握住他的創作目的,生動地描繪了阿拜在他生命歷程的關鍵時刻所表現的膽識和勇氣;他向智慧與科學的高峰攀登時的信心和毅力;他帶領勞苦大眾和舊勢力拚搏時的大無畏精神;以及他仰之彌高的思想品德。阿拜青年時代的愛情生活,他和莎勒塔娜特、托葛建等開明女性的交往和熱戀,以及由此產生的悲劇,經作者精心刻畫產生了震撼人心的藝術效果。

目錄

上卷

阿拜(1)

一、歸家

二、在重圍中

三、在途中

四、在莽原密林里

五、跨越高岡

六、攀登

七、在險峰

阿拜(2)

一、走過滑坡

二、在夏牧場

三、在斜坡上

四、穿越溝壑

五、山隘前

六、分手

七、登上高峰

尾聲

下卷

阿拜之路(1)

一、阿拜叔叔

二、復仇

三、苛捐雜稅

四、懊悔

五、械鬥

六、在包圍中

阿拜之路(2)

一、在黑暗中

二、在懸崖上

三、生離死別

四、遇險

五、搏鬥

六、風雪災難

尾聲

關於阿拜的書籍有:《阿拜箴言錄》(1994年),譯者粟周熊 《阿拜—哈薩克草原上的北極星》,作者鄭振東 《阿拜之路》是穆合塔爾·阿烏埃佐夫(1897年-1961年)根據哈薩克詩聖阿拜·庫南拜奇特而悲壯的生活道路創作的歷史小說,向世人展示了阿拜為振興哈薩克民族創立的歷史功勳。《阿拜之路》是世界文學名著,被譽為哈薩克民族的百科全書,有人把《阿拜之路》稱作“哈薩克民族的紅樓夢”。1942年《阿拜之路》第一部上卷出版,1947年第一部下卷出版並獲前蘇聯國家最高文學獎。1952年第二部上卷出版,1956年第二部下卷出版,全書於1959年獲列寧文學獎。《阿拜之路》已被譯成116種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

阿拜

阿拜(Abay Ibrahim hunanbay),哈薩克詩聖,原名伊布拉希姆·庫南巴耶夫(1845年-1904年),生於哈薩克斯坦。哈薩克偉大的詩人、作曲家、哲學家、經典作家。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把他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予以紀念。

《阿拜之路(上下冊)》是一部長達140萬字的宏篇巨著,是20世紀哈薩克民族一部真正的詩史,是哈薩克人民的驕傲,是哈薩克文化發展史上一座耀眼的里程碑。作者本著尊重歷史事實的原則,牢牢把握住他的創作目的,生動地描繪了阿拜在他生命歷程的關鍵時刻所表現的膽識和勇氣;他向智慧與科學的高峰攀登時的信心和毅力;他帶領勞苦大眾和舊勢力拚搏時的大無畏精神;以及他仰之彌高的思想品德。阿拜青年時代的愛情生活,他和莎勒塔娜特、托葛建等開明女性的交往和熱戀,以及由此產生的悲劇,經作者精心刻畫產生了震撼人心的藝術效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