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護道岔

防護道岔

防護道岔,6502電氣集中設備為確保列車、車列安全須在某些站場部位插入防護道岔,由進路某些條件來共同作用,實現安全防護。其防護道岔設定不在所排列進路上,排列進路時須對其進行帶動操縱(或人工操縱)並予以鎖閉,由電路檢查其道岔位置(表示正確)及鎖閉在規定防護位置後,所排進路才可實現完整的進路鎖閉及開放信號。

基本介紹

設定防護道岔的目的是為了確保進路安全,在進路表中防護道岔用中括弧[ ]標註。辦理某條進路時,按進路表規定的所有防護道岔應被帶到規定位置,並被鎖閉在該位置,信號開放後將連續檢查防護道岔的位置,通俗稱為“帶、查、鎖”。防護道岔因故不能被帶到規定位置時(試驗時可將該道岔單鎖於不符要求的位置),該進路應不能鎖閉;進路鎖閉後,操作防護道岔應不能轉換;信號開放後,如防護道岔失去表示,該信號應自動關閉。

分類

防護道岔按其用途及防護要求不同,可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① 設有6‰下坡道的進站口

(或雖不夠6‰,但存在列車制動困難的進站口)其進站內方第一組道岔設計為防護道岔,此防護道岔定位可開向安全線、專用線、避難線等。

② 設有6‰下坡道的延續進路終端

為防止列車進入站內制動不及衝出出站信號機,闖入其他進路,也設有防護道岔,其防護道岔定位可開放安全線、專用線、避難線、對向的進路口、順向出站口等。此道岔為電路帶動。

③ 設有6‰下坡道的延續進路終端

可設有平動防護道岔,此道岔操縱不是電路帶動,而是由人工操縱,但此道岔在6‰接車進路中仍檢查其位置,此類道岔一般處於外顯示延續進路終端,定位開通同有顯示延續進路,(外顯示延續進路為只能看到接車進路光帶及信號,看不到延續進路光帶)。

④ 在接有專用線及經常處於繁忙調車作業的調車線、牽出線在接入站線及正線的接口部分。其道岔設計為防護道岔,以避免調車作用中調車車列調入站內線路,其防護道岔防護定位一般開向專設的安全線或調車車列牽出線、走行線等)。

⑤ 經由交叉渡線的兩組雙動道岔,設計為互檢防護道岔,其中一組在反位排列進路時另一組必須防護在定位,目的為避免一組道岔在反位時,另一組道岔也排列反位進路,而致使在交叉渡線處形成“十字”衝撞,另一組的是溜車時在交叉渡線處側衝過程中可就、緩衝側衝力度,減小側沖損失。

註:防護道岔是針對列車進路而言,調車進路無防護道岔。

帶動岔道

帶動道岔是為滿足平行作業的需要,在排列進路時,把某些不在進路上的道岔帶動到規定位置,並對其實行鎖閉。但與防護道岔不同,防護道岔要由進路對其聯鎖條件進行檢查,防護道岔不在規定防護位置時進路時不能建立的;而帶動道岔則不檢查開關鎖條件,進路在排列過程中即使帶動道岔不在規定位置也可照樣建立進路開放信號。帶動道岔一般設於含有兩組以上道岔的同一道岔區段,尤其是可構成平行進路的雙動道岔;不在同一道岔區段的道岔,只要是在排列一條進路後,能鎖閉另一條平行進路的有關道岔,其處於“雙鎖”且又不在本進路中檢查的道岔一般均設為帶動道岔。

設定帶動道岔的目的是為了提高運輸效率,在進路表中帶動道岔用大括弧{ }標註。辦理某條進路時,按進路表規定所有帶動的道岔應被帶到規定位置;若帶動道岔未帶動到規定位置或被帶動的道岔失去表示時,不影響進路排列和信號開放,已開放的信號不應關閉。試驗時可將帶動道岔置於需要帶動的相反位置,進行排路試驗,確認帶動到規定位置;信號開放後,斷開帶動道岔表示,確認信號不關閉;單獨操縱帶動道岔,若該帶動道岔與進路中其他道岔不在同一區段時,應可以操縱。將帶動道岔置於需要帶動的相反位置並進行單獨鎖閉,進行排路試驗,確認道岔不能帶動,信號可以正常開放;信號開放後,去除帶動道岔的單鎖條件,確認道岔仍在原位置。

區別

帶動道岔與防護道岔的區別

防護道岔在聯鎖電路中的要求

防護道岔與帶動道岔的動作方式一樣,都需要道岔啟動電路中跟隨進路中的道岔動作(用DCJ或FCJ的第7組在道岔啟動電路中送KF電源)。為了能進行平行作業,排列進路時,帶動岔道需把不在進路上的道岔帶動到規定位置。帶動道岔不參與聯鎖電路,只在道岔啟動電路中跟隨進路中的道岔動作,假如所在進路己經鎖閉,或單獨鎖閉使單操按鈕接點斷開,允許帶動道岔不跟隨進路中的道岔動作,也不影響正常信號的開放。但與帶動道岔不同的是,防護道岔要與所排列進路中的道岔一樣進行聯鎖關係檢查。即在6502電氣集中的7線、8線、11線都要檢查防護道岔位置的正確性,防護道岔位置不正確,則不能開放信號。

防護道岔與帶動道岔的套用重點

(1)在電路上,對防護道岔應進行聯鎖條件檢查,防護道岔不在防護位置,進路不能建立;對帶動道岔就無須進行聯鎖條件檢查了,能帶動到規定位置就帶動,帶動不到規定位置(假如該帶動道岔被鎖著),則不影響進路的建立。

(2)防護道岔涉及安全問題,防護不到位,有可能造成車毀人亡的側面衝突;而帶動道岔僅僅影響到運營效率。

(3)但不管是防護道岔或帶動道岔,都應該按照設計規範進行操作,雖然帶動道岔僅影響效率,但在目前鐵路高速運行的條件下,任何一種操作失誤都是不允許的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