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風散[太平聖惠方卷三十二]

防風散,中醫方劑名。出自《太平聖惠方》卷三十二。主治風毒攻眼,睫落腫痛。

組成

防風(去蘆頭)、黃連(去須)、決明子、黃芩、甘草(炙微赤,銼)、川大黃(銼碎,微炒)各一兩,木通(銼)一兩,甘菊花三分,赤芍藥一兩半。

用法用量

上為粗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食後溫服。

主治

風毒攻眼,睫落腫痛。

使用注意

忌毒魚肉、炙爆、熱面。

附方

名稱:防風散

組成:防風,葛根,川芎,乾地黃各八分,麻黃(去節),甘草,桂心,獨活,漢防己各六兩,杏仁五個(去尖)

用法:以水八升,煮麻黃去沫後,下諸藥,煎取三升,分溫三服

主治:產後中風,腰背強直,時時反張。名曰風疰

出處:《經效產寶》卷中,名見《聖惠》卷七十四

名稱:防風散

組成:防風,防己,葛根,秦艽,當歸,川芎,烏藥,甘草,羌活,獨活,白朮,杏仁,黃芩,白芍,前胡,川斷,菊花,天蟲

主治:妊娠中風

出處:《陳素庵婦科補解》卷三

名稱:防風散

組成:防風五兩,桂心,天雄,細辛,硃砂,乾薑,人參,烏頭,附子各二兩,莽草,茯苓,當歸各二兩

用法:上藥治下篩。每服方寸匕,酒送下,一日三次

主治:頭面風在眉間,得熱如蟲行,或頭眩目中淚出

出處:《備急千金要方》卷十三

名稱:防風散

組成:防風,桔梗,厚朴,甘草,石膏,乾葛

主治:肺胃風熱,上沖頭痛

出處:《傷寒大白》卷一

名稱:防風散

組成:防風二兩,澤瀉,細辛,附子,薯蕷,茯苓,天雄各一兩,白朮二兩半,桂心一兩半,乾薑半兩

用法:上藥治下篩。每服方寸匕,酒送下,當令酒氣相接,則脫巾帽,解發梳頭百過,復投一升酒,便洗手足,須臾自熱,解發以粉粉之,快然,便熟眠愈。亦可洗頭面汗出

主治:風頭眩,惡風,吐冷水,心悶

出處:《備急千金要方》卷十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